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项技术不断发展的赋能下,智能家居产品形态不断革新,市场发展迅速。目前根据类型的不同,智能家居主要可分为控制和连接、智能家电、家庭安全监控、家庭娱乐、智能照明及能源管理六大领域。
智能家居是新时代新技术有机融合形成的产物,将智能化产品应用于生活可以为消费者带来远程操作的便利性和便捷生活的体验感,近年来需求不断增长。此外,智能设备解决方案可实现节能、减少和控制碳排放,极具成本效益,在全球多个国家提倡减少碳排放、高效利用能源资源的背景下,智能家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兴基础技术的发展,人本化、数字化、绿色节能、集成化已成为我国智能家居、智慧建筑、安防行业的重要技术发展趋势。
1、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实施主体为视声智能,项目拟投资 3,215.56 万元建设视声智能研发中心。本项目主要内容为改善研发及测试条件,引进创新研发人才,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本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切实增强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保障能力,保持公司技术上的先进性,有效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和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广州视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明晰企业自身以建筑智能化解决方案及产品供应商的行业定位,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线。目前公司拥有较为完整的产品链条,产品覆盖智慧建筑、轨道交通、智能家居、智慧酒店、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家居系统、可视对讲系统产品及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以下三个专业类别的产品:智能家居、可视对讲、液晶显示屏及模组。
2、本次投资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助力产品和技术的升级迭代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升级,智慧物联网让“万物互联”转向“万物智联”,在智能家居方面实现对家庭环境的完全控制。与此同时,在政策支持、技术发展和消费升级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智能控制、智能照明、楼宇对讲等细分品类产品蓬勃发展,智能家居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产品技术快速迭代,应用领域不断延伸,让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和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安全性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把握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产品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公司亟需立足当前,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缩短技术产业化应用周期;着眼长远,从公司战略出发,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对研发中心进行全面升级,积极展开前瞻性的课题研发,为丰富公司未来产品类别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技术整合能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智能家居作为以住宅为载体,需要融合物联网、云计算、自动控制、信息管理等技术对家居设备实现集中管理的行业,它不单指某一独立产品,而是一个广泛的系统性产品概念。因此,除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外,要求行业相关企业在软件、系统和技术适配性等方面的研发水平同样先进。
本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基于 KNX 系统、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构建基础,开展对“智能中控管理平台”课题研究,旨在更好地实现对建筑内的所有设备进行统一集中的数字化在线管理。除此之外,公司还会持续考虑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提出的对产品功能、性能和结构方面的需求,通过对产品的规划和研发来推动“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落地,助力公司在未来以更全面的技术储备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开拓出更加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品。
(3)引进高端人才,改善研发环境
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搭建了完整的研发管理体系,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研发团队。
