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国大力支持发展 5G 等信息技术产业
当前,我国正在加强以 5G、大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在此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加速推进5G 建设与相关产业发展,例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制造 2025》等。
随着我国新基建战略的全面推进以及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公司下游电子信息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伴随电子产品性能越来越强大,以5G 手机、基站、高性能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功耗不断提升,相应散热需求将持续增加,从而对关键导热散热材料及元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利于发挥公司既有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上游关键零部件行业,公司项目符合我国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具有良好的实施可行性。
(2)公司具备扎实的技术储备及人才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公司定位为电子设备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在导热散热材料及元器件领域多年的积累和投入,自行研发了粉体复配技术、粉体表面改性工艺、平头热管加工技术、毛细结构加工技术、均温板铜粉毛细及支撑结构共存的点涂烧结技术等核心技术,并通过长期的生产制造经验积累,将上述核心技术转化为成熟的生产工艺。
目前,公司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温板等主要产品量产能力和产品性能均达到了同行业较高水平。同时,公司也积累和培养了大批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未来也将根据项目需求不断扩大高素质员工的队伍。
综上,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和人员储备方面,与本次项目直接相关,能够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3)在行业的长期积累为公司积累了稳定的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导热散热领域,在智能手机、计算机、安防监控设备、通信、LED、汽车电子等领域,积累了大批优质客户。目前,公司产品已大量应用于三星、OPPO、vivo、华为、荣耀、联想、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众多知名品牌的终端产品,并与上述品牌终端客户以及配套厂商保持着稳固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市场服务和开拓,凭借着优异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公司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核心技术的关系
公司主营业务为导热散热材料及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热管、均温板、导热界面材料、石墨膜等。公司拟通过实施散热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优势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实施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增强公司的整体研发实力;通过补充流动资金,增强公司的营运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更好地满足下游电子行业客户需求,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2、项目概况
公司拟建设散热产品生产基地项目,项目实施主体为苏州天脉。本项目计划通过购置土地新建厂房,购置先进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引进专业人才,实现优势产品的扩产,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 1,000 吨导热界面材料、1,200 万套散热模组和 6,000 万只均温板(VC)的生产能力,从而满足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监控、通信设备等领域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导热散热领域的行业地位。本项目建设周期 2 年。
3、实施必要性
(1)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满足下游市场需求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电子产品导热散热领域,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或设备性能越来越强大,内部元器件集成度和组装密度的提高导致其工作功耗和发热量不断增大,电子行业导热散热需求不断增加。未来,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产品持续向轻薄化、高性能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相关领域散热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所处导热散热行业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结构,并在各细分产品领域建立了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本项目拟扩大导热界面材料、散热模组、均温板产品的生产能力,有助于顺应市场变化,满足下游市场不断增长的散热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巩固公司行业地位。
(2)解决公司产能瓶颈,提高产品交付能力
电子行业订单具有短期交付量大、交货期相对较短的特点,因此,对业内企业短周期交付能力和响应速度的要求较高,良好的产品交付能力是维护和巩固客户关系的重要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为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公司不断加大资本投入扩大优势产品的生产能力,但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既有生产能力仍然无法满足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需要,公司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扩充产能,解决产能瓶颈,提高产品交付能力。
(3)提升公司生产自动化水平
公司主要产品生产工序较多,在自动化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产品质量和量产能力无法得到充分保证。随着全球电子行业的持续发展,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大幅增加,对供应商生产效率、配合度、制造精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依托在既有产品领域成熟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线的自动化投入,提升产品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对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 29,470.91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7,004.32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2,466.59 万元。
5、履行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
本项目已经取得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民政府《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证号:甪行审备〔2022〕8 号),以及苏州市生态环境局下发的苏环建〔2022〕06 第 0031 号环评批复文件。
6、项目实施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汇凯路,公司已取得项目建设用地对应的《不动产权证书》,证书编号为苏(2022)苏州市不动产权第 6112663 号。
7、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 64,374.00 万元,年利润总额为 6,732.79万元;本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 17.32%,税后投资回收期 7.05 年(含建设期)。本项目经济效益良好,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8、项目环保问题
本项目建成后,办公及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等污染物,公司将加强环境管理监测工作,配置专业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运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监测工作。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处理措施如下:
(1)废气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粉尘、有机废气等,例如烧结烟尘、点胶废气、钎焊烟尘、切割尘和焊接烟尘等,产生量均较少。废气将通过有效的废气收集和处理装置,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使处理后的气体满足地方大气排放标准;同时,公司将加强车间通风换气,以保证车间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2)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其中生产废水主要是冷却塔强制排水、制纯水浓水。本项目全厂排水将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由所在地污水处理公司处理后达标排放,排放指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并满足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排放。
(3)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源自原料搅拌、产品裁切等生产设备,公司将通过购置低噪声设备从声源上控制噪声;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对相关设备设置减振、隔声措施、加固基础、增设减震垫等方式对噪声进行有效治理;并注意设备的维护,保持设备良好运作状态,避免因设备老化导致的噪声,必要时及时更换。
(4)固废及保护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切割工序产生的废金属料;原料和产品包装工序产生的废包装料以及员工生活垃圾等。其中,生产废料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或对外出售实现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所有固体废弃物均不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