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线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关键原材料。我国电磁线行业起步较晚,1980 年我国电磁线年总产量仅有 5 万吨,占全球年产量的 4.55%,由于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种类和质量的限制,我国电磁线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
随着我国加入 WTO,大量资本与技术的注入与电磁线下游行业的高速发展使电磁线行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产量在 2010 年便已经超过美日等传统生产基地,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磁线生产国和消费国。
(1)市场需求总体状况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传统制造业受到较大冲击,下游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行业产品出口业务萎靡,使得电磁线需求增速有所下降。危机过后,政府通过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市场,使得 2011 年电磁线市场需求有适当反弹。但受外部经济增长缓慢影响,救市政策的暂时性刺激提前透支了未来的消费需求,电磁线行业在 2012年迎来了行业十余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13 年起,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电磁线市场总体需求有所上升。
2016 年我国电磁线需求量和产量分别为 154.3 万吨、160 万吨,2022 年分别增加至 182.9 万吨、197.7 万吨。2016 年~2022 年,市场需求量和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87%、3.59%。
(2)下游应用市场概况
电磁线作为与家用电器、变压器、交流电机、汽车、电动工具等工业行业重要的基础性原材料之一,在各个应用领域都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上述行业对电磁线产品的需求量及其变化,将直接影响电磁线行业市场容量。
当前电磁线应用领域不断扩张,电磁线下游已从传统行业走向新能源,应用场景延伸至新能源车、风光储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驱动电机的市场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①家用电器
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国内经济增速回落以及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等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家用电器内销零售额 7,307.2 亿元;家电出口受到全球通胀、俄乌冲突、同期高基数等因素影响,2022 年家用电器出口额 5,681.6 亿元。
家用电器是电磁线产品的第一大下游应用市场,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的统计,2020 年我国家用电器用电磁线需求量占我国电磁线需求总量的 33%。家用电器行业中的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电冰箱、电风扇和洗衣机在生产过程中电磁线用量较大,是电磁线在家用电器领域中应用的主要产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2 年,我国空调、微波炉、家用吸尘器、家用电冰箱、家用电风扇和家用洗衣机的产量分别为 22,247.30 万台、6,799.40 万台、10,585.09 万台、8,664.43 万台、19,780.71万台、9,106.32 万台,合计 77,183.25 万台,同比下降 11.29%。
2022 年以来,国内大家电行业需求较为乏力,主要系内需与外需市场均处于周期性低谷。国内市场来看,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叠加房地产行业需求周期性见顶,国内家电市场需求面临较大压力。
海外市场方面,加息周期延续叠加能源供给冲击,实体经济消费疲软,海外家电零售商处于去库存阶段,造成家电出口市场下滑。当前在国内稳增长大背景下,帮扶地产政策陆续出台,房企融资政策宽松,―保交楼‖政策持续推进,地产竣工交付有望筑底,将有效提振厨电、白电行业需求。
海外家电消费方面,海外家电市场去库存接近尾声,家电相关库存调整已经较为充分,新一轮补库周期或将开始。另外,较低的人民币汇率也将为国内公司的出口业务毛利率打开空间,家电出口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释放。
由于家电消费属于刚性需求,从中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收入稳定、消费多元化、国家政策对绿色、智能产业发展引导以及5G 技术对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和消费升级都带来了新的机会点和增长点,上述因素均会拉动上游电磁线行业的需求。
②工业电机
工业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按工作电源种类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其中,交流电机占整个工业电机行业产量的绝大部分。随着我国机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电机的需求量和种类也在日益增加。由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多家国际知名电机制造商均在我国设立了制造中心。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 年我国交流电动机产量达到 42,928.70 万千瓦,较上年增长 5.99%,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工业电机制造加工基地。
工业电机是电磁线产品的主要需求行业之一,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的统计,2020 年我国工业电机(以交流电机为主)行业对电磁线需求量约占我国电磁线需求总量的 18%。工业电机的稳定增长将带动电磁线产品的需求,未来,高效电机以及变频节能电机的推广将是电磁线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电磁线行业产品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③电力设备