然而,随着公司在 KNX 通讯协议融合、云平台、智能中控管理系统等领域的深入研究,相应研发课题的数量不断增加,公司现有的研发技术人员、研发场地、实验和测试环境、硬软件配置等已难以满足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需要。对此,公司亟需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设备投入、改善研发环境,为提升公司研发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本项目将通过扩大研发办公面积和测试室、购置国产及进口研发设备、购买正版相关研发软件来改善现有的研发环境。同时,公司将加强与各高校、实验室、客户的研发合作,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为公司未来研发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充分的人才储备和良好环境。
3、本次投资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陆续颁布多项政策法规支持本行业发展,如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研发内容与《目录》中“鼓励类”第四十七项“人工智能”中的“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内容相符,属于“鼓励类”范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于 2021 年07 月 05 日联合印发《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提出新型信息消费升级行动,推进 5G 与智慧家居融合,深化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G 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不断丰富 5G 应用载体,以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促进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
项目建设提出的 6 个课题均与国家和地方鼓励政策方向一致,政策的支持为项目建成后达到预定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2)丰富的技术积累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将技术研发和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原动力。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生产实践,公司掌握了嵌入式软件与多种算法控制、T-PWM 超深度调光、长距离数据传输、信号自动识别与兼容、多类型多分区管控、无线照明同步控制与定时激活控制等行业内多项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出智能电源和 LED控制器产品,已形成了种类齐全、适配性高、品质稳定的全系列产品。
公司产品已通过 CE、ROHS、FCC 等认证,具有多元化的适配性,能够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专利方面,截至 2023 年 3 月31 日,公司共拥有 185 项专利,其中 24 项发明专利、76 项实用新型专利及 85 项外观设计专利;
同时,公司另有多项发明专利处于在申请阶段。公司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技术储备有利于本次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并在项目建成后继续推动产品智能化提升和工艺改良的高效进行,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力。
(3)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为项目的持续运营提供保障
视声智能一贯重视专业、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建设,经过公司十余年发展,现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研发管理平台。公司能及时根据智能家居行业市场需求及技术的变化,通过一套囊括从前期产品需求分析到过程开发与验证再到产品量产、结项的严谨科学、高效互通的研发项目管理流程,快速响应客户及市场的需求,保持公司持续的创新能力。
此外,为规范公司研发流程,保障研发质量和效率,公司创建了《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物料样品管理规定》、《软件共享平台开发管理流程》、《硬件设计资料输出规范》等一系列研发管理文件。在研发端和产品端各小组的密切合作下,公司研发部门高效运转,为客户提供极具行业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公司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有利于本项目课题研发工作顺利达成预定目标,并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
4、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具体内容
