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国注重交通属性,将“低空交通”作为发展重点。
一是美国积极完善低空交通管理框架,通过《先进空中交通协调及领导力法案》《先进空中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法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 首次提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框架,发布《城市空中交通运行概念 2.0》。
二是欧盟积极布局先进空中交通,发布了《无人机战略2.0》等十几项战略指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制定了十几项低空顶层设计指导文件,从监管角度定义了低空飞行运行要求等措施。
三是日本持续优化低空经济政策制度,内阁通过《增长战略跟进计划》,明确各阶段发展目标,市场主体主要承接落地执行。
四是韩国政府持续加大低空无人机投资力度,扩大该国的无人机创新能力,国土部、财政部、等联合通过无人机扶持政策 2.0,拨款269 亿韩元。
我国注重低空的经济属性,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央层面,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 年 3 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4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在各部委层面,工信部等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 年)》;交通部发布《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 年)》,系统化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在地方层面,各地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打造低空经济产业新业态,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全国 22个省(区、市)陆续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涵盖低空空域管理、运行管理、产业布局、低空应用等多个领域。
总体来看,国外低空经济发展重点关注低空交通属性,大力发展航空器本体产业以及起降场等基础设施产业,注重低空载物或载人应用的开发。我国低空经济布局范围更加广泛,包含交通和经济双属性,重点推动低空空域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变,促进低空物流、空中交通以及城市治理全面发展。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