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机械电子

南京市江北新区-深海承压零部件产品精密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10-31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六北路 216号。

项目投资总额 30,583.00 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机加工厂房、综合楼、10KV 开闭所,引进数控自动化精加工及检验生产线、堆焊机、焊接机器人、试压设备和磁粉探伤机等先进装备,对公司制造的锻件产品进行高温镍基合金堆焊及精加工,提升油气生产系统专用件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等性能,从而延长油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保障安全运行,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约 1.8万件油气生产系统专用件,满足深海油气设备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在高端装备零部件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的要求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公司为全球油气技术服务公司提供油气设备关键部件,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公司利用本次项目的实施,将建成专业化生产、自动化操作的全球领先的海工油气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生产线,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一个技术先进、高效运营,满足信息化、智能化要求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和突破做出贡献。

(2)市场需求增长对公司生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根据美国能源局的预测,石油、天然气仍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主要消耗能源,占能源消耗的比重将长期在 50%以上,世界经济的增长必然带动油气资源消耗的进一步提升。根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4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2024 年国际大石油公司油气产量回升,平均油气产量同比增长超过 6%,扭转了 2019 年以来下滑趋势。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 30%~50%是用于机器设备等资本性支出,因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及增长幅度保障了油气设备的需求和增长趋势。根据公开数据,国际油企巨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石油、壳牌、BP、道达尔、沙特阿美等 2024 年资本开支合计超 1,6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8%。

其中,沙特阿美作为中东最大石油公司,2024 年资本开支达 504 亿美元,同比增长19.8%。总体来看,全球大型石油公司资本开支持续增长,油服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本次项目“深海承压零部件产品精密制造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将建成全球领先的海工油气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生产线,进一步提升公司高性能油气设备专用件的生产能力,进而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加强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

(3)顺应油气开采转向深海趋势,满足市场对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当前,国内外油气行业市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油气开采逐渐由陆地向深海转变,开采设备及关键重大配套零部件逐渐释放和转移至中国的合格供应商完成。由于水深、压力大、海底环境复杂及海浪较大等因素,深海油气设备的安装操作难度高及使用环境恶劣,相较于陆上井口设备,深海油气设备对专用件的承压、抗腐蚀等各项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公司为了抓住市场,保证自身在行业的地位,需要新建厂房,增加先进的堆焊及精加工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本项目将采用高温镍基合金堆焊等工艺制造深海承压零部件产品,提升油气设备专用件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等性能,保证了深海油气开发水下生产系统关键部件,包括深海采油树、深海井口本体、深海套管头本体等产品的质量水平,保证其在长期、复杂、严苛工况条件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本次项目建成达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性能,满足高端海工装备市场需求,强化公司在海工油气装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项目可行性分析

(1)相关产业政策为本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岸带资源。但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海底压力巨大,相比于上个世纪就已开始的陆上油气开采领域,我国在深海油气开采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相关政策提出,要重点攻关深水油气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装备、深水油气钻采装备、页岩油气钻完井设备、大型压裂设备。

2024 年 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围绕深部作业需求,以超深层智能钻机工程样机、深海油气水下生产系统、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车等高端资源勘探开发装备为牵引,推动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

2025 年 9 月,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能源勘探开发装备转型升级,围绕万米深地、千米深水、非常规和老油气田高效开发,推动油气装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油气增储上产稳产能力。

因此,高端油气设备相关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彰显了我国对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与坚定支持。本次募投项目是公司在油气设备关键零部件高端制造方向的重要布局,符合国家大力发展能源关键零部件的发展需求,具有坚实的政策基础。

(2)广阔的下游市场空间为本项目奠定了市场基础

2024 年,油气行业整体呈现“稳中有变”的态势,全球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展现韧性。2024 年,国际主要石油公司油气产量回升,平均油气产量同比增长超过 6%,扭转了 2019 年以来下滑趋势。具体到国内,石油行业增储上产成效显著。2024 年,全国油气产量当量约 4.12 亿吨,首次超过 4 亿吨,连续 8 年增幅超千万吨油当量,国内天然气产量连续 8 年保持百亿方增产势头。

此外,深海油气开发潜力巨大。海洋油气资源探明率较低,勘探潜力较大。随着海洋油气开发装置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海洋油气的经济性不断提高,推动油气开采从浅水走向深水。根据 IEA 数据,全球深水原油产量有望由 2015 年的 6百万桶/天(约 76.8 万吨/天~85.2 万吨/天)增加至 2040 年的 10 百万桶/天(约 128 万吨/天~142 万吨/天),深水天然气年产量则有望从 2015 年的 830 亿立方米,快速增加至 2040 年的 4,610 亿立方米,对深海油气设备的需求将相应增加。

