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科技

市场高度集中,欧美推动“去俄化”,全球浓缩铀供应格局重构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7-31

全球浓缩铀市场高度集中,扩产节奏受地缘与监管双重约束

全球浓缩能力集中于少数拥有先进离心技术和核安全许可的国家,行业进入门槛极高。全球主要共有四家铀浓缩厂商,分别为 Orano、Rosatom、Urenco 以及中核集团下属企业,根据WNA数据,2022年产能分别为7500、27100、17900、8900 thousand SWU/yr。其中,Tenex(Rosatom旗下)曾长期占据全球约40%的市场份额,但因地缘政治风险正逐步被欧美客户替代;Urenco和Orano合计占据约40%,是西方主要供应商;中核具备自足能力并正向国际市场扩展。浓缩厂属敏感核设施,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严格监管,并需接受联合国《核不扩散条约》约束。

国家层面一般需设立严格核材料跟踪、储运、安防系统,取得运营许可周期长、审批复杂;具备“军民两用”潜力,容易被视为战略风险目标,新进入者面临极高的安全与合规门槛。铀浓缩行业集“技术壁垒 + 安全监管 + 资金周期 + 客户信任”于一体,是典型的高门槛、强封闭、低替代的战略资源环节,极难被新进入者短期撼动。

技术落后与政策失衡并举,美国浓缩铀产能在冷战后加速衰退

从曼哈顿计划初期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一直是核浓缩领域的世界领先者,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全球核能市场的竞争加剧,其他国家,如俄罗斯、法国和英国,逐渐增强了铀浓缩能力,这使得美国的核燃料产业逐渐失去市场份额。

此外,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核能需求放缓,美国在核燃料领域的投入减少,直到2013 年美国关闭了其最后一个浓缩设施。美国不得不依赖其他国家的浓缩铀供应,尤其是从俄罗斯和欧洲进口,以满足国内核电站的需求,美国的核燃料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赖进口和技术外包。

欧美推动去俄化,全球浓缩铀供应格局重构

欧美“去俄化”推动全球铀浓缩行业从供需平衡走向紧张格局,非俄供应商迎来需求激增、价格提升与政策扶持三重利好,浓缩行业正由过往的冷门环节转变为地缘政治下的战略资产。美国针对进口俄罗斯浓缩铀实施禁令,目标切断加工环节依赖,推动美国国内核燃料供应链发展。

俄是美2023年最大的铀浓缩服务进口来源国,占有27%的市场份额

2024年5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法案,正式禁止进口俄罗斯浓缩铀。在90天后,美国企业和机构不得从俄罗斯进口低浓铀,除非获得美国能源部专门豁免。能源部发放豁免的前提是美国核反应堆燃料需求无法从其他可靠来源得到满足,或进口行为符合国家利益。任何获准的豁免进口量都将受到限制,且仅能持续至2028年1月1日。

法案还授权联邦政府支配国会早前批准的27.2亿美元资金,用于提升美国本土铀浓缩能力。俄罗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铀浓缩服务供应商和唯一的高丰度低浓铀供应商。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俄是美2023年最大的铀浓缩服务进口来源国,占有27%的市场份额。

2025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一项全面战略计划,旨在彻底结束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其中包括限制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签署来自俄罗斯的铀、浓缩铀和其他核材料的新供应合同,逐步用本土产品替代俄罗斯的核燃料和燃料服务。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