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一种可燃有机沉积岩,主要由碳组成。其用作发电的能源来源,转化为化工生产用的气体,以及转化为用于金属行业的焦炭。于2024年,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耗中的佔比为53%,突显其在中国能源行业的主导地位。该百分比率远超全球27%的平均水准,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煤炭行业中的强大地位。
中国积极推进自动化及机械化採煤方法的发展及应用,以提高作业产能及安全性。到2022年,主要煤炭公司的採煤机械化水准达到99%以上,为安全有效地开採煤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近来中国铁路及港口系统持续完善,大大增强了支援煤炭使用的基建设施。凭藉其丰富的煤炭储量及各行业的巨大需求,中国的煤炭行业对全球煤炭贸易至关重要。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多样,非常适合高效满足各种工业需求。
全球煤炭产量及消费量分析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资料,全球煤炭产量大幅增加,由2019年的8,074百万吨增至2024年的9,068百万吨,複合年增长率为2.4%。预期该上升趋势将会维持下去,预测2029年煤炭产量可达9,430百万吨,複合年增长率 为0.8%。消费量方面,全球煤炭使用量由2019年的7,794百万吨增至2024年的8,770百万吨,複合年增长率为2.4%。预期将以1.3%的预测複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到2029年煤炭消费量将增至9,333百万吨。
全球煤炭消费量及产量的增速大体保持一致,但由于从生产到消费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数量的增加并非完全同步。煤炭行业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特徵。从煤炭的开採、储存、运输到最终消费,尤其在跨省或跨国贸易场景下,往往经历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差。
因此,即便煤炭生产在某一时间节点出现上升,其在消费端的体现往往会滞后。而在价格形成机制中,市场通常依据预期或现货库存变化作出反应,这种供需非同步性会放大短期价格波动,导致数量上升但价格不一定随之同步反应。生产週期固有的延迟、物流限制以及库存缓衝效应共同导致了这一现象,从而造成供需之间持续存在错配的情况。
全球市场煤炭价格煤炭价格
对政策变动及不可预见事件导致的波动尤为敏感。此价格不稳定性为煤炭生产商、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带来重大挑战,需要彼等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灵活的应对策略。2020年疫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活动,导致能源消耗显著减少,煤炭市场的供需动态失衡。这导致煤炭价格大幅下降。
于2021年,随著经济活动开始反弹,煤炭价格急剧上涨,主要是受到当时供需情况的推动。于2022年,煤炭市场继续面临著供需紧张的基本情况,而高通胀、疫情的持续影响、俄乌衝突以及极度炎热及乾旱等严峻天气状况加剧了该情况。该等因素导致全球煤炭供应受限,煤炭价格的上行压力持续存在。于2023年,全球煤炭产量大幅增加导致煤炭价格再次下降。
儘管存在该等波动,但全球主要港口煤炭现货价格趋势总体上仍保持一致。全球煤炭市场主要港口(如秦皇岛)在区域内具有价格风向标作用,各主要港口现货价格在供需发生显著变化时,往往呈现趋势上的一致性。例如,在全球经济复甦或极端天气推动用煤增加时,全球港口价格普遍上涨;而当需求下降或供应过剩时,港口价格也会同步回落。
中国煤炭产量及消费量分析
中国煤炭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工业活动週期及财政政策、生产及使用的季节性变化以及资源的地理分佈分散。该等因素共同造就了具有週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的模式。中国煤炭产量由2019年的3,746百万吨增至2024年的4,780百万吨,複合年增长率为5.0%。煤炭产量预计将于2029年进一步增至约5,367百万吨,複合年增长率为2.3%。
近年来,陝西、山西、内蒙古及新疆等主要产煤省份不断扩大煤炭产能,提高保证能源供应的能力,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鉴于当前产能水平已较高,该等产煤大省进一步提高煤炭供应的空间有限。然而,由于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儘管增速较慢,其产量仍将继续增长。
按2024年煤炭产量计,陝西仍为中国三大产煤省份之一。于2024年,陝西全年煤炭产量达780百万吨,较2023年增长2.5%。该产量水平佔2024年中国煤炭总产量的16.3%。榆林为陝西省内著名的产煤地,为中国第二大产煤地。于2024年,榆林市 煤炭产量约为624百万吨,较2023年增长3.0%。该产量水平使榆林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位居第二。
2024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产量为894百万吨,并远超其他城市的煤炭产量。凭藉丰富的煤炭储量,预计榆林于2025年至2029年将保持煤炭产量高增长率。榆林在陝西省煤炭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2024年贡献了全省煤炭总产量的80.0%。中国煤炭消费量由2019年的4,019百万吨增至2024年的4,812百万吨,且预计将进一步呈持续增长趋势,于2029年达到约5,503百万吨,複合年增长率为2.7%。除四大主要用煤行业外,煤炭亦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如住宅供暖、水泥生产、冶金、玻璃陶瓷制造以及农业领域。
中国按煤炭类型划分的煤炭价格
煤炭按煤炭合约类型可细分为长协煤或非长协煤。炼焦煤为生产冶炼焦炭的主要原煤。炼焦煤的价格在各种煤炭中最高,乃由于其额外的加工步骤,且符合炼焦煤标准的煤炭资源相对稀缺。化工煤用于化工生产及其他工业流程,其要求具备均衡的特性。然而,由于化工煤的来源相对丰富且具有较多替代选择,其价格一般低于炼焦煤。
与其他煤炭品种相比,主要用于发电及供暖的动力煤供应充足,且品质标准较低。此三种煤炭中动力煤最便宜,且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低及需求稳定,故其价格波动较小。下表载列于所示年度中国煤炭价格变动情况。