近年来,我国电力需求呈现一定规律的波动,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电力投资同步放缓,随后在稳增长政策下电力投资出现反弹。随着城乡电网改造的持续投入以及全国超、特高压及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政府不断加大对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投资的市场空间不断增加,相应带动了电磁线行业的需求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2 年我国发电设备产量为 18,376.10 万千瓦,较上年增长 15.18%。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的统计,2020 年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用电磁线需求量约占我国电磁线需求总量的 31%,为我国电磁线产品第二大下游应用市场。为加快高效节能变压器推广应用,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2020 年 12 月末,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明确提出加大高效节能变压器推广力度,加快淘汰不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变压器,到 2023 年,高效节能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 10%,当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 75%以上。
2022 年 6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要求 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 80%以上。高效节能变压器迎来发展机遇,将进一步带动电磁线的需求增长。
④电动工具
电动工具是一种机械化工具,其工作方式主要是用手握持操作,由电动机或电磁铁作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进行作业。作为一种使用量大、使用面广的机械化工具,电动工具被普遍应用于航天航空、高铁建设、船舶制造、汽车工业等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和建筑道路、装饰装潢、木业加工、金属加工等生产领域,上述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为电动工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我国电动工具在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量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在承接国际分工转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动工具主要的制造基地,是全球电动工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2 年我国电动手提式工具产量为 18,931.80 万台,较上年下滑 30.47%,主要系前两年电动工具出货量激增导致产业链下游累计大量库存以及建筑建材行业周期性下行所拖累,中长期来看,工具产业电动化、无绳化仍是发展趋势,市场仍具有渗透空间。
电动工具的大规模生产带动了电磁线的生产,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的统计,2020 年我国电动工具用电磁线需求量约占我国电磁线需求总量的 8%。由于行业发展和企业市场竞争需要,电动工具发展了无刷电机、充电式电动工具和超高速电机等新品,这将对电磁线的产品品种和质量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
⑤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品的最基本组成单元,包括电子变压器、继电器、电感线圈、电磁阀、低压保护器、镇流器等,电磁线作为上述电子元器件不可或缺的线圈元件,在电子元器件信号转换、传递过程和电力及信号控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子元器件主要使用线径规格小于 0.06mm 的微细电磁线,随着手机、PDA、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器、汽车电子等现代电子产品的发展和消费升级,电子元器件市场对电磁线的需求也不断上升。
根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6%,分别超出工业、高技术制造业 4和 0.2 个百分点。
未来的电子元器件将朝着微小型化、集成化、柔性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此外,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电子元器件要求具备更高的稳定性、精确度和耐受高温、高压等严酷条件的能力,这对电子元器件中电磁线绕成的线圈元件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⑥汽车电机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2020年,我国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愿景,由此汽车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的价值链将成为重中之重。在这个背景下,汽车工业已经进入新四化(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时代,其中秉持电机高效变革、高端转型,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品的技术升级。
随之对汽车电机绕组核心材料电磁线的结构、性能、成本、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电磁线面对汽车电机焕发新的生命力的切换窗口期,更需要高效变革、高端转型,相应作出新的贡献。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的统计,2020 年我国汽车电机用电磁线需求量约占我国电磁线需求总量的 8%。传统的汽车电机使用漆包圆线,随着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先进绝缘材料及系统研究,扁线成为汽车电机的首选。
扁线电机相比圆线电机,具有高槽满率、高散热效率及良好的 NVH 特性,具有效率提升、散热强、噪音小的特点。扁线槽满率提升 30%,可在更小的铜线绕组和定子体积、质量下实现相同的电机功率,降低整车电耗、提升续航、降低电池用量进而降低成本。
同时,更小的电机体积有利于实现电驱系统多合一集成,扁线绕组方式带来的低内阻提升电机能量转换效率,这也是改善整车续航和电池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扁线替代圆线的趋势在汽车电机业界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