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为应对更高阶自动驾驶提出的需求,前瞻性布局 EMB 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线控制动系统从技术路线上可以划分为电子液压制动(EHB)系统和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EHB 系统用电机取代了真空助力器、真空储罐及电子真空泵,并保留了液压制动系统,其在技术上更易实现,是目前市场已经量产的线控制动系统类型。
而对于 EMB 系统来说,其完全摒弃了传统制动系统的制动液及液压管路等部件,主要由安装在四个轮胎上的电机驱动的执行机构产生制动力,是真正意义上的线控制动系统。EMB 系统通过实现完全电子化,可以更好地与汽车的其他电控系统整合,相较EHB 系统,拥有响应速度更快、制动系统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维护成本更低等优点;此外,由于 EMB 系统无需制动液,更为环保,无漏液风险。
整体而言,EMB 系统更加顺应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在性能方面拥有诸多优势,是线控制动技术的长期发展的必然方向。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积极布局线控制动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实施本次年产 60 万套电子机械制动(EMB)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是公司引领行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本次项目,公司得以对前沿技术 EMB 实现前瞻性布局,持续强化自身线控制动技术壁垒,应对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2、顺应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紧抓线控制动技术发展的窗口期机遇,加速推进线控制动系统(WCBS)产能扩建
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方兴未艾,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 958.7 万辆和 949.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5.8%和 37.9%,连续 9 年保持全球第一。
同时,在全球各主要国家政策支持以及产业界不断加大投入的共同推动下,智能驾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并且以主动安全为主要功能的高级驾驶辅助功能(ADAS)已逐步实现产业化,产品包括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C)、自适应巡航系统(ACC)、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EB)、自动泊车系统(APS)等等。
上述功能实现,则是以制动系统的电子化为基础,通过电信号实施控制,实现与感知识别模块的有机配合。线控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具有低油耗、低噪音、低成本、制动压力响应快、集成化程度高、提升制动能量回收率以及支持自动驾驶等诸多优势。
近年来,线控制动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市场持续扩容,根据佐思汽研相关研究报告,预计 2025 年中国线控制动市场规模将突破 160 亿元。同时,因为相关技术壁垒较高,产品量产时间较晚,产业竞争格局尚未确定,行业发展处于窗口期,拥有技术优势的自主品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作为国内专业从事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紧紧把握汽车行业向智能化、轻量化、新能源发展的趋势给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带来的机遇,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积极布局线控制动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2019 年 7 月、2021 年 6 月公司分别完成 One-Box 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发布及量产,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产品性能与国际厂商处于同一水平。
公司是国内首家规模化量产和交付线控制动系统的供应商,为使公司在智能驾驶时代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加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抓住线控制动系统市场高速发展的机会,公司需要在目前发展强劲的势头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线控制动系统(WCBS)业务布局。
公司近年 WCBS 新增定点项目持续增加,客户意向订单充沛,现有产能已无法充分满足意向订单需求。
因此,通过建设年产 100 万套线控底盘制动系统产业化项目,公司可以紧紧抓住线控制动产业发展的窗口期机遇,进一步扩大先发优势,将相关技术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品优势。
3、紧跟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扩充 EPB 优势业务产能,强化竞争优势
伴随汽车电动化趋势持续演进,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向电子驻车制动(EPB)系统升级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EPB 系统是将行车过程中的紧急制动和停车后的长时性驻车功能整合在一起,并且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驻车制动,使车辆的驻车控制更加的便捷与安全,同时解决了机械制动系统坡道起步操作繁琐、结构较大、空间利用率低等痛点。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持续升级的背景下,EPB 预计将逐步取代机械驻车制动,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市场规模亦将持续扩容,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报告,2020 至 2025 年,中国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市场预计将以 10.2%左右的增速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30 亿元。
