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发展概况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照明工程建设项目甚少。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照明工程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逐步发展,尤其是在 1979年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照明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回顾我国照明工程将 70 余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1979~1999 年全面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所的相关数据统计,1983 年全国路灯过万盏的城市只有 21个,总计路灯 48 万盏。到 1999 年路灯过万盏的城市达 63 个,路灯总数达 146 万盏,增长超过两倍。这阶段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首先是照明光源和灯具的品种、质量及款式大幅提高和增多,照明效果明显改善,不少城市路灯供电电缆入地,混凝土灯杆换成钢材灯杆。
这一阶段城市景观照明工程的建设也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特别是 1989 年,上海率先在外滩和南京东路景区集中实施夜景照明工程的改造和建设,随后北京、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珠海、大连、青岛和杭州等地区也进行了景区性夜景照明工程集中建设。
其中不少城市以 1997 年迎接中国香港回归和 1999 年庆祝国庆 50 周年为契机,结合城市改造、市容整治,对一些重点景区和重大建筑物有计划地进行了城市景观照明的建设。
2000~2007 年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由此带来照明工程建设需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省市景观照明也加大投入。这一过程中,应用的灯具以高压钠灯、泛光照明为主,能耗高、光污染严重。
2008~2015 年跨越式发展阶段
2007 年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LED 发光效率提升、成本下降,LED 照明产品也成了行业的主要材料。LED 的应用与推广,使得节能、环保等问题得到解决,光污染也得到控制,有力地推动了照明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010 年,住建部针对城市照明管理发布了《城市照明管理规定》,成为我国城市照明管理法制化的里程碑,此后各项城市景观照明规划和条例不断,城市照明行业进入政策密集期,我国城市照明管理体系不断迈向成熟。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以及 2010 年广州亚运会、2014 年北京APEC 峰会等国际性活动的开展,城市照明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凸显文化和个性的特色景观照明也开始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大批建筑拔地而起,照明工程行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2016 年至今综合式发展阶段
“十三五”以来,国家提倡和鼓励的绿色照明、智慧照明的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城市智慧照明系统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子系统,运用无线 Zigbee、WiFi、GPRS 等多种物联网和 IT 技术,实现了远程单灯开关、调光、检测等管控功能,开辟了城市照明“管理节能”的新篇章。同时国家政策层面也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规划方案陆续出台,目前智慧城市试点累计覆盖城市数量已经超过 700 个。
随着我国 5G 技术的推广,一方面为城市智慧照明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智慧灯杆作为路侧设备,也成为 5G 基站的重要载体,在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2021 年 4 月国家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同样提到,“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建设 200 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扩大夜间消费规模”。
继 2019 年多地出台鼓励夜间经济发展政策之后,夜间经济蓬勃发展,从“亮化”到“美化”再到“文化”,愈发多元的夜间消费场景为城市夜晚注入了活力,这也对城市照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行业发展趋势
1)城市照明的发展进入转型期
为了彰显城市形象、打造地区城市名片,进而拉动旅游、消费,各级政府以大型项目活动为契机,通过基于城市历史文化及活动特性对城市空间光环境进行创意设计,展现城市夜间景观的差异化与独特性。
①城市照明需要考虑节能环保的需求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十三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相关指导意见出台,建立健全城市绿色照明标准体系,积极推进 LED 等绿色照明产品,加快城市照明节能改造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行业将逐步由对光效、节能和成本的追求逐步上升到对光品质、健康和光环境的需求。
城市照明工程设计在满足功能定位的前提下,也将重点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服务价值,进而实现“人—光—环境”的和谐共生,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夜晚光环境,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
②城市照明需要统一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方式
我国的城市照明目前已初具规模,正在逐步向系统化方向发展。一方面,系统化建设可以对城市光环境进行统一规划,升级城市照明标准,通过选择合理的夜景照明方式,正确的光色和光源及适宜的被照面亮度水平,最大程度地消除光污染。
另一方面,系统化运营可以通过将城市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统一编制,解决城市夜景碎片化、照明设施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城市夜景照明的和谐联动。随着城市照明向系统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仅具备单一服务能力的城市照明供应商越来越难以满足业主客户对城市照明复合型、定制化的需求,具备全流程服务能力的城市照明集成服务商成为未来城市照明企业的发展方向。
2)夜游经济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照明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夜游经济,以提升国内文旅消费潜力,“城镇化”、“大型活动事件”、“夜游经济”、“城市更新”等是行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文旅夜游则是通过声、光、电的结合,以艺术表现展示自身文化底蕴的重要渠道,可有效建设地域文化品牌、挖掘消费潜力,拓宽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带动经济发展。
2019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2021 年 4 月国家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同样提到,“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建设 200 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扩大夜间消费规模”。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南京园博园、扬州瘦西湖、大连星海广场等多个旅游景区的夜间场均成为新的文旅夜游热点。
