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obotaxi 是什么
Robotaxi 是自动驾驶出租车,无需人类司机即可提供共享出行服务。Robotaxi(又称自动驾驶出租车或机器人出租车)是指由自动驾驶技术驱动的出租车,无需人为驾驶员,依靠传感器、人工智能和高精度地图等技术实现自动行驶、导航和决策。这种车辆的核心是自动驾驶系统(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 ADS),可以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安全、有效地进行各种驾驶操作。
自动驾驶通常分为 L0 至 L5 共 6 级。随着自动驾驶从L0 到L5 的逐级提升,车辆的自动化程度也逐步提高,分级的核心依据是系统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和设计运行条件的限制:
(1)L0(应急辅助):系统仅能执行部分目标和事件探测(如紧急制动),无法持续控制车辆横向或纵向运动;
(2)L1(部分驾驶辅助):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持续控制车辆横向或纵向运动(如自适应巡航),但需驾驶员监控环境;
(3)L2(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同时控制横向和纵向运动(如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但仍需驾驶员实时接管;
(4)L3(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在限定条件下完全接管驾驶任务(如高速公路巡航),但需在系统请求时驾驶员立即响应;
(5)L4(高度自动驾驶):系统在特定区域(如园区、城市限定道路)内完全自主驾驶,无需驾驶员干预;若遇故障可自动进入最小风险状态(如靠边停车);
(6)L5(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在任何环境、天气和路况下均能自主驾驶,无设计运行条件限制,车辆可无方向盘和踏板。
无人驾驶出租车通常被分类为自动驾驶级别中的 L4 或L5 级别。目前L4级别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在一些城市实现了小规模的商业化运营,而L5 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则仍处于研发和测试阶段,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2、Robotaxi 行业现状:国内外多家厂商百花齐放
海外企业起步虽略早于中国企业,但中国企业凭借政策协同性,商业化落地成果显著。海外方面,目前海外两大 Robotaxi 巨头为 Waymo 和特斯拉。2009 年谷歌(Waymo前身)启动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代表 Robotaxi 行业的诞生;
2016 年Waymo 独立运营,成为 Alphabet(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同年10 月,特斯拉在《宏图第二篇章》中首次提出 Robotaxi 概念,标志着特斯拉公司正式进入Robotaxi行业。国内方面,国内 Robotaxi 头部企业包括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已在试点区域落地运营,加速扩展车队规模和服务区域。虽然起步较海外晚,但2023年以来,中国多家企业均已实现了 Robotaxi 平台的商业化运营,显著领跑其他国家。
进入 2025 年,Robotaxi 在国内加速推行。4 月 2 日,全球领先的出行平台优步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文远知行宣布,双方与迪拜道路运输管理局达成战略合作,以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迪拜的落地应用。7 月 15 日,优步再与百度联合宣布,双方达成多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在除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多个市场落地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全球化落地。
截至今年5 月份,萝卜快跑已在全球 15 个城市完成了超过 1,100 万次公共出行服务,这一数字已超越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 Waymo 的 1,000 万次出行记录。此外,上海将争取在今年内实现浦东新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全域开放,同步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开放。智己汽车与享道出行、强生出租组成联合体,获得上海市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国外方面,Waymo和特斯拉Robotaxi也在美国多个城市加速投入运营。目前Waymo服务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等,车队超1500 辆,已完成超1000万次无人驾驶付费行程。特斯拉方面,6 月 22 日,特斯拉Robotaxi 自动驾驶在美国正式开启服务。经过一天的运营,用户普遍反馈比较好,优于市场预期。
首批Robotaxi的投放量为 35 辆,由量产 Model Y 提供服务,每辆车在副驾驶配备一位安全员。目前测试范围只面向小部分内测用户,单次收费 4.2 美元,低于Uber 的8 美元,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根据特斯拉的计划,Robotaxi 无人驾驶年内将扩展至整个德州和加州,明年推广至全美。预计到 2026 年底,美国将有超过100 万辆自动驾驶特斯拉投入运营,商业化落地速度超过市场预期。
