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铝轧制材行业状况
铝轧制材是指铝锭坯(铝合金铸锭或带坯)通过轧制等工艺(压延变形的一种方式)形成的铝合金材料。
铝轧制加工是指锭坯(铝铸锭或带坯)依靠摩擦力被拉进旋转的轧辊间,借助于轧辊施加的压力使其横断面减小,形状改变,厚度变薄而长度增长的过程。
按照是否为复合材料分类,铝轧制材可以分为铝合金复合板带箔(铝合金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板带箔(铝合金非复合材料)两种类型。铝合金复合材料主要由多种铝合金轧制复合或铝合金和其他金属轧制复合而成。铝合金非复合材料主要由单种铝合金构成。
按照形状和厚度分类,铝轧制材主要分为铝板、铝带、铝箔三种产品(统称“铝板带箔”)。一般来说,铝箔厚度小于 0.2mm,铝板带相对较厚,铝板相对铝带更宽。
铝板带箔具有质轻、耐蚀、易加工成型、表面美观等优势,主要应用领域有包装领域、电力电子、建筑领域、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日用铝制品等。
随着建筑领域、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下游行业的发展,我国铝轧制材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中国作为亚洲铝轧制材产量的第一大国,2017 年铝板带箔总产量为 1,395 万吨,2022 年总产量为 1,882 万吨,复合增长率为 6.17%。
2、铝轧制材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我国铝轧制材行业中低附加值铝材大量出口,而高端铝材及先进生产设备却依赖进口,存在低端产品产能较大而高端产品产能不足等的问题。国外和国内少数拥有高端技术和先进生产设备的铝轧制材公司凭借产品质量稳定、品类较多、产能较大等竞争优势占据市场较大份额。我国铝轧制材细分领域的竞争表现出 3 个特点:
第一,国内铝板带箔生产企业较多,整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均不足,低端产品的行业门槛较低,竞争相对激烈;
第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费水平较高,整体产能不足,竞争并不激烈。而铝轧制材美观、质轻、易加工等优势突出,替代其他材料的趋势明显,预计未来高端铝板带箔产品的需求将加大;
第三,由于铝板带箔应用领域广泛,在铝板带箔生产企业中逐渐出现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将凭借资金和规模优势、技术与人才优势、客户资源优势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率先实现全球市场布局。
3、铝轧制材行业发展趋势与需求分析
以下主要分析应用于汽车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电站空冷系统行业、家用电器行业等,具体如下:
(1)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是铝轧制材的重要市场,铝轧制材促进了汽车的轻量化和高效化。铝轧制材主要用于制造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汽车车身板、汽车内装饰条、汽车电池壳、电池箔等。近年来,铝轧制材在汽车热管理领域的渗透率逐步上升、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国家对于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快速拉动了铝轧制材的需求。
①铝轧制材在汽车热管理领域的渗透率逐步上升
汽车行业的热管理系统是钎焊铝轧制材的重要市场,铝合金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造汽车热交换器(包括空调器、水箱、机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和加热器等)。铝合金复合材料的需求直接来自新车和维修两个市场,新车市场的需求量取决于汽车产量,维修市场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汽车保有量。
传统汽车的热交换器多以铜作为热交换器管材,但由于汽车行业对节能与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铝材凭借其性价比高、回收性好、重量轻、能效优等特性,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热交换器材料的首选。相较于传统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较为复杂,所需使用到的热交换器也更多,对热交换器材料的需求也更多。
因此,随着铝轧制材在汽车热管理领域的渗透率逐步上升,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铝轧制材将更加成为汽车制造领域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新能源车热管理材料行业快速增长
随着全球传统能源供应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随着各国政府持续推进汽车电动化进程,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 年)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根据EVTank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发展展望》(2030 年),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331.1 万辆,根据 EVTank 的预测,2025、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 2,542.2 万辆、5,212 万辆。
假设按照每辆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材料使用 20kg 铝合金复合材料测算,全球新能源汽车对铝合金复合材料需求量也将由 2020 年的 6.62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50.84 万吨,需求量保持了高速增长。得益于政策环境,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 688.7 万辆,同比增长 93.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25.6%,乘联会预计 2023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目标为 850 万辆,渗透率可达 36%。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之一,有助于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降低电池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等,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而快速增长,而铝轧制材作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核心原材料之一,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③汽车轻量化是“碳中和、碳达峰”的必然要求,铝合金复合材料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大力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的驱动下,我国汽车产销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1,826.53 万辆和 1,806.19 万辆,2022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至 2,702.10 万辆和 2,686.40万辆。汽车产销量只增不减的趋势,引起了一系列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随着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发布,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国内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发展趋势愈加显著,对汽车轻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必然要求。
铝合金复合材料凭借其重量轻、强度较高、耐腐蚀强、钎焊性好、导热性高等特点,已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在汽车工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国际铝业协会于 2019 年 9 月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基于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和新能源汽车用铝量增长等因素预测中国汽车行业的用铝量将从 2018 年的 380 万吨增加到 2030 年的91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7.55%。