因此,随着深海油气在未来油气开发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油气开发的环境趋于复杂,从而也使得油气开发公司对油气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上述因素进一步促进了油气技术服务公司对高品质油气设备专用零部件的需求,为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奠定了市场基础。

(3)成熟的技术与丰富项目经验为本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

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油气设备专用件供应商,在油气设备专用零部件领域的持续研发使得公司产品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客户在全球深海油气开发项目中的规范要求。目前,公司已与 TechnipFMC、SLB、Baker Hughes、Caterpillar、杰瑞股份等全球大型油气技术服务公司和全球知名装备制造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具备为这些公司提供高抗腐蚀性、高承压性、高环境适应性油气设备专用件的资质和能力。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巴西东部沿海、墨西哥湾、北海、澳大利亚周边海域、中国南海等地区的数百个深海油气开采项目,凭借高质量标准、长使用寿命和高使用可靠性,获得了国际客户的高度认可。

此外,经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制造经验积累,公司在产品的材料技术、制造一体化技术、产品检测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截至 2025 年 9 月末,公司已取得 156 项专利(其中国际发明 4 项、国内发明专利 64 项)和 10 项软件著作权,并主持或参与了 7项国家标准、5 项行业标准和 12 项团体标准的制定。

因此,公司成熟的技术与丰富项目经验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4、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30,583.00 万元,截至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公司已投入2,317.46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 28,265.54 万元。

5、项目用地及涉及报批事项

(1)土地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六北路 216 号,截至本报告出具之日,公司已竞拍取得项目土地使用权,确定了项目建设用地安排。

(2)项目备案及环评批复情况

公司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合规办理。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项目拟建地址

1.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5 项目建设工期

1.1.6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7 项目生产规模

1.2 企业概况

1.3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 编制依据

1.3.2 研究范围

1.3.3 编制原则

1.4 主要结论和建议

1.4.1 主要结论

1.4.2 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产出方案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服务国家绿色“双碳”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2.2 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自主可控

2.2.3 关键共性基础保障

2.2.4 重塑产业格局,激活市场空间

2.2.5 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 相关产业政策为项目开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3.2 公司具备深厚的研发储备和生产技术

2.4 市场需求分析

2.4.1 行业简介

2.4.2 产业链图谱

2.4.3 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4.4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5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产出方案

2.5.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5.2 项目产出方案

2.6 项目商业模式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3.1 项目选址方案

3.1.1 项目选址的原则

3.1.2 选址方案的确定

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2.1 地理环境

3.2.2 交通运输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4.1 技术方案

4.1.1 原料路线确定原则

4.1.2 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确定原则

4.1.3 生产工艺流程

4.1.4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4.2 设备方案

4.3 工程方案

4.3.1 设计依据和原则

4.3.2 结构设计方案

4.3.3 抗震设计方案

4.3.4 公用及辅助工程

4.4 数字化方案

4.4.1 工业化生产可靠性分析

4.4.2 技术管理及特点

4.4.3 建筑智能化

4.5 建设管理方案

4.5.1 项目建设期管理

4.5.2 项目招标

4.5.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五章 项目运营方案

5.1 生产经营方案

5.1.1 研发模式

5.1.2 采购模式

5.1.3 生产模式

5.1.4 销售模式

5.1.5 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

5.1.6 燃料动力供应保障

5.2 安全保障方案

5.2.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5.2.2 安全措施方案

5.2.3 消防设施

5.3 运营管理方案

5.3.1 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

5.3.2 人力资源配置

5.3.3 人员培训

第六章 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

6.1 投资估算

6.1.1 投资估算范围及参考依据

6.1.2 项目投资估算

6.1.3 资金使用和管理

6.2 盈利能力分析

6.2.1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6.2.2 编制依据

6.2.3 收入测算

6.2.4 销售税金及附加

6.2.5 成本核算

6.2.6 财务评价分析

6.3 财务可持续性分析

6.3.1 不确定性分析

6.3.2 偿债能力分析

6.3.3 评价结论

第七章 项目影响效果分析

7.1 经济影响分析

7.2 社会影响分析

7.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3.1 环境评价依据及执行标准

7.3.2 污染控制目标

7.3.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3.4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7.3.5 环境保护的建议

7.3.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7.4.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4.2 项目能耗情况

7.4.3 源网荷储一体化规划

7.4.4 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7.4.5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结论

7.4.6 碳达峰碳中和分析

第八章 项目风险管控方案

8.1 工期风险

8.2 质量风险

8.3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8.4 市场波动风险

8.5 人才短缺风险

8.6 政策风险

第九章 思瀚产业研究院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本项目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相符性

9.1.2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9.2 思瀚建议

附件:财务分析附表过程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