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布,社零数据趋势向好
消费政策频出,赋能消费新活力。2025年以来政府出台多项消费政策推动消费增长,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等。
这些政策涵盖了服务业各领域,在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针对性地提升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意愿,对扩大内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5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呈现提升态势,2025年1-2月、3月、4月、5月同比增速分别为4%、5.9%、5.1%、6.4%。
消费分化,催生新需求
消费者代际间消费意愿不同,消费品类支出意向分化。当前,不同代际的消费意愿正在产生分化,根据麦肯锡《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预期谨慎,存在潜力》,Z世代、一线富裕银发族、三线富裕中老年明显更为乐观,展现出较为积极的消费观;一二线新中产、农村中老年由于财富效应的减弱与收入的承压,消费意愿偏弱;消费品类之间的支出意向也在产生分化,消费升级降级均有表现,麦肯锡调研识别出4个潜在成长品类(教育、食品饮料、保健用品和服务、旅行)与3个风险品类(家用电器/家具、烟酒、消费类电子)。
新需求(一):注重性价比
性价比是当前消费者的首要关注点。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关注自身财务状况,更重视储蓄,在购买商品时更加关注性价比。根据安永《未来消费者指数》第十三期(2024.01)对全球消费者抽样调查的结果,从婴儿潮时期到Z世代的消费群体,性价比优先都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同时,在不同收入范围的消费者中性价比也是排名靠前的选项,尤其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把性价比排在第一位。而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当前经济形势和消费观念的双重影响下,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注重实际需求和价格合理,追求物有所值,不再盲从高溢价商品或跟风消费,“平替”、“性价比”、“品质消费”等成为消费市场热词,受到广大消费者追捧。
新需求(二):满足情绪价值
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不断提高,为情绪消费提供载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型消费占比持续攀升,从43%增长至46%,服务性消费占比增长彰显了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的需求不断提升,随着当代年轻人社会压力增加以及对情感功能的重视,情绪消费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谷子经济快速增长,情绪消费崛起带来新机遇。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数据,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2180亿元,2020-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其中,二次元周边衍生品占比70%,线下沉浸式消费场景贡献30%。我国谷子经济的迅猛扩张,反映出消费者愈发重视商品带来的精神满足与情感体验。在未来,随着年轻消费群体购买力的增强,“情绪消费”潜在的经济价值将得到不断发掘。
新需求(三):追求健康
快节奏、高强度下的亚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催生健康食品发展机遇。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居民亚健康问题突出,尤其中年群体更加普遍。根据Frost&Sullivan,2021年45-55岁/25-35岁/35-45岁三个年龄段亚健康人口数量最多,分别为1.47/1.30/1.12亿人。
随着亚健康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将会推动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快速发展。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规模在2027年将会达到8362亿元,较2022年增长42%;有60%的消费者在购买功能食品时更加注重提升健康的功效,健康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