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我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显著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
二战期间因芥子气爆炸受难船员被发现骨髓受抑制,首个化疗药物氮芥横空出世,成为最早应用于临床并取得突出疗效的肿瘤药,随后,一大批细胞毒类肿瘤药经筛选用于临床,包括烷化剂、铂类化疗药、紫杉烷类、拓扑易构酶抑制剂等。如今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是当下肿瘤的三大常规治疗手段,能快速作用于肿瘤。然而这三种常规的治疗手段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手术对机体的损伤较大,且不能解决癌细胞转移的问题;放疗、化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它们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降低人体免疫力。尽管这些手段也在不断改进,但都无法除净癌细胞,不能有效控制癌症的高复发与高转移率,对患者5年生存率的提高收效甚微。由于细胞毒类抗癌药物副作用大,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容易形成抗性从而失效。
而免疫疗法与放疗、化疗有明显的区别,具有杀伤肿瘤特异性极强、毒性小等优势。免疫疗法通过调节和增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能全面清除各种残存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转移,还可增强人体抗癌免疫力,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上有显著作用。2000 年之后以替尼类为代表的小分子靶向药和单抗成为临床应用新宠,由于其效果佳、副作用小,成为肿瘤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免疫疗法有望成为明日之星,小分子靶向药和单抗是目前肿瘤药的主要成长动力,免疫疗法作为新生力军,来有望在未来5年内大放异彩。
出口管制:虽然在过去五年里,70个肿瘤新药在20多种不同的肿瘤类型中获批,有着众多优秀的肿瘤抗癌新药,但是其中大多数药物仅在有限的几个国家中有售,对于出口的限制导致了药物无法广泛的推广出来。
价格高昂:随着产品适应症的不断增多,肿瘤药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尤其是肿瘤免疫疗法,由于现在获批的药物种类有限,效果又非常显着,价格也十分感人。
国内市场空白:就目前而言,国内暂时还没有一款十分有效的治疗前列腺肿瘤的抗癌药物,对于国内的这块空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发展空间。
毒副作用大,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抗癌药物,其疗效平平,并没有什么较为有效的治疗成果,并且还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用户在付出昂贵的医疗费用的同时还要承担严重的毒副作用,这并不是用户所期望的药物。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投入1.5亿元资金用于对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新型多肽抗肿瘤疫苗、新型免疫抑制剂及心血管疾病药物等项目的研究,利用近7年的行业研究经验与对抗癌药物的深入了解,基于行业目前存在的情况,公司决定充分抓住国内市场空白,深入对于抗癌免疫多肽的研究和第二期的临床试验,加速并争取在2022年完成新药物的研制,推广出产后上市后,利用新型药物造福国内前列腺癌症及其他癌症患者,将药物投放至各大肿瘤医院,大大压缩价格,减轻购买负担,药物是通过激活提高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细胞,解决传统抗癌药物存在的痛点,从而安全、有效的提升抗癌效用,由于市场的空白,盈利空间暴利,后期利用独特性、公司品牌价值性和良好的信誉,足以奠定公司成为国内前列腺抗癌药物研发公司领头羊的地位。
目前项目处于二期临床试验阶段,为了让项目更加快速而高效的运行,公司将进行两轮计划融资。
1、第一轮融资,3000万元,用于完成项目第二期临床试验,释放股权20%;
2、第二轮融资,7500万元,用于完成第三期临床试验,获得新药证书,释放股权15%。
生产流程理论
HER2/neupeptide AE37 (Ii-Key/HER2/neu776-790),一个由1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中添加了4肽氨基酸序列LRMK,由固态多肽合成技术产生。多肽的生产和纯化使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然后在含有乙酸和乙腈的溶液中冻干。药品按照GMP要求储存为冻干粉,包括多肽的生产、原料药和成品药的检测,包括外观,HPLC和质谱分析测定其纯度,氨基酸含量和序列鉴定,生物负荷检查质量、USP规定的无菌测试和内毒素测试。多肽的纯度≥95%。残留有机挥发物、反离子含量、水含量和非多肽物质(氨基酸)含量均按要求予以常规检测。原料药冻干并冷藏在-20 °C环境中,原料药的提供将按照每阶段的临床方案来提供。
多种细胞分离纯化技术
从原代组织中分离细胞将组织块分离(散)成细胞悬液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机械解离细胞法、酶学解离细胞法以及螯合剂解离细胞法。 其中酶学解离法获得单细胞悬液是最常用的方法,细胞暴露在酶中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以获得较高产量的有活性细胞。常用的酶有胰蛋白酶 (Trypsin)、胶原酶 (Collagenase) 和分散酶(Dispase)。
克隆化培养和应用选择性培养条件是纯化培养细胞优先考虑的方法,但细胞缺乏足够的贴瓶率不能生长形成克隆或者没有合适的选择性培养条件时,物理和免疫分离技术就有其独特的优势,分离速度快而且分离量大。主要是依靠细胞密度(比重)、细胞表面抗原表位的抗体亲和力、细胞体积以及流式细胞仪利用光分散或荧光发射而进行分选。
抗癌机制研究
1.通过所嵌入的Ii键联到癌细胞表面的MHC 分子上,消除MHC限制,使CD8+ T淋巴细胞能识别并杀死癌细胞;
2.通过neu776-790位激活CD4+ T淋巴细胞,将癌细胞抗原信息传递给CD8+ T淋巴细胞,起到激活和提高其杀肿瘤细胞活性;
3.刺激免疫细胞IFN、TNF的分泌,发挥抗癌效用。新型靶向抗癌免疫多肽项目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