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数据

铜冶炼行业的“内卷”缘何而来?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9-05

1、原料条件薄弱:我国铜矿资源秉赋欠佳,储采比失衡

我国铜矿储量占约4%。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2024年全球铜矿储量为9.8亿吨,资源量位列全球前三的是智利、秘鲁和澳大利亚。中国仅拥有4100万吨,位列全球第八。

我国铜矿生产份额为9%。USG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铜矿产量为2300万吨,其中中国贡献180万吨产量,仅次于铜矿储量更高的智利、刚果(金)和秘鲁三个国家。

资源秉赋限制下,我国铜矿储采失衡现象突出。中国铜矿产量占全球9%,两倍于其储量占比。就静态可开采年限来看,我国仅为23年,远低于全球43年的平均储采水平,凸显出一定的失衡性。

2、原料条件薄弱:我国铜矿资源秉赋欠佳,成本相对偏高

我国铜矿资源的条件相对较为薄弱,导致矿山成本相对于智利、秘鲁和刚果(金)等资源国偏高,大多数矿山位于成本曲线的中后段。据标普统计,我国铜矿50%分位成本线(中位数水平)为186美分/磅,略高于全球184美分/磅的50%分位线水平。国内119家矿山统计样本中,约有36家即三分之一左右位于全球90%之后的成本曲线尾部,高成本矿山数量颇高(智利7/38,秘鲁3/20、刚果(金)2/19)。

(1)矿床规模偏小,即大矿、富矿少,共生伴生矿多,品位低,全球前十大铜矿均位于海外;

(2)我国部分铜矿资源分布在西藏等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我们认为其环保处理的成本可能偏高。

3、铜矿增速承压:低资本开支+多地缘风险,全球干扰率较高

(1)2015年后的防御性资本开支阶段,铜矿新扩建项目本就受限,且常因初始投资巨大、资源保护等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情况。如Rio Tinto与蒙古国政府的Oyu Tolgoi受岩土工程困难和成本超支等因素影响投产延后,2023年才投入运营。

(2)2020年之后,铜矿生产成本高企,尾部高成本矿山生产的脆弱性突出。

因此,近年来铜矿生产利润率(用LME铜均价相对铜矿90分位成本线匡算)较往年更为可观,全球铜矿的干扰率却处在历史相对高位,使得全球铜矿供应增速上限从8-10%的高位区间下降至3%附近,全球原料供应有限,国内尤为捉襟见肘。

4、矿冶产能不匹配:原料极度依赖进口,冶炼产能持续扩大

我国矿冶匹配明显不均。我国为全球第一大铜冶炼国,2024年贡献约45%的产量,然而前文提及我国铜矿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球4%和9%。

冶炼产能和铜矿产能的缺口意味着我国铜冶炼厂原料极度依赖进口。据海关总署与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我国铜矿供应结构中,进口占比长期超过80%。

矿冶产能之差直接映射至加工费TC/RC的趋势,影响炼厂利润。据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数据,2024年起,全球铜精矿产能和精铜产能差距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6月相差-48.6万吨,TC也随之逐阶下调。

我国冶炼产能增速迅猛,加剧原料供需矛盾。冶炼厂的建设周期远小于矿山的建设时间,炼厂建设周期约18-24个月,然而新矿山的开发需要7-10年,时间的错位造成结构性矛盾。2025年国内铜冶炼厂产能大幅扩张,铜陵有色等企业存在扩张动作。据上海有色网统计,截至2025年7月,我国电解铜产能增速约为15%,几乎两倍于全球精铜产能增速(8%),冶炼产能的大斜率放量,将进一步催化我国冶炼厂争夺原料的局面。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