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中,物流服务按照业务环节的覆盖度可分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和基础物流服务,其中,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作为合同物流中的高阶形态,指物流服务商为同一客户提供覆盖两个及以上业务环节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可整合分散的物流服务环节,致力于赋能企业供应链全链路的降本增效。
相较于单一环节的传统合同物流服务,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的数智化技术应用程度通常较高,服务商能够深入理解各垂直行业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供应链服务及解决方案,深入到产业的各个业务环节,助力企业构建智慧供应链。相反,基础物流服务包括单一环节的物流服务以及临时性的物流服务。
在基础物流服务模式下,物流服务商通常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物流服务,其服务整合度较低,服务定制化程度与深度相对有限,难以深入到客户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当前,中国制造业凭藉庞大产业规模与成熟体系,长期佔据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日益複杂,传统供应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迫切需要进行变革和升级。
在市场竞争加剧与利润空间收窄的背景下,企业为巩固其发展优势,对供应链提出降本增效的关键诉求,要求在维持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转型整合资源,运用智能排产、统仓统配等方法优化流程,提升生产及流通效率。
此外,产品迭代加速与市场需求波动加剧,倒逼供应链向柔性化及数字化方向发展。供应链不仅需具备快速调整产能与灵活切换生产模式的适应力,还需依赖实时数据採集与可视化决策系统来实现高效智能协同,从而形成与制造业发展特性相匹配的供应链支持体系。
由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具有全链路协同的降本增效优势、服务柔性生产能力、响应碎片化订单能力、高信息可视化水平及智能化技术驱动等核心价值,能够满足制造业等各大产业对供应链优化升级的需求,近年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受到各行业链主企业及更多中小制造企业的青睐,推动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已从2019年的人民币19,01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31,007亿元,複合年增长率达到10.3%,超过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平均增速。
预计在物流需求企业降本增效需求扩大、灵活生产需求增长、订单碎片化趋势显著、物流信息可视化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企业客户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将继续扩张,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在第三方物流中的渗透率将持续提高,其市场规模佔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比例预计在2029年将达38.3%。
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按服务节点可分为生产物流解决方案及流通物流解决方案。在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中,于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阶段发生的物流活动归类为生产物流解决方案,而于产成品交付阶段发生的物流活动则归类为流通物流解决方案。
传统的基础物流服务在生产端和流通端均存在明显痛点。以制造业供应链为例,物流需求方在生产端上的痛点集中于产业链协同。在使用基础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供应链整体数据共享机制往往缺失,导致生产计划协同缺乏全局数据支持,形成严重的信息盲点。
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传递与反馈滞后,容易引发“牛鞭效应”,终端市场的微小需求波动经层级传递后逐步放大,导致生产端对真实市场需求的预测偏差,进而造成原材料库存过剩、在制品积压或产能閒置等资源浪费。此外,大多数工厂生产流程数字化程度不足,缺乏自动化物料搬运、产线物流可视化监控等产中物流能力,致使物料週转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原材料配送与生产环节的精准对接,制约了全链路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流通端痛点集中于流通效率与库存管控。
成品流通涉及多级供应商与经销商的複杂网络,基础物流服务中各环节主体间信息系统通常独立分散,导致信息传递滞后。物流配送路径规划因缺乏实时数据支撑而难以优化,进一步增加了流通成本并延长了交付週期。同时,複杂网络下的库存全域统筹管理难以实现,易造成各环节库存积压、资金佔用。从供应链整体来看,生产端原料、半成品与流通端成品的週转效率仍存在显著提升空间,通过优化全链路週转效率可有效降低冗馀库存成本。
相比基础物流服务商而言,针对链主及其他物流需求方的痛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凭藉其全链路协同能力和数字化技术优势,能够帮助客户实现供应链在生产端及流通端的效率提升与资源协同。例如在生产端,服务商可通过佈局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仓,实现原材料齐套配送与生产计划协同;在流通端则可通过构建智能仓配网络,实现一盘货统仓与动态调拨,有效降低渠道库存水平并提升订单履约率。
目前,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在流通端的渗透已相对成熟,这主要得益于流通环节天然具有多节点、跨区域的特点,需要专业化的仓储网络和配送体系来支撑全渠道销售,因此流通端持续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产生大量需求。2024年流通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已达到人民币29,235亿元,佔整体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的94.3%,体现出其在流通环节的深度应用。
长期以来,在供应链的生产端,原材料运输主要由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负责,产中物流也大多由制造企业自主管理,导致生产物流解决方案的渗透相对滞后。然而,随著企业降本增效需求的全面深化,这种优化成本的需求正逐渐从流通端向生产端延伸。制造企业越来越期望通过智能化生产规划、原材料协同管理等方式,实现生产端与流通端的高效衔接,构建真正的全链路协同体系。
此外,生产物流本身对物流精度及对制造行业的洞察具有较高要求,而部分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凭藉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服务于制造业企业的深厚经验积累,已具备为客户提供高效、精准的生产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供需两端的推动下,生产物流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人民币724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人民币1,773亿元,複合年增长率高达19.6%。预计到2029年,生产物流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人民币3,735亿元,在整体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中的佔比也将从2024年的5.7%提升至2029年的约8.0%。
预计生产物流解决方案的持续渗透将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为制造业提质增效提供关键支撑,更以数智化协同重塑产业供应链生态,助力制造业向柔性化、绿色可持续化、智能化转型。
