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禽业发展报告》,禽行业是一个涉及众多养殖场户的民生行业,在满足居民动物蛋白需求,保证主要畜禽产品稳定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禽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的种禽培育与商品代养殖,中游的屠宰与加工,再到下游的食品生产的完整的产业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 年至 2022 年间,我国禽肉的产量由 1,888 万吨增长至2,443 万吨。
在行业整体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环节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上游种禽培育方面,在政策扶持下,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或自行研发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逐渐打破过去若干品种曾祖代种禽完全由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商品禽养殖方面,随着市场供需及竞争格局的变化,规模化养殖比例逐步提高。
同时,与种禽培育、商品禽养殖配套的饲料产业也不断成熟,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年鉴》和《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2022 年我国年产肉禽饲料 8,925.4 万吨。中游禽类屠宰及加工行业方面,作为产业链承上启下的环节,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一方面与主要养殖区域配套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响应下游不同规格、部位、时间、用量等个性化要求能力逐步提高,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迅速。下游熟食加工产业方面,烹饪技术发展、消费场景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不断创新。个别细分领域出现了全国性品牌。
从产品结构来看,禽肉主要包括鸡肉和鸭肉等。与畜肉相比,禽肉的蛋白含量和营养价值更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较低。加工后的禽肉制品成为可直接食用的方便食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桌及休闲食品。
(二)行业技术特点
肉禽行业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屠宰加工技术、饲料配方技术、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调理品及熟食加工技术。具体情况如下:
1、屠宰加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肉类加工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取得较大进步。屠宰加工企业加大投入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同时也引进了一些肉类加工前沿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如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技术等。在屠宰加工过程中,生产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对各部位进行精确切割的同时,尽量减少残肉的消耗量。
2、饲料配方技术
合理科学的饲料配方是禽类健康、高产的基础。科学的饲料配方技术首先是营养配方技术,目前禽类饲料一般为阶段饲料模式,即根据商品代禽类生长期不同阶段的胃肠发育情况、营养需求,配以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其次是功能性配方技术,通过增加免疫配方成分,提高禽类抗病能力和成活率。
3、养殖技术
目前,国内种禽养殖主要采取地面饲养、“两高一低”棚架式饲养、笼养三种方式。其中,种鸭多采用地面饲养;种鸡多采用“两高一低”棚架式饲养。
商品代肉禽养殖方式主要为地面饲养、网式饲养和笼式饲养。网式饲养优于地面饲养,主要优势为,将肉禽与粪便分离,减少了肉禽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降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用药量,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肉禽成活率,肉禽生长速度快、均匀度高,不需要使用垫料,粪便可得到及时清除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等。
而笼式饲养在具备网式饲养的优势基础上,通过粪便清理传输带,及时清理粪便,减少室内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时,笼式饲养养殖密度较地面饲养和网式饲养更大,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养殖用地。受限于鸭的生长习性,商品代肉鸭养殖笼式饲养存在一定设备、技术方面门槛。
4、疫病防治技术
禽类疫病的爆发和流行将给肉禽养殖及屠宰加工业造成不利影响,不断提高疫病防治水平是保障肉禽养殖及屠宰加工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疫病防治措施包括养殖场选址布局的科学规划、养殖环境调节技术、禽类状况的监控技术、防疫执行及先进疫苗的研发技术等。
5、调理品及熟食加工技术
调理品及熟食的加工技术包括全程温控技术、原料预处理技术、自动化腌制生产技术、杀菌技术等。其中,由于熟食可用于直接食用,因此对食品安全控制及包装技术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