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政务行业概况
数字政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支撑下,政府部门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行政管理形式,即政务与软件信息技术的结合,该概念是对 2002 年“十五计划”以来“电子政务”、“政务信息化”等概念的继承和延伸。我国数字政务相关政策及概念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电子政务时代(2000 年-2010 年)在“十五计划”中,电子政务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早期的电子政务以政府事务上网为主要建设目标,代表性项目规划为“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这一时期标志性的建设目标为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
②政务信息化时代(2010 年-2020 年)“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我国由电子政务时代步入政务信息化时代,国家先后发布《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及《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这两份重要文件继续强调关于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人口基础信息库等“两网四库”建设,并新提出在医疗、住房、社保等关键行业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此外,在技术方面,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被引入政务信息化建设需求中来。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政务系统逐步进入特定场景的业务系统建设中。
③数字政府时代(2020 年以来)“十四五”以来,随着《“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政策指导文件的发布,意味着我国正式步入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阶段。上述文件明确了数字政府未来的建设目标,并将“数据赋能”、“安全可控”作为基本原则,提出“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强数据治理,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同时强调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全面自主水平”。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细分领域之一,数字政务的建立对于缩小数字鸿沟、释放数字红利、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2、数字政务行业现状
我国数字政府历经多年建设成效显著,国际排名不断提高。《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2024》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从2022年的0.8119分提升至2024年的0.8718分,全球排名上升至第35位,与2022年的第43位相比,提升了8个名次,创下了报告发布以来的最佳名次,反映出中国数字政府近年来取得的良好的进步。
截至目前,根据《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显示,我国已建设 26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级政务数据平台、355个县级政务数据平台,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汇聚编制政务数据目录超 300 万条,信息项超2,000 万个。
同时,政务云和国家公共数据开放体系加快构建,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云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已接入各级政务部门 5,951 个,发布 53 个国务院部门的各类数据资源 1.35 万个,累计支撑全国共享调用超过 4,000 亿次。我国的政务数据平台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根据 IDC 数据统计,中国数据规模将从 2022 年的 23.30ZB 增长至 2026 年的57.50ZB,复合年均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如此庞大的数据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随着新兴技术在政府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应用,基础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数字政府市场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23年中国数字政府市场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市场规模巨大。在“十四五”及数字政府相关政策的驱动下,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6 年将超过2,000.00 亿元人民币。
3、数字政务行业特点
①场景应用化
业务场景数字化建设是数字政府建设是否成功的“指向标”,是建设整体型、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进入场景驱动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重构的新阶段,“不见面审批”、“一次都不跑”、“最多跑一次”、“24 小时不打烊”、“一办到底”等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持续涌现,在充分发挥数据赋能基础上,构建紧密融合的业务协同机制,实现业务场景的横向拉通与纵向穿透,进而打造多跨协同的应用场景成为数字政府各业务场景建设重点。
②技术驱动
近几年,大数据技术支撑了城市运行数字管理、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管网格化管理、智慧农村、智慧安防等典型场景。同时,大数据平台技术领域也在持续迭代升级,如大数据、AI 一体化、跨域协同计算、轻量化部署等,这些技术在数据加工、数据共享、业务支撑等不同层面促进了政务领域的数据开发利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我国政务领域实现全行业覆盖的数字化转型。
③区域性
由于历史、经济等方面原因,我国数字政务建设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域为核心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信息化程度更高。同时,数字政务的建设及改造升级与建成后的运营维护密不可分,考虑到服务的及时性、便利性以及服务成本等因素,本行业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服务半径。上述两方面的原因致使行业发展呈现区域性特征。
④季节性
由于数字政务下游客户主要为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上述客户通常执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采购审批制度和付款管理制度,受客户项目立项、审批、实施进度安排及资金预算管理的影响,行业内企业收入会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4、数字政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以及数字政府改革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更加强调数字政府运行效能提升,更加聚焦服务体验和场景化主题式应用,更加注重长效运营和发展机制的设立。建立数字政府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营体系,围绕服务运营、数据运营、基础设施运营等核心运营内容开展相应的高效运营服务,构建政企合作、专业化一体化运营成为数字政府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5、数字政务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数字政务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软硬件提供商、中游数字政务服务商及下游用户。数字政务上游的软硬件提供商主要负责 IT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路由器等硬件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数字政务中游的数字政务服务商,主要负责数据归集与治理、数字政务软件的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数字政务下游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既是数字政务系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行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因此政府部门是数字政务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因。