公司是中国首家实现 EPB量产的供应商,同时也是 EPB自主品牌头部企业,有望持续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公司现有 EPB 产能已接近峰值,在 EPB 市场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亟需抓住发展机遇,实施年产 100 万套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建设项目有利于公司扩充优势业务产能,增强订单承接及交付能力,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同时,有利于公司放大 EPB 自主品牌头部企业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强化竞争优势,保持市场地位。
4、把握汽车轻量化行业发展机遇,扩充轻量化产品优势业务产能,加强全球化布局
2019年 12 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 GB 27999-2019《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明确了我国面向 2025 年的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标准,目标是到2025 年使国内新车的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 4.0L/100km,对应 CO2 排放约 95g/km,国家能耗与排放标准再一次提高。
在现有的节能减排路径中,汽车轻量化无疑是最容易实现、潜力相对较大的方式。一方面,对于汽油乘用车,每降低 100kg,最多可节油0.3-0.6L/100km,汽车质量每降低 10%,可降低油耗 6%~8%,排放下降 4%。
另一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也需要通过轻量化来提升其续航能力。汽车轻量化作为降低传统燃油汽车油耗以及提升新能源车性能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大势所趋。发展汽车轻量化,更是提升我国汽车产品全球竞争力、建设汽车工业强国的必要条件。
为了顺应汽车轻量化发展机遇,应对国内、国际轻量化零部件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于 2012 年设立威海伯特利从事轻量化制动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2013 年首个铸铝轻量化项目量产至今。
公司积累大量产品开发经验,建立了完备的轻量化产品矩阵,涵盖铸铝转向节、铸铝副车架、铸铝控制臂、铸铝轮房、铸铝制动器等,铸铝产品客户覆盖通用、Stellantis、沃尔沃、福特、现代、马恒达、雷诺江铃、吉利、北汽、上汽、奇瑞、小鹏、蔚来等,产品直接出口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瑞典、墨西哥、韩国等多个国家。
凭借出色的差压铸造工艺技术、丰富的开发经验、良好的生产一致性及稳健的量产交付能力,公司持续获得国际主机厂认可,为更好、更及时地服务海外客户,公司于近年加快了全球化布局。自 2020 年起,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产能,筹建墨西哥生产基地,“墨西哥年产 400 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建设项目”已于 2023 年投产。
公司在墨西哥布局生产能力,主要是致力于将公司出色的工艺技术标准输出以实现对海外客户的本地化供应,旨在降低整车客户物流成本及因国际贸易政策波动面临的供应链风险,并充分受益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以大幅降低中美关税对公司产品价格的影响,可强化公司轻量化零部件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优势,巩固公司在汽车轻量化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公司紧贴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轻量化零部件业务体量增长迅猛,对公司的整体收入及利润形成较高贡献度,订单数量持续增加,海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受生产场地、设备资源等限制,业务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通过实施高强度铝合金铸件项目和墨西哥年产 720 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及 200 万件制动钳项目,公司将引进先进生产设备,进一步提升公司轻量化业务的生产供应能力,增强订单承接及交付能力,满足公司不断扩大的业务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公司轻量化业务优势,加强全球化布局。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优质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以及充沛的项目及订单储备,为本次项目产能消化提供了充分市场保障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汽车整车企业提供一流的汽车底盘系统产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公司在汽车机械制动产品、机械转向产品、电控产品、汽车智能驾驶产品和轻量化零部件领域已取得领先的技术优势,掌握了底盘制动系统全系列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成熟稳定的量产能力。
