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力行业现状
从城市集中热源,以蒸汽或热水为介质,经供热管网向全市或其中某一地区的用户供应生活和生产用热,也称区域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集中供热应用主要是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和热水供应以及各种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烘干、蒸煮、清洗、溶化、致冷、汽锤和汽泵等操作(见城市集中供热应用)。城市集中供热的优势主要有提高能源使用率、缓解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供热成本等。
我国城市系统的集中供热也是历经多年发展方才成型的。在我国综合实力逐渐稳步提高的影响下,加之国家重视能源的综合化利用,尤其是发电站的自身余热利用,这些因素为接下来的城市集中供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国家清洁供热政策的实施,供热行业市场结构逐步调整,集中供热、电热、生物质能供热等逐渐成为行业主流。2017 年以来,我国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集中供热取代中小分散供热,因此集中供热面积呈现连年增长趋势。
我国北方城市因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主要适用于集中供热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集中供热面积呈上升趋势。同时南方部分城市供热需求日益迫切,新建房屋采暖呈现主流,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热力行业市场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地区气候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上述因素的不断利好,热力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中国热力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8 年的 2260 亿元增长至2022 年的 3024 亿元,五年间复合增长率为 7.55%。
2、主要行业政策
2012 年 12 月,发布了关于开展《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改造,确保供热安全和节能,推进城镇供热体制和供热计量改革。
2013 年城市供热行业政策继续关注供热计量改革,《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指出分布式能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
2014 年,随着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其余严重,国家出台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用于大气污染治理,其中有关城市供热行业部分主要为配合治理大气污染进行的城市供热技术改造,以减少燃煤供热的污染物排放。此外,国家为减少还发布《关于印发 201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组织编制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通知》、《关于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等。
2016 年 10 月 31 日,住建部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行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行业,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
为了推动行业改革,破除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行业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允许、鼓励民间资本采用合作、合资等方式直接投资城镇燃气、供热、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意见》提出,鼓励有实力、有规模的专业化民营供热企业参与改造、兼并不符合环境要求的小锅炉,扩大集中供热面积。鼓励优先使用工业余热提供供热服务。鼓励地方政府、热用户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委托专业化供热公司负责锅炉运行、维护。
2017 年 2 月 10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7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重点提出了要大力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编制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0 年)》。加大气源供应保障力度,加强重点输气管线工程和储气工程建设,确保供暖期天然气供应保障安全。积极发展电能供热,推广电热膜、地暖和热泵供暖等新模式。继续发展背压热电等热电联产供热。加强供气管网、配电线路建设,加快构建范围更广、能力更强的终端管线网络,推动解决“最后一公里”等制约清洁供暖的突出问题。多项政策,推广城市供热中清洁能源的利用。
2018 年 10 月 11 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将加大能源、生态环保、民生等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文中提到,在能源领域,进一步加快金沙江拉哇水电站、雅砻江卡拉水电站等重大水电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跨省跨区输电,优化完善各省份电网主网架,推动实施一批特高压输电工程。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继续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与节能改造,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做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和重点地区应急储气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一批油气产能、管网等重点项目。
(能源局牵头负责)2019 年 7 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征求《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意见的函。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共性问题,《通知》提出因地制宜拓展多种清洁供暖方式,在城镇地区,重点发展清洁燃煤集中供暖;在农村地区,重点发展生物质能供暖;在具备条件的城镇和农村地区,按照以供定改原则继续发展“煤改气”“煤改电”;适度扩大地热、太阳能和工业余热供吸面积。积极探索新型清洁供暖方式,条件成熟的可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研究推广。
2021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布《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城镇集中供热价格和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热电联产发展,鼓励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生物质发电补贴也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推动垃圾发电企业向热电联产方向发展。
3、行业区域发展状况
受地域气候的影响,我国城市供热行业主要集中在北方传统采暖地区,主要是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在部分非传统采暖区的过渡地区和南方地区中,也有一定的市场,但占比较小。从企业集中度来看,我国城市供热行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次是华北、华东地区,三个地区的企业占比超过了 80%。从城市供热行业资产区域分布来看,辽宁省的资产规模最大,占比达到15.7%,北京市、山东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天津市、河北省纷纷跻身于前八位。此八个地区的资产总和占比达到了 72.5%,行业的资产集中度较高。
4、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从城市供热行业竞争结构可以看出,目前行业竞争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供热行业正处于体制改革与发展阶段,用热商品化、热计量收费等改革逐步深化,其市场化进程加快,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已进入供热市场,国外从事供热专业的企业,如丹麦的丹佛斯、ABB、APV、GLF,德国的泰恒、米诺、荷德鲁美等,大量进入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市场,这些外资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等,为推动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的看来,由于供热行业特殊的地域垄断性,各企业的竞争较小,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少。
第二,由于城市供热行业盈利能力较低,且进入壁垒很高,新进入者带来的威胁有下降的趋势。城市供热提供的是热能,替代产品较少,且威胁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