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研究报告 >>  化工新材料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服务方式:文本加电子版:
寄送方式:Email发送或特快专递快递(2-3天送达)
定购电话:0755-28709360、28709260 400-808-7939
24小时服务热线:134 8065 7985
 
 
中文版全价:RMB 11800    英文版全价:USD 5500
立即订购 加入购物车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内容概述

热界面材料是电子元件热管理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materials,TIMs)在电子元件散热领域应用广泛,它可填充于电子元件与散热器之间以驱逐其中的空气,使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能更快速地通过热界面材料传递到散热器,达到降低工作温度、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作用。

在电子封装中,TIMs 通常用于两种固体材料之间的所有接触界面。通常这些界面产生在发热器件和集成散热器(IHS)之间,以及 IHS 和散热片之间。这两个 TIM 的应用分别称为 TIM1 和 TIM2

热界面材料应具备以下基本特性:

1.可压缩性及柔软性;

2.高热传导性;

3.低热阻尼;

4.表面湿润性;

5.适当的黏性;

6.对扣合压力的敏感性要高;

7.使用方便;

8.可重复使用;

9.冷热循环的稳定性好等。

只有高分子材料能够很好的满足以上要求,但是一般的高分子材料热传导系数最好的也只有 0.1--0.2 W/m.K 左右,热传递效果并不好,所以往往需要添加热传导率较高(20—1000W/m.K)的无机粉末或金属粉末或石墨粉来改善其热传导性。

因此,热界面材料的基材主要选用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例如:硅油、聚烯烃、丙烯酸树脂,石蜡油等,用于保证 TIM 能尽可能遍及所有有空气缝隙的位置。填充物则选用各类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如:ZnO、Ag、Al、Fe、碳纳米管等,主要起到的是增加传热效率的作用。

市场上常见热界面材料主要分为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金属基热界面材料及处于前沿探索阶段的新型热界面材料。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包括导热硅脂、导热凝胶、导热胶、导热垫及导热相变材料等;金属基热界面材料以低熔点焊料、液态金属材料等为代表;新型的热界面材料则以导热高分子、石墨烯和碳纳米管阵列等为代表。根据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聚合物基类热界面材料占比为 87.96%;变相材料占比为 9.26%;金属类热界面材料占比为 2.78%。

热界面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玻璃纤维、硅胶、氧化铝、树脂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根据材料类型,2024 年,有机硅占据约 42.9%的市场份额。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原材料成本约占热界面材料生产总成本的 70%左右。

目前,我国热界面材料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通信技术、医疗等领域。其中消费电子领域占比最重,占比为 46.7% ,通信设备领域占比为 38.5%,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比 6.9%,工业、医疗及其他领域 7.9%

目前我国热界面材料高端市场主要由海外公司Dowcorning(道康宁,道氏化学自子公司)、Bergquist(贝格斯)、Laird(莱尔德)、Chomerics(固美丽)、AAvid(爱美达)等公司占据,相比国外热界面材料公司,我国热界面材料生产厂家普遍规模较小,缺少高端产品,热界面材料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热界面材料行业发展综述

1.1 热界面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1.1.1 行业定义

1.1.2 行业分类

1.1.3 产业链结构

1.2 热界面材料行业统计标准

1.2.1 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1.2.2 主要统计方法介绍

1.2.3 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绍

(1)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2)热界面材料行业生命周期

1.3 最近3-5年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1.3.1 赢利性

1.3.2 成长速度

1.3.3 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1.3.4 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1.3.5 风险性

1.3.6 行业周期

1.3.7 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1.3.8 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二章 热界面材料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2.1 热界面材料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1.1 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2.1.2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1.3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2.2 热界面材料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2.1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2.2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2.3 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3 热界面材料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1 热界面材料产业社会环境

2.3.2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2.3.3 热界面材料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4 热界面材料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4.1 热界面材料技术分析

2.4.2 热界面材料技术发展水平

2.4.3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章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运行分析

3.1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1.1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发展阶段

3.1.2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3.1.3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2 2022-2024年热界面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3.2.1 2022-2024年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3.2.2 2022-2024年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发展分析

3.2.3 2022-2024年中国热界面材料企业发展分析

3.3 区域市场分析

3.3.1 区域市场分布总体情况

3.3.2 2022-2024年重点省市市场分析

3.4 热界面材料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分析

3.4.1 细分产品/服务特色

3.4.2 2022-2024年细分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3.4.3 重点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前景预测

3.5 热界面材料产品/服务价格分析

3.5.1 2022-2024年热界面材料价格走势

3.5.2 影响热界面材料价格的关键因素分析

(1)成本

(2)供需情况

(3)关联产品

(4)其他

3.5.3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产品/服务价格变化趋势

3.5.4 主要热界面材料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

第四章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4.1 2022-2024年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4.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4.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4.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4.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4.2 2022-2024年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4.2.1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工业总产值

4.2.2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工业销售收入

4.3 2022-2024年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4.3.1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4.3.2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4.3.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4.3.4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五章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供需形势分析

5.1 热界面材料行业供给分析

5.1.1 2022-2024年热界面材料行业供给分析

5.1.2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供给变化趋势

5.1.3 热界面材料行业区域供给分析

5.2 2022-2024年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需求情况

5.2.1 热界面材料行业需求市场

5.2.2 热界面材料行业客户结构

5.2.3 热界面材料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

5.3 热界面材料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

5.3.1 热界面材料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1)热界面材料应用市场需求特征

(2)热界面材料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

5.3.2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

(1)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功能预测

(2)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市场格局预测

5.3.3 重点行业热界面材料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

第六章 热界面材料行业产业结构分析

6.1 热界面材料产业结构分析

6.1.1 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

6.1.2 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

6.1.3 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

6.1.4 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

6.2 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分析及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析

