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经济持续增长,带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近年来,受益于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指引、电子商务、视频及游 戏等移动互联网的需求稳定增长以及产业互联网的逐步兴起,我国 IDC 行业市 场规模连续高速增长。未来,5G 技术普及,产业互联网需求爆发,市场需求将 急剧增加,市场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2021 年中国 IDC 市场规模将接近 1,200 亿元,新增机柜数超过 30 万架。
(2)政策引导,数据中心开启多层次、一体化的产业布局
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 实施方案》,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包括京津冀、长三 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及宁夏八个地区。京津冀、长 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用户规模大,应用需求强烈,已经成为了全 国的算力中心;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 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较大,将作为非实时性计算中心和存储基地。未来,中 西部地区将成为主要的数据资源池。
(3)碳中和背景下,数据中心加速绿色化转型
双碳战略的提出,对数据中心节能降耗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北京、上海 及广东等地也接连发布一系列政策,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发展。在此背景下,各 大厂商积极探寻 IDC 绿色化转型发展道路,通过购买绿证,进行碳交易、使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耗水平等方式降低能耗水 平。
(4)公有云规模高速成长,驱动数据中心产业持续发展
2015 年以来,公有云市场始终保持 50%以上的迅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 年均增速仍在 35%以上。公有云业务扩张,阿里、腾讯、华为及电信等云厂商 积极拓展可用区,大规模部署资源池,消纳大量 IDC 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推动力。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企业 IT 部署方式,大量中小企业由自主采 购 IDC 转向云上部署。未来,制造、医疗等传统领域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加 速上云进程,将推动数据中心需求爆发式增长。
(5)资本持续加持,行业即将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新基建政策影响下,中国 IDC 行业热度快速上升,国内外产业资本迅速涌 入数据中心市场,包括麦格理、贝恩资本、红杉资本等国际基金公司,及中信 产业基金、远洋资本等具有布局能力的国内资本,这些基金的进入,为数据中 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数据中心服务商来说,万国数据、 世纪互联等头部企业凭借自身优势获取大量资金,在资本加持下开展横向并 购。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聚,推动市场进入整合阶段。
(6)集约化优势凸显,超大型数据中心已经成为趋势
互联网企业业务扩张、云服务商资源池开始整合,企业对于单体数据中心 规模提出更高要求。现阶段,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快手等大型互联网企业 均整合自身数据资源,集中部署。同时,数据中心服务商基于成本控制、能耗 管控等因素考量,也倾向于集约化部署。中国数据中心形态已经呈现“量减体 增”的发展趋势。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在建/规划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已经超 过 60 个,是目前在运营项目数量的 3 倍。
(7)超大型互联网企业业务体量扩张,IT 部署方式逐步由云上部署转向独立部署
互联网企业 IT 部署呈现由云上部署到独立部署的变化发展路径。小型企业 数据处理需求有限、资金能力相对欠缺,一般直接采购公有云服务进行 IT 部 署;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数据量的增加,出于灵活性及数据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逐渐开始采购数据中心;在业务规模足够大之后,头部企业也选择 自建数据中心,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部署成本。未来,随着大量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发展,业务规模扩张,存量业务下云及新增业务处理倾向于独立部署, 向服务商采购数据中心产品及服务,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8)项目集中落地,数据中心租赁价格出现调整
新基建政策下,大量数据中心项目进行集中建设,2021年全国新增机柜数 将超过 30 万架。在部分地区,供给资源的快速增加拉大整体供需差距,形成供 大于需局面,导致服务商之间竞争加剧,机柜租赁价格有所下降。目前,全国 各地区机柜租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体现在定制化项目上。从长期 来看,市场新增供给保持稳定,需求持续增长,整体机柜租赁价格将保持基本平稳。
(9)核心地区资源趋紧,协同周边区域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在政策及需求的双重影响下,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北上广深地区是中国主要的数据中心市场,产业生态完善, 近年来市场发展趋于饱和,政策环境趋于严格,新增供给规模有限;同时,北 上广深核心城市经济活动密集,人口集聚,每年仍产生大量数据中心需求,部分时延要求不高的计算及存储需求外溢至周边地区。
(10)互联网及公有云业务下沉,带动区域中心城市数据中心投资热度持 续上升
抖音、快手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一线城市用户数已接近饱和,开始在二线 城市布局,寻求新的增长机会;阿里云、腾讯云及华为云等云服务商,也抓住 当前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契机,积极在二线地区布局大规模云计算资源池,通过 与当地政府及企业合作,拓宽自身业务。其中,以武汉为代表的华中地区,和 以重庆为代表的川渝地区,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互 联网企业和公有云厂商重要的布局区域。
编制:诸葛御
责任编辑:赵皋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亚康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