目前全球 Robotaxi 落地的主流路线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派是目前最主流的技术路线。
(1)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派。这一派是目前最主流的技术路线,主要公司包括 Waymo、萝卜快跑、小马智行。这一流派的典型特征是:配备多线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通过提前绘制并不断更新的高精地图实现定位和决策。在这一技术下,Robotaxi 在提前绘制好的区域内行驶,能提高路线的可预测性,利于早期商业落地。但同时,也得面对高昂的硬件和建图成本以及地图维护负担大、区域适应性差等痛点。
(2)纯视觉派,以特斯拉FSD 为代表。它完全放弃激光雷达,硬件上只依赖摄像头输入,通过大规模的端到端神经网络和Dojo超级计算机来实现感知和决策。这种路线的最大优势在于硬件配置极其简化,摆脱了本地高精地图的依赖,具备全球范围快速部署和规模化扩张的潜力。但同时,它的技术门槛也非常高,对算法、算力以及高质量驾驶数据的要求极为苛刻。
中央和地方积极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Robotaxi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以测试规范、场景开放与安全监管为核心的推进路径。其中2025 年7 月20日,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部正式发布《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2025 修订版)》。
新规核心在于:即日起,在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五个试点城市,L4 级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获准开展全域范围内的商业化载客和载货运营服务,并首次取消了“安全员强制随车值守”的硬性要求。同时,新规首次系统性地明确了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原则,由车辆生产企业和保险机构依据“技术缺陷比例”共同承担。该管理办法将于2025 年8 月1 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正式从封闭测试场走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新阶段。
Robotaxi 需求强劲在相关公司财报中也有体现。8 月12 日,小马智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营收增长势头强劲,核心业务Robotaxi 商业化全面提速。公司当季总营收达 1.54 亿元人民币(约合 2150 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5.9%,环比上升 53.5%。其中,Robotaxi 业务表现尤为亮眼,乘用车费收入同比涨超300%,成为驱动整体营收的关键引擎。
此前,文远知行于 7 月 31 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其二季度 Robotaxi 业务收入 4590 万元,同比增长 836.7%,占营收比重36.1%,毛利率28.1%。此外,萝卜快跑 2025 年二季度完成 220 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144.72%,发展势头迅猛。更重要的是,萝卜快跑在武汉实现了单车收支平衡。这意味着在武汉的运营中,每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收入已经能够覆盖其直接运营成本。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为未来的规模化盈利带来了信心。
3、Robotaxi 显著减少交通事故率和提升出行效率
人为错误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动驾驶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能够更准确地感知环境,避免因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94%的交通事故由人为失误导致,而 Robotaxi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AI 算法,显著降低道路事故率。
根据 Waymo 官网的运营数据显示,其百万英里事故率显著低于基准水平,从具体的数据来看,在目前样本下,Waymo 能 88%有限减少造成重伤事故,93%减少行人事故率。安全性是无人驾驶出租车首要条件,结合Waymo 数据我们认为Robotaxi 在现有数据中表现较人类司机明显更好。
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通过优化路线、动态调度和车队管理,提高出行效率。城市交通如同潮汐起落:清晨和傍晚高峰时段人潮汹涌,中午和夜半时段归于平静。这种城市地面交通量在每天上下班时段大幅波动的“双峰潮汐”现象,造成共享出行需求和运力供给在时间上的错配。Robotaxi 可根据实时需求灵活调度,避免传统出租车“空驶巡游”造成的无效交通流量。
同时,Robotaxi 无需休息,日均运营时长可达传统出租车的 3 倍以上,单车服务乘客数量显著增加,减少路面车辆总数。此外,通过聚合平台模式(如萝卜快跑),整合分散的出行需求,降低私家车使用率。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