6.2.1 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

6.2.2 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6.3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6.3.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

6.3.2 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

6.3.3 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

6.3.4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6.3.5 Sansheng Consulting建议

第七章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产业链分析

7.1 热界面材料行业产业链分析

7.1.1 产业链结构分析

7.1.2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7.1.3 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7.2 热界面材料上游行业分析

7.2.1 热界面材料产品成本构成

7.2.2 2022-2024年上游行业发展现状

7.2.3 2025-2030年上游行业发展趋势

7.2.4 上游供给对热界面材料行业的影响

7.3 热界面材料下游行业分析

7.3.1 热界面材料下游行业分布

7.3.2 2022-2024年下游行业发展现状

7.3.3 2025-2030年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7.3.4 下游需求对热界面材料行业的影响

第八章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渠道分析及策略

8.1 热界面材料行业渠道分析

8.1.1 渠道形式及对比

8.1.2 各类渠道对热界面材料行业的影响

8.1.3 主要热界面材料企业渠道策略研究

8.2 热界面材料行业用户分析

8.2.1 用户认知程度分析

8.2.2 用户需求特点分析

8.2.3 用户购买途径分析

8.3 热界面材料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8.3.1 中国热界面材料营销概况

8.3.2 热界面材料营销策略探讨

8.3.3 热界面材料营销发展趋势

第九章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

9.1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9.1.1 热界面材料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现有企业间竞争

(2)潜在进入者分析

(3)替代品威胁分析

(4)供应商议价能力

(5)客户议价能力

(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

9.1.2 热界面材料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9.1.3 热界面材料行业集中度分析

9.1.4 热界面材料行业SWOT分析

9.2 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9.2.1 热界面材料行业竞争概况

(1)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2)热界面材料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

(3)热界面材料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

9.2.2 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竞争力分析

(1)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竞争力剖析

(2)我国热界面材料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3)国内热界面材料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9.2.3 热界面材料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十章 热界面材料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10.1 ***公司

10.1.1 企业概况

10.1.2 企业优势分析

10.1.3 产品/服务特色

10.1.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1.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10.2 ***公司

10.2.1 企业概况

10.2.2 企业优势分析

10.2.3 产品/服务特色

10.2.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2.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10.3 ***公司

10.3.1 企业概况

10.3.2 企业优势分析

10.3.3 产品/服务特色

10.3.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3.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10.4 ***公司

10.4.1 企业概况

10.4.2 企业优势分析

10.4.3 产品/服务特色

10.4.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4.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10.5 ***公司

10.5.1 企业概况

10.5.2 企业优势分析

10.5.3 产品/服务特色

10.5.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5.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10.6 ***公司

10.6.1 企业概况

10.6.2 企业优势分析

10.6.3 产品/服务特色

10.6.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6.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10.7 ***公司

10.7.1 企业概况

10.7.2 企业优势分析

10.7.3 产品/服务特色

10.7.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7.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10.8 ***公司

10.8.1 企业概况

10.8.2 企业优势分析

10.8.3 产品/服务特色

10.8.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8.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10.9 ***公司

10.9.1 企业概况

10.9.2 企业优势分析

10.9.3 产品/服务特色

10.9.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9.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10.10 ***公司

10.10.1 企业概况

10.10.2 企业优势分析

10.10.3 产品/服务特色

10.10.4 2022-2024年经营状况

10.10.5 2025-2030年发展规划

第十一章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前景

11.1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市场发展前景

11.1.1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市场发展潜力

11.1.2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11.1.3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1.2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2.1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11.2.2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市场规模预测

11.2.3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11.2.4 2025-2030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3 2025-2030年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供需预测

11.3.1 2025-2030年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供给预测

11.3.2 2025-2030年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需求预测

11.3.3 2025-2030年中国热界面材料供需平衡预测

第十二章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产业升级趋势分析

12.1 2025-2030年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12.1.1 国内外大环境对热界面材料市场的影响

12.1.2 热界面材料行业市场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2.1.3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分析

12.2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12.2.1 热界面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

12.2.2 热界面材料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2.3 热界面材料行业的市场痛点与解决方案

12.3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产业升级趋势分析

12.3.1 热界面材料行业升级的驱动因素

12.3.2 热界面材料产业优化升级发展路径

12.3.3 热界面材料行业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12.3.4 热界面材料产业升级的核心及策略

第十三章 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13.1 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融资情况

13.1.1 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13.1.2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3.1.3 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13.2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机会

13.2.1 产业链投资机会

13.2.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13.2.3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13.3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13.3.1 政策风险及防范

13.3.2 技术风险及防范

13.3.3 供求风险及防范

13.3.4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13.3.5 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13.3.6 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13.3.7 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十四章 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14.1 热界面材料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14.1.1 战略综合规划

14.1.2 技术开发战略

14.1.3 业务组合战略

14.1.4 区域战略规划

14.1.5 产业战略规划

14.1.6 营销品牌战略

14.1.7 竞争战略规划

14.2 对我国热界面材料品牌的战略思考

14.2.1 热界面材料品牌的重要性

14.2.2 热界面材料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14.2.3 热界面材料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14.2.4 我国热界面材料企业的品牌战略

14.2.5 热界面材料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14.3 热界面材料经营策略分析

14.3.1 热界面材料市场细分策略

14.3.2 热界面材料市场创新策略

14.3.3 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14.3.4 热界面材料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14.4 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14.4.1 2025年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战略

14.4.2 2025-2030年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战略

14.4.3 2025-2030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15.1 热界面材料行业研究结论

15.2 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5.3 思瀚对热界面材料行业投资建议

15.3.1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5.3.2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15.3.3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