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机械电子

成都市新都区-氢能核心零部件和集成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厚普股份    2023-04-27

(一)项目背景

1、氢能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

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为中国未来实现低碳转型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目标。

2020 年 12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指出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

2022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未来氢能作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并提出要建设一批加氢站,要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022 年 10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指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关于氢能产业规划的政策,推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公司持续开展氢能加注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业务,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公司本次募投项目涉及氢能加注设备及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方向,是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符合国家政策及公司发展战略。

2、氢燃料汽车将成为优质赛道,为公司氢能业务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氢能燃料汽车续航能力长,耐低温特性好,更适合大功率货运汽车应用,又能够实现与纯电动汽车相近的环境效应,是未来比较理想的车用能源的技术选择。

2021 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河南等五大城市群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五部委同时发布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考核评价规则》从“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和“氢能供应”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并提出量化考核指标,将有助于确保示范应用城市群的建设落地。

公司自 2013 年起就积极开展氢能相关领域业务,为国内箱式加氢站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一直积极持续加大对氢能领域的投入力度,自主研发的多项氢能加注设备关键部件打破了国际垄断。公司在加氢站领域已形成了从设计到关键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加氢站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支持等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综合能力。

未来随着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陆续落地,进一步鼓励地方政府推广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为氢能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升氢能产业下游设备的需求及更广泛的应用,利好市场对氢能行业前景的预期,为本次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公司厂房和产线布局情况,在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新建厂房,将公司现有加氢站成套设备产线、核心零部件产线平移至新建厂房,整合氢能加注设备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业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产线、设备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氢能装备产线的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项目总投资为 30,733.8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7,109.78 万元,包括工程费用 14,453.37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206.78 万元,预备费 449.64万元;此外,本项目实施需流动资金 13,624.02 万元。本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 11,000.00万元,仅用于支付建安工程款和采购工艺设备,不用于预备费、铺底流动资金等用途。

本项目拟在新都区石板滩街道兴胜村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进行,实施主体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氢能。截至本报告公告日,厚普股份间接持有成都氢能80%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季文控制的燕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成都氢能20%股权。

(1)本项目符合国家氢能发展战略,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氢能是清洁、高效和安全的二次能源,可实现电、气、热等不同能源形式的相互转化,在交通运输、工业用能、建筑热电联供等领域可发挥积极作用,符合构建全球低碳能源体系的要求,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方向。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 2050 年,氢能可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 18%,相当于2015 年氢能用量的 10 倍,成为全球未来战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我国而言,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使用过程无污染、无碳排,与我国双碳目标既定方向一致;良好的理化性质使其可以参与替代化石能源,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且氢气制取方式多样,可以增强能源体系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是我国未来能源体系变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2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明确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规划到 2035 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目前,氢能除了在传统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应用外,已经开始能源、交通、建筑等其他领域稳步推进,并且不断进行扩大试点应用范围。

本项目把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势和机遇,开展氢能加注设备业务,符合国家氢能战略发展规划,未来具备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2)本项目符合当地政府相关行业政策,能充分发挥氢能集群项目的产业化优势

四川省氢气来源多样,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化石能源制氢等方面都有庞大的氢源基础。成都自 2019 年正式启动“绿色氢都”创建以来,已发展成为全国氢能第四城,是全国第三个具有百台以上规模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的城市,也是西南地区首个开展燃料电池物流车示范的城市,拥有全国唯一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已初步形成“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完整产业链条,其中包括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 60 余家,产业规模超过 100 亿元,在燃料电池膜电极及电堆、高压储氢瓶、氢气压缩机、加氢系统等装备领域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1 年 4 月 20 日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与公司签订《厚普国际氢能产业集群项目投资协议书》,拟在西南地区打造一个国际领先的氢能装备产业集群和氢能应用生态圈。通过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实现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供需互补,充分发挥氢能产业集群项目的产业化优势,有利于氢能源行业产、销资源进一步向集群项目集中。

本项目的实施是新都区氢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的落地,也是践行当地政府相关行业政策、助力成都市打造绿色氢都和国家级绿色氢能产业基地的重要实践,为新都区构建集氢气“制、储、运、加”和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夯筑了关键一环,将有力促进氢能产业集群加速起势成型。因此本项目符合当地氢能发展规划,有利于充分发挥新都区氢能集群项目的产业化优势。

(3)本项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氢能设备生产效率

厚普股份作为国内的加氢站建设的领军企业,自 2013 年起,先行开展氢能装备技术研究,把氢能装备核心部件的进口替代作为主要研发方向,并先后承接了全球最大的北京大兴加氢站、北京冬奥会加氢站、南方电网光伏氢能转化项目、三峡集团源网荷储氢能一体化项目等 50 多个国家级、省级氢能示范项目,为国家氢能产业快速发展贡献了厚普力量,公司现已成为国内清洁能源加注领域的龙头、国际头部企业。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支持氢气制备、氢气储运、氢气加注行业的发展,同时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陆续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 年新增加氢站数量,公司根据公开数据预计未来 3-5 年氢能设备需求将大幅提升。厚普股份现有氢能业务与天然气业务共用厂房,氢能业务生产场地面积约占 8,000m2,因场地制约,目前仅具备每年生产 30 套氢能成套设备的产能。

