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业是指通过科技手段推动金融创新,主要包括提供金融信息与软件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及为金融机构提供硬件产品的金融机具行业。
金融机具中,除 ATM 机、清分机、验钞机等传统现金类设备外,近年随着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存取款一体机、智能柜员机、自助终端、票据受理机等可综合处理现金或非现类业务的智能设备逐渐兴起。
中国人民银行早在《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信息技术持续驱动金融创新。此后,有关金融科技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金融科技板块进入高速布局发展期,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 年)》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
经过近几年发展,我国金融科技现已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其中要求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结合规划要求和发展趋势,商业银行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将从信息科技自主可控、金融服务渠道融合与延伸、智慧网点建设及运营升级、场景金融业务融合等方面着力推进。
尽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各大银行仍然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智能金融设备市场也迎来新的变化和发展机会。智能设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智能设备融合创新更加多元,头部厂商正加快转型谋求高质量发展。
(1)金融信创
金融信创自 2020 年以来加速发展,头部厂商已在芯片、操作系统、关键模块、终端机具、服务器、软件等产业链多环节有落地的产品或解决方案。随着近年搭建的陆续完整,信创生态进一步完善,试点扩容到近 200 家试点单位,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农商行、保险、证券、支付等金融机构,未来有望向剩余 4,000 家金融机构启动试点,进一步带动对模块、整机、软件、适配服务等金融信创产品的需求增长。
我国的数字金融创新既是扎根中国大地的金融革命,又是国际前沿的金融创新。两家头部移动支付机构的活跃用户规模领先全球,支付效率与安全表现出色。而几家新型互联网银行一方面利用数字平台快速、海量、低成本地获客,积累数字足迹,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信用风险评估。
这个被称为“大科技信贷”的创新业务模式,可以服务大量既无财务数据、又缺乏抵押资产的“信用白户”。在过去几年间,虽然一些传统金融机构暂停支付、投资及信贷等服务,但数字金融机构却在持续地提供上述服务。受国内数字金融创新潮流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格奥尔基耶娃总裁亲自出面邀请国内学术机构一起参加大科技信贷的闭门研讨会。
“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显示,过去这几年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大幅缩小,数字金融服务已经跨越“胡焕庸线”,触达广阔的西部地区。具体到产品,随着银行加快金融服务智慧再造,并不断扩大服务边界,作为银行服务的重要载体,智能设备的范围也随之被重新定义,不仅涵盖存取款一体机、大额现金设备、智能柜台等,更包含智慧屏、数字人、桌面终端、机器人等创新金融设备,助力银行构建更智能、更有温度的服务。移动支付带来了无现金结算模式,传统现金流通领域受到极大冲击。
从宏观(货币)视角来看,无现金交易普及直接导致 M0 增速下滑。目前我国流通中现金的绝对体量仍维持较高水平,但增速正在迅速趋缓。近年来,我国 M0持续上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2023 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流通中货币(M0)余额 11.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8.3%,表明社会对现金需求仍较旺盛。尽管如此,从整体市场来看,银行的整体网点数量呈现动态稳定趋势。网点业务结构复杂化、到店客户老龄化等让“网点存续”显得非常必要,同时部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金融需求上升让网点持续新增。
一方面,银行普遍认同银行网点在未来不会大规模减少。据毕马威发布的《2022 年智慧网点与数字化营销运营白皮书》显示,86%被调研分行认为物理网点不会消失,“网点存续”成为各总行与一级分行管理者的共识。另一方面,从官方数据看,网点整体数量较为稳定,进行轻量调整将会成为趋势。
以六大行为例,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查询系统显示,截至 2023 年末,国有大型银行网点总量 105,671个,较 2022 年末共计减少 330 个,降幅仅 0.31%,较 2022 年减少的幅度有所收缩。且从近五年来看,六大行网点数量并没有伴随业务线上迁移等因素出现大幅下降趋势。
同时金融许可证信息查询系统显示,截至 2024 年 3 月,商业银行网点数量仍有 20 万个,数量趋于平稳。据中国人民银行 2024 年 3 月发布的《2023 年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 2023 年末,全国 ATM 机具保有量为 84.55 万台,较上年末减少 5.05 万台,每万人拥有 ATM 机具 5.99 台,同比下降 5.63%。ATM 保有量呈下降趋势,但自 2019 年我国 ATM 机数量首次出现减少后(减少 1.31 万台),并在 2020 年(减少 8.39 万台)出现较大减少后,下降幅度在不断收窄。
当前,智慧网点建设仍处于起步和加速阶段,各大银行也在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网点建设模式。在网点智慧运营方面,部分银行为追求网点效益最大化,联合各大厂商开展智能金融设备创新,研发模块化智能柜台,涵盖“公共模块”、“现金模块”等五大受理模块,支持各模块间组装拆分,满足不同的业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产品类型多影响网点形象、一机一用导致部署不灵活等问题。
此外,传统现金设备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如为应对现金交易量和频次的下降,存取款一体机也开始向轻量化发展。轻量化存取款一体机能够在保证功能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缩小机体尺寸,可显著降低网点建设采购、维护成本,特别是符合当前轻型化网点建设的需求,目前已在部分银行试点投放。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银行在开展特色场景网点建设的同时,也开始践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统一建设模式。旗舰网点建设也不仅限于大型银行,也成为城商、农商行转型的重要选择。如河南邮储银行计划在 2024 年对全省多家网点进行智慧化改造,此次网点总体改造的计划的由省行统一制定建设标准,各地支行因地制宜启动建设,确保了网点形象的统一,更可快速完成网点智慧升级。与此同时,各地农商行也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落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旗舰网点。
如在 2022 年,广东省两家知名本土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和东莞农商银行,纷纷落地其在国内首家 5G 旗舰智慧网点,依托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连接购物、社交、生活等场景,实现网点从交易型向营销型、社交型转型。上述案例不乏广电运通、浪潮智能终端等智能金融设备厂商的身影。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滚滚大潮中,部分厂商依托在智能设备方面的禀赋优势,不断强化软硬件系统化建设能力,完成了从传统设备提供者到智慧网点建设重要参与者的转身。作为网点业务开展的主要支撑,智能设备仍然有较稳定的增量。在庞大存量基础上,受信创、金融标准落地等政策影响,新旧更换仍有市场空间。加上银行网点新增以及与非金融场景的融合,产生了新的设备需求。