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按行业可分为家电、家居、3C电子、快消品、汽车及汽配以及其他领域。近年汽车及汽配行业受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送装需求增长的推动,细分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4年以人民币5,847亿元的市场规模成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最大的细分市场。随著汽车及汽配供应链的持续发展以及对柔性化生产与售后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预计汽车及汽配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以10.1%的複合年增长率进一步增长至2029年的人民币9,469亿元。
快消品市场因产品种类丰富、出新速度快、销售渠道多样化、订单结构碎片化以及终端配送时效要求高等特点,同时其产品货值较低,对物流成本敏感度高,对简化供应链结构、减少冗馀分销环节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强烈,因此快消品领域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从2019年的人民币2,9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5,202亿元。
预计未来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在快消品领域的渗透将持续深入,其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2029年的人民币8,186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长率达9.5%。家电行业的产品品类繁杂,原材料众多,品牌方在生产端的仓储成本高、原材料管理複杂,同时消费者存在大量的配送、安装、售后维修等需求,对末端服务的能力提出高要求,因此家电行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存在大量需求,要求供应链服务商能够从生产物流、流通销售、末端服务等环节提供高效支持。
家电领域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人民币26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415亿元,预计到2029年其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570亿元。家居行业的产品定制化需求高、标准化程度低,家具运输难度大、週转次数多,同时其销售过程通常涉及送装服务及调试换货,对强定制化、末端送装网络完善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需求较大。家居领域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人民币3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651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10.5%,并预计于2029年达人民币926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7.3%。
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政策推动下,现代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将加速融入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当中,形成制造与物流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在国家《“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和《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引导下,制造业与供应链物流业正加速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政策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与物流提供商通过战略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构建覆盖原材料採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全链路的协同体系。
在此背景下,现代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将加速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制造数据与物流数据的全域贯通,并深度嵌入原材料配置、生产调度及成品分销等关键制造环节,一方面,该融合通过使制造企业能够基于实时物流数据动态调整生产计划,从而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其亦提升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与运行效率,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柔性化、敏捷化生产奠定基础,并最终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加速推进全链路数字化协同,实现从採购、生产到分销的智能化管理: 在产业升级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企业对供应链敏捷性、可视化和智能决策的需求持续提升,推动数字化能力成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能够优化仓储、运输等单环节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构建起供应链智能协同平台,实现跨企业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动态调配。
这种基于数字化的全链路协同,既能提升供应链的整体韧性和响应速度,又通过智能预测与优化决策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最终实现从基础物流服务向智能化供应链价值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重点升级方向。
在资源、技术和规模优势的支撑下,并伴随下游对高端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领先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 头部企业依托广泛的物流网络、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丰富的行业经验及高效的物流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从而能够为下游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及其他增值服务。
随著下游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及整体供应链的日趋成熟,大型企业对能够提供资源整合与定制化服务的链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资源、技术、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的多重加持下,领先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企业的市佔率有望继续提升,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集中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在“双碳”目标明确、企业资源优化需求、CSR责任观念深入以及先进科技支撑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正向绿色化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行业正积极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应对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随著企业社会责任(CSR)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企业通过应用可循环包材和新能源车辆等措施,满足了社会期望并获得了客户和投资者的支持。
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流通渠道,降低运营成本并践行绿色物流理念。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物流行业实现智能管理及高效运营,加速了物流行业向更清洁、更智能、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