考虑到现有厂区氢能业务产线布局、空间限制不利于未来氢能业务产能发挥,公司拟通过本项目将现有较为分散的氢能产线平移并集中至新都区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通过合理布局产线、新增设备打通瓶颈环节,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为未来氢能业务产能扩建预留充足空间。

3、项目可行性分析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区产业政策

2022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未来氢能作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并提出要建设一批加氢站,要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022 年 10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指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关于氢能产业规划的政策,推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的《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 2021—2025 年)》,到 2025 年,四川省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氢气制储运加技术实现阶段性突破。氢气制备、储运、加注等多个核心环节实现自主突破。

到 2025 年,逐渐健全强化氢能产业链,培育国内领先企业 25 家,覆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能利用等领域。此外,根据成都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氢燃料电池以及制氢、储氢、运氢、加氢、掺氢等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企业,按照相关产品年销售额的 2%给予最高 1000 万元奖励,支持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制造。

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展氢能加注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业务,本次募集资金项目之氢能核心零部件和集成车间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

(2)氢燃料汽车的发展为公司加氢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数据统计,截至 2022 年底,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 67,488 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 3,626辆和 3,367 辆,同比分别增长 105.4%和 112.8%。

截至 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累计 12,306 辆。当前全球市占率前十大车企,已全部进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业务,切入点各有侧重,重度参与者如丰田、现代、本田等,在集团业务层面深入贯彻氢能概念,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全球最主流车企一致选择的未来赛道之一。

2021 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河南等五大城市群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五部委同时发布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考核评价规则》从“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和“氢能供应”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并提出量化考核指标,将有助于确保的示范应用城市群的建设落地。

公司自 2013 年起就积极开展氢能相关领域业务,为国内箱式加氢站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一直积极持续加大对氢能领域的投入力度,自主研发的多项氢能加注设备关键部件打破了国际垄断。公司在加氢站领域已形成了从设计到关键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加氢站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支持等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综合能力。

未来随着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陆续落地,进一步鼓励地方政府推广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为氢能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升加氢站、加氢机等氢能设备的需求,为氢能核心零部件和集成车间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3)相关产线平移过程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本项目相关核心零部件及成套设备产线预计于 2023 年二季度进行平移搬迁,平移所涉产线为:1)氢能加注设备成套设备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加氢机、加氢撬等成套设备;2)氢能核心零部件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加氢枪阀、氢能流量计、氢气压缩机、低温真空管道等产品。

产线平移不涉及现有主业天然气业务,因此对公司天然气业务的正常生产经营不存在不利影响。对于本次产线平移涉及的氢能业务,公司拟采取如下措施保障搬迁过程中的正常生产经营:1)公司氢能设备标准化程度高,公司可提前对标准产品进行生产备货,以应对搬迁期间的订单需求,并在搬迁前统筹安排订单交货计划,确保搬迁期间正常发货;2)搬迁前,公司计划组建产线平移项目小组统筹搬迁事宜,在搬迁前提前做好产线布局规划,提升搬迁及安装效率,并每日跟进搬迁进度,缩短产线搬迁时间,将整体搬迁时间控制在一个月内;3)搬迁过程中,对已搬迁的设备进行分批有序安装、调试,由产线平移项目小组每日跟进各产线复产情况,预计搬迁后一个月内恢复所有产线产能。

4、项目投资预算

本项目总投资 30,733.8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7,109.78 万元,包括工程费用 14,453.37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206.78 万元,预备费 449.64万元;此外,本项目实施需流动资金 13,624.02 万元。

5、项目实施时间

本项目实施时间2023年2月-2024年六月,公司将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动态调整本项目的实施进度。

6、项目经济效益情况

本项目建设期 1 年,按照厂房建设及产线平移进度,本项目将于建成当年产生收入,建成后第一年(2024 年下半年)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 19,013.00 万元,至 2028 年预计可实现年收入 57,787.00 万元、年税后利润 5,391.00 万元、年缴纳所得税 951.00 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5.98%。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为 7.58 年,经济效益良好。

7、项目涉及备案、环评审批情况

本项目在已有地块开展,不涉及新增土地。本项目已在新都区发展和改革局进行备案(备案号:川投资备【2109-510114-04-01-750574】FGQB-0554 号),并已取得成都市新都生态环境局出具的环评批复(新环承诺环评审[2023]7 号)。

此报告为公开摘取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