综上所述,智能设备增长空间仍然可观。同时金融行业数字化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各大银行正加速融入非金融场景,积极履行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一方面,银行立足自身禀赋选择了差异化场景切入,更侧重在自身优势领域进行深耕,如农行开展涉农、智慧校园服务、建行打造住房租赁生态等。另一方面,监管鼓励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生态,因此各大银行的场景建设也愿意吸纳更多的合作伙伴,产生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部分转型步伐较快的厂商,近年来已和银行携手落地了一批智慧场景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说银行触角的广泛延伸给各大厂商在转型期带来了新的机会,那么对未来的把握更是能否保持长远发展的关键。随着数字人民币、信创等政策的多重催化,孕育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头部厂商近年来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智能设备融合的可能性,努力将产品链向“智慧网点”、“场景金融”延伸,全力向高端、复杂、核心业务发展,正在加快驶入转型“快车道”。
当前,数字化应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慧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持续新增,各大金融机构正不断加强在金融科技的投入,提高金融业务数字化能力。面对更高的要求,企业唯有与时代同频共振,以客户为中心实现技术创新,形成差异化优势,方能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将金融服务融入各类消费或产业场景中,以场景为依托向用户提供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如金融+政务、金融+文旅、金融+园区、金融+校园、金融+零售等一系列“金融+”场景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等,推动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深度融合,以数字金融为交汇点,赋能千行百业。
(2)数字财政
财政信息化指对财政管理各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各级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预算单位等。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主要财政信息化系统已初步建成,部分解决了传统财政成本和效率的痛点问题,但仍存在业务系统不衔接、各级财政部门信息化建设分散、全国上下级断层断档等核心问题,围绕一体化、集中化和系统化要求仍存在新一轮建设需求;同时新一轮对信创自主可控的要求,带来大规模存量市场置换需求。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等细分市场也将充分受益。
1)财政数字化
进入新阶段,信息化支出不断提升取消纸质凭证,支付电子化势在必行。我国财政国库工作“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积极推进国库支付电子化管理”,近年来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促进行业发展。在支付电子化改革前的原有模式下,财政部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之间通过纸质凭证进行消息传输、单据核验、盖章等工作,涉及大量人力资源并且工作效率较低。
支付电子化改革后交易全部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各部门依据电子指令办理相关业务,实现资金的安全高效流转。支付电子化涉及财政部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等系统的对接和管理工作,从业务实施角度看,主要涉及电子凭证库系统、电子印章系统、银行支付柜面系统、银行自助柜面系统等工具的安装和部署。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率。
财政部 2020 年发布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相关规范以及技术标准的树立推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发展。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主要围绕财政性资金的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执行及决算为基础,为各级财政部门提供解决方案,其主要是针对新预算法以及新一轮财税预算改革而打造的管理系统。通过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财政资金可以实现更高的资金管理效率。
历经数年政策推进,我国财政数字化迈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财政数字化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为行业的一体化和集中化,主要受《财政信息化三年重点工作规划(2019-2021 年)》等相关政策催化。在完成初步的信息化改革后,行业进入阶段二,即大数据建设阶段。此阶段为基于国产化和云化等发展方向推进广泛的财政一体化。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以财政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析、价值挖掘成为下一发展阶段的核心议题,即向智慧财政的方向迈进。
2)乘政策东风,信息化建设空间广阔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不断推动信息化改革,其核心推动力在于政策的大力支持。
①“金财工程”改革初试,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从财政信息化发展角度看,我国自软硬件技术发展以来便不断探索信息化领域的应用。2002 年,国务院将财政部规划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定名为“金财工程”,并将其列为国家电子政务的十二项重点工程之一。“金财工程”是财政信息化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其从公共基础建设、系统运行保障建设、业务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推进,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②政策密集发布,深化电子化改革。随着政策的推进,财政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入,国库支付电子化、非税电子化、会计档案电子化等应用相继开展。2019 年,财政部发布了《财政信息化三年重点工作规划(2019-2021 年)》,要求形成全国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财政资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动态监管,着力打造“数字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2022 年,财政部、人民银行印发《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除单位资金中按往来收入管理的资金外,其他资金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根据预算指标、国库库款或有关账户余额情况拨付资金。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行业未来料将继续落实深化系统改革,并有望产生持续的更新迭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