公司拟利用租赁现有办公场所的形式实施本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面积 700.00m2。根据研究课题内容和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拟新增研发设备 40 台(套)、检测(实验)设备 12 台(套)和办公设备 71 台(套),共计 123 台(套);另外,购买软件系统 346 套,租赁 64 套,共计新增软件 410 套。项目定员共计 30 人。
本项目拟开展“KNXIoT 物联网技术项目”、“PLC 电力载波系统与 KNX 系统融合项目”、“SIP可视对讲系统项目”、“KNX 物联网智慧交付系统项目”、“智能中控管理平台项目”和“生产管理系统项目”共 6 个课题的研发工作。项目建成后,研发中心将在上述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及行业风向不断调整研发方向,持续为公司发展赋能。
(1)KNX IoT 物联网技术项目
从安全性和标准性两方面打造公司 KNX 核心技术,跟紧 KNX 协议标准,将 KNX 最新的协议标准落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研发基于 KNXIP 安全的软件协议栈,KNXIP 安全协议栈包括基于 TCP、UDP 的安全点对点数据传输以及基于 UDP 组播的安全组网数据传输,该安全协议栈可以结合公司已有的KNXTP 协议栈完成更复杂,更安全的产品开发。该协议栈开发难度较大,涉及内容较多,研发完成可以应用在公司各类 KNXIP 设备中;
2)研发基于 KNX IoT 协议栈的底层架构。目前很多 IoT 协议都是基于私有协议,设备厂家的部署需要依托提供云服务的厂家,而 KNXIoT 是一个开放的协议标准,也有基于该协议栈的云服务器,公司主要将设备端和云端标准化,以后所有满足标准 KNX IoT 协议的产品均可以接入,大大降低了各类 IoT 的接入难度,同时又不需要依附于各私有云端的限制;
3)从建筑智能化的长期出发,采用标准协议的系统在设计、集成、实施以及维护等层面都很具有优势,公司依托在 KNX 行业中的产品和技术积累,打造更多以 KNX 协议为中心的物联网技术,从全方位为建筑智能化服务。
(2)PLC 电力载波系统与 KNX 系统融合项目
广州视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目前先进的 PLC 电力载波发展方向和现有成熟 KNX 系统进行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的构建基础,拓展对接 PLC 系统和相关智能控制产品,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实现 PLC 电力载波系统与 KNX 系统的无缝对接,开发 PLC-KNX 协议对接网关电源,即可解决 KNX 系统供电问题,也同时兼具 PLC-BUS 与 KNX-BUS 数据协议转换链接,KNX 系统的设备顺利对接 PLC 系统,双系统和产品互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形成特殊的差异化优势;
2)实现建筑灯光全调光智能控制;根据市场对灯光升级智能控制和布线简化的大量需求,开发分布式 PLC 无闪烁 LED 调光驱动器,简化布线安装降低安装成本和保护眼睛提升灯光舒适度;配套开发 PLC 分布串联式,带过流过压保护的安全开关执行器,实现安全和简易安装;开发存在PLC 感应器和环境感知器,配合网关控制面板实现灯光智能控制,实现舒适节能目标;
3)实现系统云端的对接和一站式的管理配置,可调用多种逻辑自定义联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方便配置智能控制和各种智能场景及手机远程控制和能耗管理。
(3)SIP 可视对讲项目
SIP 可视对讲以 SIP 协议为标准、以 IP 通信为基础,具有可视对讲、广播喊话、视频监控、安防报警、消防联动、信息发布、门禁管理、智慧社区、云对讲等功能,SIP 可视对讲系统服务器深度融合其它管理系统,极大提高企业或者物业工作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SIP 对讲,标准 SIP 协议为基础的可视对讲,支持点对点 SIP 呼叫对讲和基于 SIP 服务器的呼叫对讲。初始化通信采用标准 SIP 协议,音视频采用 RTP 协议;
2)视频监控,实现摄像头视频采集和实时传输;
3)广播喊话,可利用管理机或 SIP 可视对讲系统软件实时监听、监视各求助点的现场情况,通过管理机主动发起广播。SIP 可视对讲系统不仅用于小区可视对讲还能应用于高速公路、无人值守、工矿、教育、轨道、金融、监狱、能源、电力、医疗、智能建筑等行业;
4)信息发布,支持管理中心或者物业信息推送与发布,使用 sip Message 协议实现设备、手机 app、云端移动互联功能;
5)影音留言,支持本地离家留言、访客呼叫、用户离家自动留言等功能;
6)安防报警,支持 8 路标准防区,也支持 485 扩展防区,支持多种场景布撤防操作。防区类型可选 24 小时防区、延时防区、跟随防区、即报防区及交叉防区。实现由外到内,由内到点的层层防区报警逻辑,并且自动上传报警记录的安防报警系统;
7)通话记录,支持设备 SIP 通话时,保存本地通话记录,支持、图像抓拍、视频录像关联和通话记录上报社区管理中心等;
8)社区管理,支持登录设备管理中心、远程升级、设备在线配置、物业管理、运维管理、基础数据管理;
9)生产管理,支持订单与生产出厂配置管理、设备激活、设备参数与功能出厂配置、设备的生产记录与设备的追踪回溯;
10)门禁管理,实现多场景的出入口管理功能。从传统的钥匙开门到刷卡密码开锁,再到二维码开锁,人脸识别开锁,实现智能化与便捷的出入口管理功能。
(4)智能中控管理平台项目
广州视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基于 KNX 系统、物联网、云计算的构建基础,采用一站式思路和开放性技术,提供面向建筑管理用户的软件应用服务,打造集中式智能中控管理系统,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实现建筑空间可视化:根据空间维度,构建自定义的空间拓扑,将需要管理的区域以可视化、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给建筑管理者和运营者;
