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科技

嵌埋封装模组相关技术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越亚半导体    2025-11-22

(1)嵌埋封装模组基本介绍

嵌埋封装技术是一种在载板制造工艺的基础上,融合芯片封装工艺及表面贴装(SMT)工艺的集成封装技术。与常规封装在载板表面贴装芯片或元件不同,板级嵌入式封装直接在封装载板结构内部,埋入芯片或电容、电阻、电感等无源器件,实现系统集成和功能模块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微系统,具有更短的互连路径、更小的封装体积、更优的电热性能和更高的集成度,从而提高后续整体产品设计自由度,缩短开发周期。

从嵌埋工艺流程角度来看,嵌埋封装技术可分为芯片前置(Die-first)和芯片后置(Die-last)。芯片前置指先将芯片置入载板内部,再进行封胶及增层;芯片后置指完成各层线路增层后,再将芯片置入载板内部,最后封胶并进行最后的线路扇出。相比于芯片前置,芯片后置的优势在于能有效控制良率、降低成本,避免在芯片先置入后,由于后续增层工艺流程带来的良率损耗导致的芯片损失。

从嵌埋的元器件类型来看,可以在封装载板内部嵌埋晶圆颗粒(Die)和电容、电阻及电感等被动元器件。其中,可以在同一封装体内嵌埋单一种类芯片,例如全部嵌埋电源管理芯片;也可嵌埋不同种类的芯片,例如电源管理芯片和图像处理芯片等。嵌埋封装技术目前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模拟类射频及电源产品方面,如 RF-IPD、DC/DC 转换器、多芯片系统级模组封装等。

(2)嵌埋封装模组相关技术发展状况

目前,业界对于嵌埋封装模组的研发主要集中于结构和核心工艺方面:一是如何有效、可靠地将芯片或元件植入载板内,并形成埋入组件与载板布线的互连;特别是芯片式嵌埋,成品率对于成本的影响至关重要;二是如何通过结构设计解决在工作状态下因器件散热带来的不同 CTE 材料(如芯片、载板和铜布线等)之间热应力的有效匹配问题,防止由于不平衡的热应力或应变带来芯片裂纹、铜导线开裂、分层等结构及性能失效问题的发生。

面对下游产品小型化、轻型化的趋势,嵌埋封装技术发展路线同样朝向高度系统整合的方向前进,从嵌埋单颗晶圆颗粒(Die)的低层数封装载板(引脚数少/扇出线路少),到嵌埋多颗芯片和多颗电容、电阻等被动元器件的高层数封装载板演进,从引脚数少、扇出线路少到引脚数多、扇出线路多的方向演进;从芯片前置向芯片后置演进。嵌埋封装模组的技术演进过程如下图所示:

(3)嵌埋封装模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向小型化、高性能化发展,对先进封装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嵌埋封装模组作为实现系统级封装的先进封装技术,市场规模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是先进封装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

根据 Yole 预测,未来几年嵌埋封装市场将迎来爆发性增长,预计到 2027 年将增长至 1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9%。作为实现系统级封装的先进封装技术,嵌埋封装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将广泛应用于 AI 服务器、通信及基础设施、汽车电子等领域。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