历经多年发展,公司与吉利、奇瑞、长安、上汽、北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江淮、长城、比亚迪、一汽红旗、理想、蔚来、小鹏、赛力斯、零跑等国内客户,以及通用汽车、上汽通用、长安福特、沃尔沃、江铃福特、江铃雷诺、东风日产、Stellantis、马恒达、福特汽车、TATA、Rebuild 等国际及合资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由于下游整车客户对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服务要求高、前期考核周期长、评审认证体系复杂,因此其转移成本相对较高。公司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是未来业绩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公司在稳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发新客户,尤其是国际主机厂客户,公司 2022 年以来屡次获得大批量海外项目定点,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
同时,公司近年在 WCBS、EPB、轻量化零部件等产品项目上持续实现重要突破,在研项目、新增定点项目数量充沛。2023 年全年,公司 WCBS 产品新增定点项目 50项,EPB 产品新增定点项目 47 项,轻量化产品新增定点项目 37 项。截至 2024 年 3 月31 日,公司 WCBS 产品在研项目 82 项,EPB 产品在研项目 64 项,轻量化产品在研项目 49项。
公司当前拥有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WCBS、EPB、轻量化零部件等产品在手订单充足,未来伴随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持续开发新客户及现有客户的新项目陆续落地,预计将持续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新增订单,为本次项目的新增产能消化提供充分市场保障。
2、丰富的工厂建设及生产运营经验,为本次项目实施提供了运营保障
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公司在中国及墨西哥共计拥有 14 座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工厂建设及运营经验。在生产运营方面,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模式(TPS),以准时化(JIT)方式组织生产,并在产品生产布局上坚持专业化及就近供货的原则,让分布在境内的安徽芜湖、山东威海、河北唐山、四川遂宁、浙江长兴及上海等地的公司本部、各分公司和子公司能够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
随着全球化布局,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公司在美国、墨西哥等国家也同步布局了海外研发和生产基地,提升研发及生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全球化运营经验。同时,公司持续在原材料采购、存货管理、物流运输及供货等方面加强管理,以缩短公司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供货速度。公司采用业内领先的生产工艺,轻量化业务方面,公司是国内少数成功应用先进差压铸造工艺生产轻量化零部件的制造商之一;
此外,公司在生产线中应用包括多主轴卧式加工中心在内的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大幅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公司重视生产线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前已经实现机械制动产品的半自动化生产及 WCBS 产品的高度自动化生产;公司还通过采用数字化生产的方式追踪管理产品生产流程,以强化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公司拥有丰富的量产经验,近年新增量产项目数量较多,2022 年全年 WCBS、EPB、轻量化零部件新增量产项目数量分别为 16 项、35 项、10 项,2023 年全年WCBS、EPB、轻量化零部件新增量产项目数量分别为 25 项、33 项、49 项,2024 年一季度 WCBS、EPB、轻量化零部件新增量产项目数量分别为 5项、11 项、11 项。
公司在工厂建设及生产运营等方面丰富的经验,可以保证公司现有技术、生产和营销优势得到良好的融合和发挥,为本次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营保障。
3、深厚的研发创新体系和技术优势、丰富的产业化经验,为本次项目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这使公司能够持续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自主开发。公司在汽车制动系统、汽车转向系统、轻量化零部件、智能驾驶系统等业务领域内均已具备产品自主开发、匹配验证到量产的全过程能力。
公司技术中心于 2015 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同年 3 月,所属试验检测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认证。公司还拥有安徽省汽车安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研究院、芜湖市重点研发平台等多个研发机构,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22 年,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公司拥有强大且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公司拥有 1,108 名研发人员,其中博士学历 9人,硕士学历 146 人,本科学历 761 人。
在上述基础上,公司在项目管理、产品设计评审、产品设计变更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管理制度,形成了自身深厚的研发创新体系。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公司在国内及国外累计获得 391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84 项。
