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科技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电子皮肤未来可期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11-22

1、 海外占据全球主导,国内企业奋起直追

海外龙头企业技术领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电子皮肤作为仿生柔性触觉传感器系统,其发展需基于柔性触觉传感器而进行。欧美日企业具备材料科学和精密制造的先发优势,在柔性触觉传感器占据领先地位,进一步向电子皮肤布局,形成技术壁垒和专利护城河,占据电子皮肤高端市场。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排名 TOP5 的厂商 Novasentis、Tekscan、JDI、Baumer、Fraba 均为海外企业,合计占有大约 57.1%的市场份额。

Tekscan、Baumer、Fraba、InterlinkElectronics 等企业,深耕行业多年,在传感器领域品类众多,下游以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新能源等泛制造领域为主。JDI 由索尼、东芝、日立显示部门整合而成,下游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显示屏等领域。Novasentis 的技术来源于前苹高果管公和司EMP(机电聚合物)领域技术专家,产品应用于 AR/VR、智能手表、腕带、智能服装等领域;Syntouch诞生于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可搭载于机器人灵巧手,定制化属性强。

下游人形机器人驱动,国内企业加速布局、奋起直追。国内电子皮肤产业起步较晚,但在下游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带动下,凭借政策支持与制造能力优势与国外技术差距快速缩小,形成“应用驱动+成本优势”的竞争策略,行业实现高速发展,部分国产企业凭借着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等优势渐露头角,已在机器人领域有产业化应用。

福莱新材凭借在材料和涂层技术上的优势,成功开发出高性能柔性传感器材料,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检测、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汉威科技柔性电子皮肤产品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展开合作,同时已经向部分机器人厂家进行小批量供货。

柯力传感以机器人传感器、多物理量传感器、柔性触觉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新四样”传感器为未来主攻产品,以投资并购为途径,与国内技术领先的创业型公司在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积极开展合作。此外,帕西尼感知、他山科技、墨线科技等非上市公司,也在电子皮肤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医疗健康等领域。在人形机器人高需求驱动下,国内厂商预计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速国产电子皮肤技术进阶,国产产品与海外的差距有望逐步缩小,国内厂商全球市场占有率或将快速提高。

资料来源:思瀚产业研究院,中商情报网,福莱新材 2025 年 1 月 21 日及 2025 年5 月30 日Wind投资者调研纪要,福莱新材,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钛深科技官网,瑞浒科技官网,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感科技官网,晶智感官网,晶华新材 2025 年 10 月 30 日 Wind 接待投资者调研纪要,山西证券研究所

2、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电子皮肤需求广阔

柔性触觉传感器高速增长,2029 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 亿美元。智能传感器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 468.9 亿美元,同比增长12.02%,国内市场规模达到 1336.2 亿元,同比增长 15.75%。

柔性触觉传感器作为电子皮肤的核心组件,是近年来关注度最高智能传感器之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 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 2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65%,未来 5 年仍将维持稳步发展趋势,预计到2029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 53.22 亿美元,2024-2029 年复合增速为 14.79%

人形机器人处于发展初期,长期市场空间可达十万亿级别。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人形机器人从功能实现上可分为 5 个能力等级。

第一级是基础能力实现,指人形机器人具备稳定的走、跑、跳功能和初步的交互能力。

第二级是初级智能实现,即人形机器人可实现特定场景下的特定功能,结构化任务,泛化能力较弱。

第三级是场景智能实现,人形机器人在特定场景下能够完成大部分非结构化任务,具备一定泛化能力。

第四级是多场景适配,人形机器人能够在不少于 3 个场景完成大部分非结构化的任务。

第五级是全面智能实现,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的具身智能,通过简单的学习即可完成各类任务。

从产业技术现状上看,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全能型人形机器人产品处于 Lv1 等级,少部分头部企业最新产品和轮式机器人等其他形态的人形机器人正在逐步向 Lv2 等级探索,人形机器人整体产业规模相对较低。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从长期来看,随着人形机器人持续迭代升级,技术进入Lv5 等级,预计仅国内人形机器人需求将超过 1 亿台,整机市场规模可达 10 万亿元级别。

电子皮肤作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环境感知与精准操作的核心零部件,有望依托人形机器人需求增长,维持高速发展,未来人形机器人或将成为电子皮肤最为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

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需求爆发在即,中性估计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56 亿美元。

人形机器人销量假设:根据电子发烧友网数据,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00万台;而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 万台。我们假设电子发烧友网预测数据为乐观估计,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数据为保守估计,二者平均人形机器人销量 67 万台为中性估计。

单台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价值量假设:根据福莱新材数据,实现量产后单只灵巧手的触觉解决方案应在 2000 元以内。因此,我们假设单只灵巧手电子皮肤价值量为2000 元,单台人形机器人两只灵巧手,合计手部价值量 4000 元。此外,考虑到除手部外,电子皮肤还可以用于机器人全身包括手臂、脚部、身体躯干、脸部等部位,我们假设其他部位电子皮肤价值量与手部相同为 4000 元,单台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总价值量为 8000 元。

因此我们预计在乐观估计、中性估计、保守估计三种情况下,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电子皮肤市场规模分别为 11.29 亿美元、7.56 亿美元、3.84 亿美元。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