2)实现设备虚拟化与可视化:将建筑内所有设备,包括灯光、窗帘、暖通、能源、环境、音乐等设备的物模型进标准化、抽象化,并关联到对应空间拓扑中,以实现统一集中的数字化在线管理;
3)平台实现系统能力标准化、模块化,将设备的添加、编辑、控制、管理等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实现一站式的管理配置。可调用多种逻辑工具,自定义跨区域、跨设备类型的联动事件,建筑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制定出具有项目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4)数据管理应用:将各个设备终端作为数据采集提供方,平台空间作为数据沉淀和管理平台,形成一个空间、设备、数据三端可持续循环的数据生态;并通过设备统计、能耗统计、故障统计等实际数据,服务于建筑管理决策,制定更合理、更高效的管理方案;
5)中远期来看,还包括智能场景推荐、辅助决策,将平台数据和场景、时间等因素结合,自动推荐合理的管理方案供用户直接调用;并随着平台数据的长期积累,不断优化计算和数据模型。
(5)KNX 物联网智慧交付系统项目研究开发内容:
1)KNX 物联网智慧交付系统研究,建立可以远程部署、远程运维设备的物联网系统;
2)平台通过物联网云技术使设备在云端可见、在云端管理,同时通过物联网云技术建立与设备的通讯通道,使设备支持远程调试等功能;
3)设备采用安全的 IPSecurity 设备,通过安全协议进行通讯,与云端采用 MQTT 协议通讯,通讯过程采用 TLS 加密,使通讯更安全;
4)平台提供 PC 端工具作为桥梁,联通 KNX 系统标准工具 ETS 与远程 KNX 系统,让工程师在远程就可以操作远在天边的 KNX 系统;
5)平台支持管理配置 IP Security 设备和 PC 工具的 MQTT 连接通道,在特殊情况下可独立部署 MQTT 服务来保证通讯质量和通讯效率。
(6)生产管理系统项目
广州视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智能化管理的基础,着眼产品生产全过程,实现车间、产线、储位、时间段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基于智能化的统计服务管理实现可视化,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智能化管理,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激活证书管理、可用区管理、license 管理、配置文件管理以及离线配置等,并对相应的记录进行呈现,比如激活记录、授权记录、激活码记录等;
2)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包括来料管理、QC 管理、仓库管理、车间管理、SN 码管理、出货管理、维修管理、追溯管理等;
3)智能化统计服务,可以完成产品统计、物料统计、QC 统计、仓库统计、车间统计、维修统计、出货统计,并对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
4)基于大数据、实现车间、产线、储位、时间段等的精细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
5、对现有技术有哪些方面的改进
本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 6 个研发项目将从如下方面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1)KNX IoT 物联网技术项目
1)通过 KNXnetIP Interface 协议栈测试认证,为开发 KNX IP 节点设备奠定基础;
2)通过 KNXnetIP Router 协议栈测试认证,为开发 KNX IP 组网设备奠定基础;
3)通过完成 KNX IoT 的设备端接口程序开发,为完成标准的云端接入提供基础条件;
4)通过完成 KNXIoT 的服务器端程序开发,为允许所有标准 KNXIoT 的设备接入提供基础条件。
(2)PLC 电力载波系统与 KNX 系统融合项目
1)开发出面向 PLCBUS 平台的多款产品,包括 PLC-KNX 总线协议对接网关电源、各类 PLC调光驱动器、PLC 分布式开关控制器等自研产品;
2)能够实现更多远程控制和数据获取,同时也兼容接入和输出其他同平台系统的互补产品;
3)通过该项目的研发,积累平台类产品的技术基础,为公司未来在后装和 C 端智能家居领域的平台服务做好技术沉淀。
(3)SIP 可视对讲项目
1)研发基于 SIP 可视对讲系统的整套产品包括:设备、app、后台服务器,实现高清视频语音对讲和本地对讲与基于 sip 服务器的云对讲;
2)综合实现云端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出入管理、小区开锁管理、物业人员管理、运维管理、人脸识别管理、视频监控管理等,综合大数据可进行后台业务分析;
3)完善公司生产、订单管理系统,实现每台产品生产有记录、可回溯、可跟踪,优化公司产品定制流程,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4)实现可公可私服务器部署,分布式服务器管理实现负载均衡;
5)安全可信安防报警功能,由外到内、由内到点、层层加全、全方位、时间空间的报警逻辑;
6)移动互联,实现手机云监控,云对讲,实现蓝牙开锁,二维码开锁,人脸识别开锁等更加方便快捷的出入方式。
(4)智能中控管理平台项目
1)面向项目前期的功能编辑后台,包含建筑拓扑、设备编辑、逻辑创建 3 个核心模块;
2)面向项目运营的管理平台,包括区域控制、设备控制、数据统计,告警管理、操作日志、账号管理 6 个核心模块;
(5)KNX 物联网智慧交付系统项目
1)KNX 物联网智慧交付系统,包含了管理平台、PC、嵌入式设备三端;
2)管理平台包含了企业管理、数据统计、工程师管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用户和权限等模块、设备连接通道管理。管理平台主要负责给企业管理员使用,用于查看监控设备,查看数据统计,管理公司下工程师;