第1章 数字政务界定
1.1 数字政务的界定
1.1.1 数字政务的界定
1.1.2 数字政务相关概念辨析
(1)数字政务与电子政务
(2)数字政务与智慧政府
(3)数字政务与“互联网+”政务服务
1.2 数字政务的基本特征
1.3 数字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3.1 数字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治理对象加快数字化转型
(2)治理场景日趋复杂多样
(3)治理现代化要求极大提升
1.3.2 数字政务建设的意义
(1)数字政务建设有利于推动公共资源均等化
(2)数字政务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3)数字政务建设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
1.4 数字政务重点建设任务
1.5 数字政务评价指标体系
第2章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数字政务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
2.1.2 数字政务发展重点政策解读
2.1.3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数字政务发展的影响分析
2.1.4 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对数字政务发展的影响分析
2.1.5 数字政务政策发展机遇分析
2.2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中国GDP增长情况
(2)中国三大产业结构
(3)中国财政收支情况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人口规模及结构
(1)中国人口规模
(2)中国人口结构
2.3.2 中国城镇化水平分析
2.3.3 中国企业数量规模及数字化发展
2.3.4 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3.5 中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
(1)中国网民规模
(2)中国互联网普及率
2.3.6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及渗透率
2.3.7 社会环境对数字政务发展的影响分析
2.4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数字政务技术架构
2.4.2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政务建设中的应用
(1)大数据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数字政务建设中的应用
(2)云计算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数字政务建设中的应用
(3)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数字政务建设中的应用
(4)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数字政务建设中的应用
(5)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数字政务建设中的应用
(6)5G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数字政务建设中的应用
2.4.3 技术环境对数字政务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3章 国外数字政务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3.1 全球数字政务发展历程
3.2 全球数字政务建设现状分析
3.2.1 全球数字政务建设概况
3.2.2 发达国家数字政务建设目标
3.2.3 全球电子政务整体发展情况
3.2.4 全球电子政府区域发展格局
3.2.5 全球政府在线服务建设现状
3.2.6 全球公共信息在线共享情况
3.2.7 全球国家门户网站功能情况
3.2.8 全球政府移动服务提供情况
3.2.9 全球政府数据开放及数据安全
3.3 全球主要经济体数字政务发展研究
3.3.1 美国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3.3.2 英国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3.3.3 丹麦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3.3.4 韩国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3.3.5 新加坡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3.4 全球数字政务发展趋势及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借鉴
3.4.1 全球数字政务发展趋势预判
3.4.2 发达国家数字政务发展经验借鉴
第4章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现状与痛点分析
4.1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历程及市场特征
4.2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现状分析
4.2.1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机制改革
(1)中国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情况
(2)中国数字政务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情况
4.2.2 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
4.2.3 中国政府网站建设情况
(1)中国政府网站数量规模
(2)中国各行政级别政府网站数量
(3)中国各行政级别政府网站栏目数量
(4)中国各行政级别政府网站首页文章更新量
4.2.4 中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状况
(1)中国政务机构微博数量
(2)中国政务机构头条号数量
(3)中国政务机构抖音号数量
4.2.5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中国电子政府发展指数
(2)中国电子政务服务情况
4.2.6 中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发展情况
(1)中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用户规模
(2)中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服务情况
4.2.7 中国政务数据共享现状分析
(1)中国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建设概况
(2)中国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数量规模
(3)中国政务开放数据集总量
(4)中国政务数据共享服务情况
4.2.8 中国政府数据网络安全开发现状
(1)中国政府网站安全现状
(2)智慧政府网络安全政策要求
(3)数字政务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4.3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项目分析
4.3.1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项目数量
4.3.2 经济调节类
4.3.3 市场监管类
