我国太阳能发电行业起步相对较早,技术进步与创新引领我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发电效率逐年提升、发电成本同步降低。光伏发电属于太阳能发电,是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一种形式,即利用光伏组件的光生伏打效应,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手段。整体看来,太阳能发电行业具备以下特点:
(1)我国太阳能资源储备丰富,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拥有良好的太阳能资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储备丰富,根据国家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为 33×103-84×103MJ/m2,相当于 24×104 亿吨标准煤的储量,全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达到 156 亿千瓦。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约为 42 亿千瓦,其次是青海和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 34 亿千瓦和 26.15 亿千瓦,此外甘肃、西藏、宁夏以及山东等地太阳能可开发装机容量也比较可观。
我国太能源资源总体呈现“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特点。根据年太阳总辐射量进行区划,可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丰富区,年总辐射量平均大于1,740 千瓦时/平方米;较丰富区,年总辐射量平均在 1,400 至 1,740 千瓦时/平方米之间;可利用区,年总辐射量平均在 1,160 至 1,400 千瓦时/平方米之间;贫乏区,年总辐射量平均低于 1,160 千瓦时/平方米。
以内蒙古高原至川西南一线为界,其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是丰富区,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可利用区,其中青藏高原及内蒙古西部是我国太阳总辐射资源最丰富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 22.8%,四川盆地由于海拨较低全年多云雾最为贫乏。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光伏潜力分布图显示,我国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拥有良好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数大于 2,200 小时,年辐射量在 5,000MJ/m2以上。
(2)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弃光限电问题明显改善
我国太阳能发电发展虽然相较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2008 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仅占全球市场份额 0.60%,但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驱动下,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发电应用市场之一,2013 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 10.95GW,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
2013 年至2022 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 10 年稳居世界第一,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392.61GW,稳居全球首位。
伴随着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爆发式增长,我国弃光现象问题凸显,特别是西北地区,甘肃和新疆 2015 年弃光率分别达到 31%、26%。在《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等促进新能源消纳政策的有效实施下,我国弃光率不断下降,太阳能发电行业亦逐步追求规模、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发展、追求质量进行转变,2022 年我国弃光率为 1.70%,其中甘肃和新疆分别为 1.80%、2.80%。
(3)沙漠、戈壁土地利用以及分布式屋顶光伏增长潜力十足
“十四五”时期,我国一方面重视 9 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另一方面重视分布式光伏发展。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拥有良好的太阳能资源,而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需要占用的土地资源较多,因此充分利用各类型土地,特别是沙漠、戈壁、屋顶等建设太阳能电站可以更好的推动太阳能发电的发展以及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兼具“治沙”的功效,我国沙漠、戈壁面积约为 130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13%,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且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我国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了建设大型风电光基地项目的部署,2021 年 11 月,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2021 年 12 月,国家能源局再次下发《关于组织拟纳入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通知》。“光伏治沙”亦积极推动了我国绿色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乘“整县推进”东风,分布式屋顶光伏潜力十足。2021 年 6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开展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工作。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到 2025 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 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 50%。目前全国有 600 多个县级地区参与试点,预计整县推进总量约超过 100GW。同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林渔光互补”的新模式,也推动了太阳能发电的新发展。
(4)定价机制随行业发展而变化
我国太阳能光伏电价主要经历了标杆电价、竞价、指导电价、平价 4 个阶段。
1)标杆电价
2011 年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1594 号),明确对非招标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指出“2011 年 7 月 1 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 年 12 月 31 日建成投产、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 1.15 元(含税)。2011 年7 月 1 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 2011 年 7 月 1 日之前核准但截至 2011年 12 月 31 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 1.15 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 1 元执行。”
2013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开启了三类资源区分区标杆电价和电价补贴制度。2013 年到 2017 年期间,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情况,对太阳能光伏电价政策进行了降价调整,并鼓励各地通过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确定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业主和上网电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同类资源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
2)竞价
2018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 2018 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 号)要求,所有普通太阳能光伏电站均须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确定项目业主,招标确定的价格不得高于降价后的标杆上网电价。市场化配置项目成为太阳能光伏行业新趋势。
3)指导电价
2019 年 4 月 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61 号)提出,集中式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原则上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不得超过所在资源区指导价。
4)平价
2021 年 6 月 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 2021 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833 号),自 2021 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2021 年新建项目上网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太阳能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已经到来。
(5)技术进步推动太阳能发电装机成本持续下降
太阳能光伏技术进步主要围绕发电效率的提升,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影响因素包括光伏电池本身的转换效率、系统使用效率和并入系统电网的中间损失等。其中,光伏电池本身的转换效率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也是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制造产业飞速发展,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 PERC、TOPCon、HJT、IBC 等高效晶硅电池生产技术上先后取得突破。同时,半片、双面、叠瓦、多主栅、大尺寸等相关技术也相继成熟并逐渐被应用,硅片行业主流硅片尺寸从 158.75mm 提升到 166mm 后,182mm 和 210mm 产品也已经开始量产。
随着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先进技术及工艺得以广泛应用,光伏电池产业化的转换效率逐年提升,组件功率不断提高,下游光伏系统技术成本大幅下降。此外,伴随着非技术成本如土地费用、并网成本的下降,我国光伏系统投资运营成本持续下降,为光伏迈向平价上网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公布的全球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数据,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加权平均 LCOE 从 2010 年的 0.381 美元/千瓦时下降到 2021 年的0.048 美元/千瓦时,相较全球,中国太阳能光伏度电成本较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性价比更优,2021年已实现0.034美元/千瓦时,较2010年的0.305美元/千瓦时,降幅高达88.9%,我国太阳能光伏制造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光伏组件制造成本方面在世界范围内竞争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