由于全球碳中和政策的实施及COVID-19疫情的影响,中国煤炭价格于2018年至2020年有所下跌。然而,自2021年至2022年,随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天然气等其他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2023年,煤炭市场供应充足,加上用煤企业库存水平处于高位,煤炭价格呈整体下跌趋势。2024年,煤炭价格回升至正常水平,主要受季节性供需因素影响而在窄幅范围内波动。中国的煤炭价格于可预见的未来估计将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范围内。
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
电力、钢材、建筑材料及化工行业的煤炭需求佔总消费量的90%以上,彰显出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电力行业:该行业主要利用煤炭进行热力发电,佔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约60%。这一主要用途突显煤炭在支持中国电力需求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钢铁行业:在传统长流程炼钢过程中,炼焦煤必不可少。其经高温蒸馏后转化为焦炭。然后,焦炭于高炉内发挥双重作用: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并作为该过程的热源。
建筑材料行业:煤炭在熟料锻烧中(特别是在水泥生产中)至关重要,熟料锻烧是制造工艺的核心阶段,需要在高温下将原材料转化为熟料(即水泥制成品的前身)。
化工行业:煤炭是生产合成氨及甲醇(为煤化工行业的主要分部)的关键原材料。此外,煤炭用于煤液化及煤气化转换等过程,以及各种其他大宗化学品的生产。
由于煤炭贸易量大、对运输资源依赖性高以及运输成本高,行业亟需整合贸易流程,提高煤炭贸易的整体效率。
影响中国煤炭价格的供需动态
中国煤炭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行业产量及金融週期、季节性供需波动、能源相关政策、国际环境以及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不均。该等影响导致了週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的模式。能源行业的增长波动与能源价格的变化直接相关,主要受货币供应动态、供需动态及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
全球煤炭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中国的煤炭价格。就2024年的煤炭产量及消费量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及消费国,中国的煤炭市场相对独立且能自给自足。此外,中国政府大力监管煤炭市场,并可通过实施具体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际煤炭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除煤炭价格外,替代能源(如原油)的价格波动亦影响煤炭价格。一般而言,能源价格呈现相似的趋势。当原油价格上涨时,下游消费者往往转用煤炭作为替代品,从而推高煤炭价格。
煤炭为中国发电的主要来源,夏季为需求量高峰时期,而冬季亦会大量使用以进行供暖。由于长协煤的供应率较高,故下游制造商购买市场煤的意愿较小。当长协煤在总供应中佔比提高时,说明企业通过合同渠道即可获得相对稳定、价格合理的煤炭供应。
在此背景下,下游用煤企业出于成本控制和风险规避考虑,自然会减少在市场煤上的採购比例。特别是在市场煤价格波动剧烈时,拥有稳定长协煤供给的企业会优先履行长协採购,降低对现货市场的依赖。
此外,下游生产者的煤炭库存平均可支持约一个月。该等因素减弱煤炭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同时,过去两年的极端天气状况,包括严寒及酷热,进一步拉动下游对煤炭的需求。此外,颱风、暴雨及类似的天气事件可能妨碍煤炭开採作业,并导致港口煤炭积压。该等极端天气因素加剧煤炭价格波动。
近年来,煤炭价格和能源行业政策一直受到中国政府法规的影响,相关法规主要侧重于限制煤炭产能和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政府经常採取政策措施调控煤炭产量和价格。例如,2022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佈了旨在控制价格的九项系列监管政策,涵盖从限制长协价格、各阶段煤炭价格到禁止捆绑现货销售、禁止不合理增加分销成本以及界定动力煤热值标准等方面。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具体提出稳步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型的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强调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这可能导致新能源替代煤炭成为能源来源,造成动力煤需求下降及煤炭价格下跌。煤炭价格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国家通过提高长协煤比例、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压实煤炭中长期合同执行等多项措施,有效控制价格异常波动,确保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价格快速上涨时,监管会及时介入,通过行政干预、供给释放或价格上限机制进行调节,其核心逻辑是“保供稳价”,而非追求市场高收益。因此,煤炭价格的走势将更多呈现政策主导下的温和调整,而非单纯市场推动下的剧烈波动。
国际环境中的全球经济增长、地缘政治衝突及货币政策变动等因素对煤炭价格造成重大影响。经济波动,特别是增长率的转变,直接影响能源需求,从而影响煤炭价格。全球经济扩张会增加工业活动,促进煤炭需求增长及导致价格上升。地缘政治衝突会扰乱煤炭供应链,导致某些地区的市场需求无法满足,从而推高煤炭价格。
此外,由于美元为煤炭等商品的主要定价货币,美元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以非美元计价的煤炭价格。由于产煤地及坑口发电站附近建设特高压输电设施,中国主要用煤地在地理位置上距离产煤地较近。
因此,按2024年煤炭产量计的四大产煤省份亦位列2024年十大用煤省份之列。除产煤地外,中国其他主要用煤地主要分佈在中国中部及东南沿海地区。产煤地与用煤地之间的错配仍然严重,因此,将煤炭从中国西北部的主要产煤地运往全国其他地区的煤炭物流服务需求将持续存在。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