4.3.4 社会管理类
4.3.5 公共服务类
4.3.6 环境保护类
4.3.7 政务运行类
4.3.6 综合类
4.4 数字政务业务场景建设建议
4.4.1 加强场景统筹机制建设
4.4.2 推动场景建设集约共享
4.4.3 促进场景生态协同创新
4.4.4 夯实场景建设基础底座
4.4.5 强化场景安全稳定运行
4.4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市场规模测算
4.5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痛点分析
第5章 中国数字政务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5.1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参与企业类型及数量规模
5.1.1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参与者类型及入场方式
5.1.2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企业数量规模
5.2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2.1 数字政务行业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5.2.2 数字政务行业关键要素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5.2.3 数字政务行业消费者议价能力分析
5.2.4 数字政务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5.2.5 数字政务行业替代品风险分析
5.2.6 数字政务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5.3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6章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6.1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6.2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6.2.1 中国数字政务软件市场分析
(1)中国数字政务软件市场概述
(2)中国数字政务软件市场规模
(3)中国数字政务软件市场竞争分析
(4)中国数字政务软件市场发展趋势
6.2.2 中国数字政务硬件市场分析
(1)中国数字政务硬件市场概述
(2)中国数字政务硬件市场规模
(3)中国数字政务硬件市场竞争分析
(4)中国数字政务硬件市场发展趋势
6.2.3 中国数字政务服务市场分析
(1)中国数字政务服务市场概述
(2)中国数字政务服务市场规模
(3)中国数字政务服务市场竞争分析
(4)中国数字政务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6.2.4 中国数字政务网络设备市场分析
(1)中国数字政务网络设备市场概述
(2)中国数字政务网络设备市场规模
(3)中国数字政务网络设备市场竞争分析
(4)中国数字政务网络设备市场发展趋势
第7章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模式及代表性案例分析
7.1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模式分类及对比
7.1.1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模式分类
7.1.2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模式对比
7.2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模式分析
7.2.1 内部管理模式及代表性案例分析
(1)内部管理模式基本特征
(2)内部管理模式代表性案例介绍
7.2.2 服务交付模式分析及代表性案例介绍
(1)服务交付模式基本特征
(2)服务交付模式代表性案例介绍
7.2.3 平台垄断模式分析及代表性案例介绍
(1)平台垄断模式基本特征
(2)平台垄断模式代表性案例介绍
第8章 中国数字政务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8.1 中国数字政务区域发展情况
8.1.1 中国数字政务建设指数区域分布情况
8.1.2 中国热点区域数字政务建设指数情况
8.1.3 中国各省市数字政务建设指数排名
8.2 北京市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8.2.1 北京市数字政务发展政策分析
8.2.2 北京市数字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8.2.3 北京市数字政务招投标分析
8.2.4 北京市数字政务建设规划分析
8.3 上海市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8.4 广东省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8.5 浙江省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8.6 山东省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8.7 福建省数字政务发展分析
第9章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
9.1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对比
9.2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案例
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2.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2.3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2.4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9.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10章 2025-2030年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发展潜力评估及市场前景预判
10.1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SWOT分析
10.2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0.3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0.4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第11章 2025-2030年中国数字政务行业投资特性及投资机会分析
11.1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投资风险预警及防范
11.1.1 数字政务行业政策风险及防范
11.1.2 数字政务行业技术风险及防范
11.1.3 数字政务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11.1.4 数字政务行业其他风险及防范
11.2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11.2.1 数字政务行业人才壁垒
11.2.2 数字政务行业技术壁垒
11.2.3 数字政务行业资金壁垒
11.2.4 数字政务行业其他壁垒
11.3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1.4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12章 2025-2030年中国数字政务行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12.1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12.2 中国数字政务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1:数字政务发展历程
图表2:2018-2024年全球数字政务市场规模走势图
图表3:部分省级政府数字政务规划发布情况
图表4: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情况
图表5:2018-2024年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
图表6:2018-2024年中国政府网站数量
图表7:行业适用的主要产业政策
图表8:2018-2024年我国数字政务市场规模走势图
图表9:2018-2024年我国数字政务细分市场规模统计图
图表10:2023年数字政务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