(2)工程机械行业
工程机械车辆(如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等)的工作环境特殊,热交换器工作环境温度高、压力大,连续工作时间长,对热交换器的要求较高。
工程机械原来普遍使用铜质热交换器,随着铜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铝质热交换器性能的提升,铝质热交换器在工程机械领域的使用比例不断增加,除一些重型、特种的工程机械使用铜质热交换器,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工程机械使用铝质热交换器。与汽车热交换器相比较,工程机械的热交换器主要包括水箱、油冷器、中冷器等,规格较大,性能要求更高,铝合金复合材料的使用量较大。
(3)电站空冷系统行业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越来越匮乏,传统的电站水冷却系统将逐渐被空气冷却系统所替代。特别是对于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却严重缺水的中国华北、西北地区,空冷系统的意义更是重大。经测算,如果当前我国所有采用水冷系统的火电站改用空冷系统,每年将节省 100 亿吨淡水。空冷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翅片管束,由基管和散热翅片钎焊而成,其中散热翅片为铝合金复合材料。
根据 2023 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6 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 6 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 27.1 亿千瓦,同比增长 10.8%。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4.7 亿千瓦,同比增长 39.8%;风电装机容量约 3.9亿千瓦,同比增长 13.7%。火电装机容量 13.6 亿千瓦,同比增长 3.8%。
火电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约 50%,其中绝大多数依然使用水冷系统,若部分火电装机容量改建成空冷电站,则铝合金复合翅片的需求量将显著上升。同时,世界上大部分知名的空冷系统制造商如 SPX、GEA、哈蒙等全部将制造基地建在了中国,中国担负了全球 90%以上的空冷系统的制造。随着欧美国家上世纪 70-80 年代建造的电站冷却系统使用寿命即将结束,电站冷却系统将面临着系统更新,全球空冷市场的需求量也会迎来较快增长。
除了火电空冷系统,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热电站已经研发成功并开始大规模推广。太阳能热电是利用太阳能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由于太阳能热电站通常建在阳光充足、常年少雨的干旱及沙漠地带,因此这种电站系统的乏汽冷却主要依靠空冷系统来实现。随着太阳能热电站装机容量逐步提升,太阳能热电站未来将为空冷用铝合金复合翅片带来新的增量市场。
(4)家用电器行业
铝轧制材在家用电器行业也作为主要材料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主要分析铝轧制材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行业中的空调、高端炊具等领域。
①空调行业
中国是全球家用商用空调的主产地,中国空调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大的体量规模,目前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空调产量由 2012总体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预计空调仍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将带动铝轧制材在空调领域的需求。
②高端炊具行业
2020 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我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21 年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行业市场规模开始回升。2021 年我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为 4,351.90 亿元,同比增长 5.3%。预计到 2025 年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5,623.50 亿元。我国小家电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炊具产品,特别是高端炊具产品的普及程度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直接相关。近年来,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炊具产品的品质也会要求越来越高,高端炊具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将持续带动铝轧制材的需求增长。
③消费电子行业
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的快速发展,铝合金复合材料凭借质轻、耐腐蚀、电气性能优越等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的外壳、内部结构件等方面。目前,苹果、三星、华为、华硕等消费电子主要生产厂商均越来越多地在其生产的消费电子产品中应用了铝合金复合材料。在轻薄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带动下,未来,铝合金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渗透率有望持续上升。
4、铝轧制材行业技术水平和特点情况
(1)铝轧制材行业技术水平和趋势
①外资企业技术领先,国内龙头企业紧追其后
铝轧制材行业中以格朗吉斯集团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成熟稳定的加工工艺,不断开发出新产品,不断开拓产品的使用领域,在技术研发上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以银邦股份为代表的少数掌握高端铝轧制材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通过多年的学习吸收再创新,坚持工艺改进和新产品研发,研发出了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技术研发上紧追外资企业。
同时,行业内领先的内资企业在铝轧制材研发的基础上积极突破,开发出一些差异化产品,在某些细分领域的相关产品研发上,超过了外资企业。
②产品多样,下游客户要求各异,产品持续改进
铝轧制材产品规格众多,产品可细分上千种规格,具有产品定制化的特点。例如,汽车热交换器制造商因产品所配套的车型不一样,电站空冷系统行业因各种空冷系统的工艺设计要求不一样,对铝轧制材的要求各不相同。产品规格多、个性化需求大、性能要求高对铝轧制材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铝轧制材生产商需持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开发新的铝轧制材产品,不断改进现有的铝轧制材产品以提高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下游对于铝轧制材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2)铝轧制材行业的经营模式及行业特征
①经营模式
铝轧制材产品采用“铝锭价格+加工费”的模式确定产品销售价格。铝价随市价波动,通常基于发货/订单/结算前一段时间内长江有色金属网、上海有色网、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等交易市场的铝锭现货或期货价格的均价确定,加工费则根据加工工序道次、工艺复杂程度、合金成分、坯料质量及运输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确定。
②行业特征
从周期性来说,铝轧制材的下游应用比较广泛,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有包装领域、电力电子、建筑领域、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日用铝制品,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从区域性来说,从全球范围上来看,我国生产的铝轧制材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铝轧制材产品的生产企业仍主要位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生产企业分布上来看,我国铝轧制材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庆、河南、山东、长三角等地,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从季节性来说,铝轧制材行业没有明显的季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