3)PC 端负责连接 ETS 和设备,接收 ETS 数据后通过与设备建立的通道转发 ETS 数据给到设备端;
4)嵌入式设备端包含了 KNX 模块和联网模块,联网模块负责接收来自 PC 端的数据,KNX模块负责把数据转发到 KNX 总线。
(6)生产管理系统项目
1)形成面向产品生产管理的数字化设计协同平台,包含产品工单录入、工单维护、工单下发、工单暂停等的处理,也包括生成条码、检查条码等;
2)形成基于看板和统计中心的协同平台,包含生产实时数据、追踪物料状况、在制品状况、设备状况和人员操作情况等模块;
3)形成可视化、可控化的生产过程,包括车间资源管理、库存管理、生产任务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过程管理、统计分析管理、物料追溯管理等。
6、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计划投资 3,215.56 万元,具体投资金额及比例构成如下所示: 建筑工程费 140.00万元;设备及软件购置费 1,821.19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174.56 万元;预备费 79.81 2万元。
(1)建筑工程费
本项目拟租赁研发区域等建筑,并增加投资进行适应性装修改造,建筑面积为 700.00 平方米。项目建筑工程费合计为 140.00 万元。
(2)设备及软件购置费
项目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合计为 1,821.19 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 1,421.54 万元,软件购置费399.65 万元。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为 1,174.56 万元。
①项目前期工作费 28.11 万元。
②职工培训费按 1,000.00 元/人估算,计 3.00 万元。
③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按 1,000.00 元/人计算,计 3.00 万元。
④项目建设期软件使用费为 130.06 万元
⑤项目建设期房屋租赁费为 50.40 万元
⑥项目建设期研发费用为 960.00 万元
(4)预备费
项目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取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 4.0%,基本预备费计 79.81 万元。
7、项目选址及用地情况
本项目拟利用公司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蓝玉四街 9 号科技园 5 栋 3 楼的现有房产作为项目实施场所。
8、环境保护情况
本项目不涉及基建和生产环节,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 年版)》的规定,本项目无需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者备案。
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2 年。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装修改造、设备购置、安装与调试、人员招聘及培训及课题研发。
10、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人工智能技术为行业赋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家居、智慧建筑和安防行业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商用最好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有望从场景化、低成本化两个层面入手,推动家居智能化升级,从家庭场景向办公、移动、车载等多场景延伸,构建全场景智能连接。在安防可视对讲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远程身份识别与确认、访问控制、安全监控、人机交互等多项功能,提升物业管理效率与保障社区安全的同时为住户带来高效、便捷、智慧、舒适的生活体验。
(2)5G 通信技术保障传输高效、稳定
5G 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等突出特征。在人工智能加速落地安防行业的趋势背景下,伴随着 5G 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普及、落地商用,5G 通信技术将为安防行业海量数据高效、稳定、实时传输与处理提供核心保障,是行业相关产品进行持续迭代升级的重要支柱,如支持智能家居产品多元化发展,且单品间的互联互通、场景智慧联控等概念加速孵化落地。未来,5G 通信技术有望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发展,对安防监控、视频对讲通信、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领域带来计算速率、传输稳定性的重大变革与提升。
(3)国家技术规范及标准的统一
在智慧建筑和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方面,由于国家暂未出台统一标准,设备间缺乏统一通讯协议标准和交互入口使行业不同企业的产品无法互联互通,导致用户体验沉浸感一般。未来随着国内智能家居渗透率水平的不断提升,编制出台关于智能家居、智慧建筑的统一技术规范和监管标准也势在必行。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