未来,夜间经济及文旅经济仍是国家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其快速发展的态势仍将持续。文旅夜游场景对城市照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夜游场景光环境须注重对城市文化的理解与展现,除要求行业内企业提供性价比高、符合实际要求、安全稳定的照明方案外,还对原创设计能力及深化设计水平具有较高要求。设计师通过将灯光与城市文化特征融为一体的方式展现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历史与风土人情,以此构建或重塑独特的城市形象,进而激发城市新的夜游消费活力。
3)道路照明及路灯“多杆合一”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
城市照明行业中道路照明主要应用于城市一级路及二级路,主要连通城市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厂区,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随着城市化聚集程度的提升以及核心中大型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张,原有的交通道路难以承担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及运输流量。近十年来,为了匹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我国一级路及二级路公路里程数稳步增长。
随着人们对于城市照明的整体需求越来越高,城市照明中的智慧发展也不再是单一的智能照明。作为城市照明的主体,智慧灯杆是遵循城市道路、街道分布,按照“共建共享”理念,将各种前沿技术和应用集于一身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在智慧城市中扮演“末梢神经元”的角色。
它具备“有网、有点、有杆”三位一体的特点,能够对照明、公安、市政、气象、环保、通信等多行业信息进行采集、发布以及传输,形成一张智慧感知网络,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和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中央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新基建七大领域已成各方共识,包括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其中,5G 及相关的信息网络技术在新基建中占据 4 席,也促使多地按下了 5G 基站建设的快进键。而智慧灯杆是 5G微基站的天然载体,同时,作为集成 WiFi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环保监测、广告屏等多种模块的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也可作为充电桩最为便捷的载体而存在。近年来,在“新基建”浪潮下,全国各地正进行“多杆合一”改造,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效果显著,减杆率大多为 60%左右。
“多杆合一”通过减杆,不仅能够节省空间资源,还能节省钢材等,整体建设成本降低;通过智能管理维护,还能节省后期维护费用。灯杆随城市和人口密度均匀分布,是搭载小微站、边缘计算网关、LED 显示屏、充电桩、摄像头等多种设备,集成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最佳载体。
4)照明工程运维将成为行业新的盈利模式
在物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下,智慧照明的热度不断升温。由于智能照明具有安全、节能、舒适、便利、高效等诸多特点,市场对于智能照明单品和系统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智能照明系统应用场景广泛,例如使用手机控制照明灯具,使用智慧终端控制整座建筑、整条街道、甚至整座城市的照明系统。
智能照明以及随之而来的智慧发展将会在照明行业的各个领域进行广泛应用。智慧灯杆的广告经营,产品租赁,后期运营与维护,甚至多种方式组合,都可以成为照明工程项目获取回报的形式。
5)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虽然城市照明行业市场规模大,行业集中度极低,但是近年来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意见》《政府采购法》的出台,城市照明行业招投标越来越规范,城市照明行业招投标对于投标人的资质、项目经验、营业收入规模、专业人员数量、照明方案设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随着城市照明数字化以、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对于行业新进者的门槛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也越来越高。城市照明行业的集中度未来将不断提升。
(3)行业市场规模
2012 年以来,我国城市照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产值规模从 2012 年的 1,537 亿元增长至2022 年的 5,384 亿元,保持强劲增长。2020 年、2022 年受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整体照明工程出现下滑,随着全球公共事件的影响逐渐步入尾声,照明工程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预测照明工程行业将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增速,预计到 2026 年,中国照明工程行业产值规模将突破 9,000 亿元规模。
城市照明工程业务广泛运用于城镇化建设、市政建筑、智慧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建设等领域,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同时,基于智慧照明的发光效率不断突破传统光源的限制,为智慧照明进军照明产业提供了技术保证。
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统计及预测,2022 年中国智慧路灯市场规模约为 28 亿元,未来几年产品需求将不断增长,到 2027 年我国智慧路灯市场规模约为 515 亿元,行业处于快速发展趋势当中。
(4)行业竞争情况
在城市照明工程领域,虽然我国城市照明工程行业产值规模较大,但行业内公司众多、市场集中度低,单家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通常不超过 0.2%),尚未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龙头企业。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测算,2023 年我国照明工程产值规模为 6,515 亿元。
在产品制造领域,我国路灯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高邮、四川成都及山东济南等地,产业集群效应较为明显,但其中小企业众多。从路灯制造企业品牌知名度、产销规模和营销渠道来看,国内路灯制造行业大致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为全国性路灯生产企业,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较高,营销渠道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路灯品类较为齐全、工艺技术相对领先、质量管控严格精细,获得客户的认可,以华体科技、龙腾照明、三星灯饰等企业为代表;
第二层级为区域性路灯生产企业,以所属区域市场为依托,在该区域及其周边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第三层级的企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缺乏自主品牌,或销售范围受限,或从事代工业务,市场份额较小;这类企业质量管控能力一般较弱,难以满足客户对于产品表现及质量方面日益苛刻的需求。
未来随着国内路灯制造标准进一步趋严以及向“多功能”、“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质量控制差的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而品种齐全、质量稳定的品牌企业将凭借扎实的光学设计能力、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快速的消费需求响应及产品迭代能力引领行业发展。
总体来看,行业的业务整体营业收入和利润有向行业领先企业集中的趋势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