得益于深厚的研发创新体系和技术优势,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推进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进程,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公司于 2012 年起开始从事轻量化制动零部件的生产,并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形成完备的轻量化零部件产品矩阵,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公司是中国品牌首家、全球第二家实现 EPB量产的零部件供应商,首个 EPB项目于 2012 年量产,至 2022 年 8 月,EPB 产品总销量已突破 1000 万件,在 EPB 的研发及生产方面拥有丰富项目经验。
公司 2019 年 7 月、2021 年 6 月公司完成 One-Box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发布及量产,成为国内首家规模化批产和交付的线控制动系统供应商。公司深厚的研发创新体系和技术优势、丰富的产业化经验,铸就了公司领先的行业地位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为本次项目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 28,064.75 万元,主要投资内容包括研发及生产设备购置及安装、建筑工程投资、研发费用、铺底流动资金等必要投资。本项目研发完成并产业化建设完成后,将形成 60 万套 EMB产品年产能。
2、项目实施主体及项目选址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芜湖伯特利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系伯特利直接持股 100%的子公司。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沈巷片区起步区深圳路 19 号。
3、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测算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为 28,064.75 万元。
4、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 32 个月。
5、项目预计经济效益
本项目计算期为 13 年,建设期为 32 个月,项目自第 3 年起开始投产,且第 3 年至第 6 年为产量爬坡期。本项目预计于第 7 年完全达产,完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 117,600.00 万元,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27.37%,项目预期效益良好。预计效益及各项财务指标预测主要根据未来经营情况预计及历史年度财务指标确定。具体测算过程及关键测算指标的确定依据如下:
本项目在效益测算中主要基于如下假设:(1)假定在项目预测期内上游设备及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不会发生剧烈变动;(2)假定在项目预测期内下游客户需求变化趋势遵循项目预测;(3)假定公司在项目建设期内各部门建设和人员招聘均按计划进行,不会发生剧烈变动;(4)假定公司在项目建设达产后,成本投入保持稳定不变。
(1)营业收入测算
本项目计划新增 60 万套 EMB产品的年产能。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注:假设第 7-13 年均为达产年,达产后每年的收入情况一致;公司可能根据实际建设进度、客户合作情况及订单情况等加快建设及投产进度。
①销量测算
爬坡期的销量基于产量爬坡规划及市场需求预测进行预计。考虑到未来市场对EMB 产品需求旺盛,本次项目达产后的年度销量按照达产后的产能计算,即 60万套 EMB产品。
②销售单价测算
本项目的 EMB产品销售单价定为 1,960 元/套,系公司结合市场分析展望与竞品方案的定价的综合考虑后确定,预估价格合理。
(2)营业成本与费用测算
本项目的营业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组成,根据公司预计的各类产品生产成本确定;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由预计的费用率乘以营业收入得到,达产年本项目的总成本费用合计 101,748.18 万元。本项目的毛利率和费用率测算情况如下:
①毛利率
本项目的达产年毛利率为 22.78%,主要系基于公司对 EMB 产品的预测成本构成情况所预计。
②费用率
由于本次项目与公司原有主营业务所处行业相同,在生产、管理、销售和研发方面有部分相似之处,为减少各期费用率的波动影响,费用率整体参照公司历史可比的期间费用率进行合理估计。
(3)利润测算
本项目利润测算表如下,达产后年净利润为 13,061.87万元。
6、项目建设用地及项目备案、环评情况
(1)项目建设用地情况
项目已获取不动产权证,不动产权证号:皖(2023)芜湖市不动产权第 1476166号。
(2)项目备案及环评取得进展情况
本项目立项备案已经完成,取得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芜湖伯特利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年产 60 万套电子机械制动(EMB)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备案的通知》(开备案[2023]318 号)。
项目已完成环评手续,取得了芜湖生态环境局出具的《关于芜湖伯特利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年产 60 万套电子机械制动(EMB)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芜环行审(承)[2024]71 号)。
7、资金用于研发投入的情况
线控制动系统从技术路线上可以划分为电子液压制动(EHB)系统和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公司现有的线控制动产品 WCBS 从技术路线上属于 EHB 系统。
相较 EHB 系统,EMB 系统拥有响应速度更快、制动系统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维护成本更低等优点。因此,本项目是公司在线控制动系统这一产品范畴内对于 EMB系统这一技术路线的布局,从而实现有关产品及技术的迭代升级。
本项目研发投入不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情况。
此报告为完整版报告公开摘录部分,如需定制化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