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加快、市场渗透率提升,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对零部件的要求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轻量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巨大潜力,也伴随着发展的压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整车厂商的零部件全球供应链已十分成熟,成功进入知名主机厂品牌的供应链体系、巩固供应链地位是零部件厂商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本项目将充分利用公司在门槛、仪表板骨架、保险杠、导轨等汽车零部件方面的生产经验及技术积累,新建从发动机舱到后排座椅相关的车身零部件生产线,生产产品将满足下游整车厂商新能源车型的市场需求。
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扩充汽车零部件相关生产产能、丰富当前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成果转化率、适应新能源趋势下客户发展需求,深化与主机厂客户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地位,最终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确保行业领先地位。
(2)项目实施情况
本项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春鸿汉英利铝业有限公司,建设期为36个月。
(3)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额为35,883.06万元。
(4)项目效益评价
经估算,本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12.52%,项目经济效益良好。
(5)项目审批及备案情况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本项目所涉及的备案、环评手续尚未办理完成。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扩充产品种类和产能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下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消费日益大众化。新能源汽车零配件行业作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的配套产业,市场规模也随之增加。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零配件行业竞争力的定位,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对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提出了轻量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更高要求,叠加影响下,市场对适配新能源车型的零部件需求大幅增长,零部件市场空间扩大。
本项目将在公司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经验及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新建面向新能源车型的车身相关零部件生产线,丰富产品结构,扩充零部件整体产能,从而及时把握行业市场扩容的机遇,满足下游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
(2)深化与下游主机厂合作,确保供应链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专业化的进程加快,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介入程度亦不断加深。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而言,进入供应链存在较高的供应商资质壁垒。整车厂商对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严格的认证评价标准,在行业通行标准的基础上,还实行个性化资格认证及考核。
零部件厂商一旦成为整车厂商的合格供应商,往往会形成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不会轻易更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激烈,车型更新换代频繁、研发周期变短,零部件供应商要实现与下游主机厂同步发展需要更高的开发效率、更低的容错率。
本项目为满足下游整车厂商新能源车型相关零部件需求,新建生产线用于生产从发动机舱到后排座椅相关的车身零部件。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深化与下游主机厂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巩固在其供应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增强公司的可比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3)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适应汽车发展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对零部件行业提出了轻量化、智能化、模块化的要求,其中轻量化是从传统燃油车开始一以贯之的发展趋势。
对于燃油汽车而言,汽车轻量化可以降低燃油消耗,节约成本,同时减少碳排放,促进环保;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汽车重量与能耗、续航里程关系密切,在动力电池重量不能减轻时,需要通过轻质材料的应用实现车身轻量化。公司在金属与非金属领域均有良好基础,对不同材料的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
基于上述基础,公司将进一步增强不同材料的融合使用,实现更加精准的零部件材料设计,从而在减轻重量的基础上保证零部件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项目将在公司现有生产经验与技术积累基础上,新建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将已有技术投入生产实践,提高公司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的能力,同时适应新能源汽车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对零部件提出的轻量化等要求,与下游实现同步发展。
此报告为正式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英利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