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2025年全球电池隔膜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7-21

释义及分类

电池隔膜是一种高分子膜。作为锂离子电池不可或缺的部件,隔膜能防止电气短路,并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提供通道,因此对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性能有重大影响。隔膜可分为乾法隔膜及湿法隔膜。乾法隔膜通常採用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制成

由于其较高的高温自闭点及较低的热收缩率,乾法隔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从而确保更好的安全性能。湿法隔膜则採用聚乙烯(PE)制成。由于厚度较薄、孔径分佈更佳且孔隙率可调范围更广,湿法隔膜有助于锂离子在电极之间的传输,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涂覆工艺可应用于乾法及湿法隔膜,能大幅提升隔膜的热稳定性、耐穿刺强度及安全性能。

价值链分析

电池隔膜行业的主要上游供应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及设备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聚乙烯(PE)、聚丙烯(PP)、添加剂、包装材料及生产辅料等,而设备供应商则提供机械及工具。领先的电池隔膜制造商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其设备能够生产高度适配其自主生产技术的乾法及湿法隔膜,使其能够以高精度及高生产效率的方式制备高品质的隔膜。

隔膜对电池至关重要,不仅能防止短路,亦能在电池过热甚至爆炸时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切断锂离子的移动。中游的领先电池隔膜制造商提供乾法及湿法隔膜,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涂覆处理,以提升热关断能力、安全性能及与电池化学体系的相容性。该等电池隔膜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涵盖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设施、消费电子等多种应用场景。

全球及中国电池隔膜行业的市场规模

按出货量计算,全球电池隔膜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64亿平方米增至2024年的277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44.5%。于2024年,中国的电池隔膜出货量为全球第一,佔主要国家市场约84.0%。展望未来,在政府额外规定与技术进步的带动下,预计全球电池隔膜市场出货量规模将从2024年的277亿平方米增加至2029年的841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24.8%。

同时,受到欧洲、美国当地产能提升及中国隔膜制造商为配合全球化锂离子电池供应链而进行海外扩张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以外地区的电池隔膜出货量佔比预计将从2024年的16.0%飙升至2029年的34.1%,複合年增长率为45.3%。

于2020年至2024年,全球乾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由约12亿平方米增加至约64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51.0%。2024年,中国佔全球出货量的94.7%,保持市场主导地位。展望未来,全球出货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64亿平方米增长至2029年的138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16.4%。随著中国企业加快海外扩张,其他国家的制造商提高产能及客户基础,中国以外地区的乾法隔膜出货量份额预计将从2024的5.3%上升至2029年的14.2%,複合年增长率为41.8%。

全球湿法电池隔膜市场的出货量从2020年的约51亿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的约213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42.7%。2024年,中国以80.8%的份额佔据市场主导地位。展望未来,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213亿平方米扩大至2029年的704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27.0%。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市场需求加速增长以及中国企业战略性海外扩张的推动下,中国以外地区的市场佔有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19.2%上升至2029年的38.0%,複合年增长率为45.5%。凭藉先进的制造技术、强大的研发能力及一体化的供应链,中国企业正在迅速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以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电池需求,增强供应链弹性,保持成本竞争力,从而巩固其在全球湿法电池隔膜市场的领先地位。

于2020年至2024年,中国乾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由约10亿平方米增加至约61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57.2%。在下游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带动下,中国乾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约118亿平方米,自2024年起複合年增长率为14.1%。2024年,电动车电池是中国乾法电池隔膜市场最大的下游应用场景,市场佔有率约为60.0%,其次是储能电池(35.0%),接著是消费电子电池(4.5%)。

中国湿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由2020年的26亿平方米增加至2024年的172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60.4%。展望未来,中国湿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172亿平方米激增至2029年的436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20.4%。2024年,能源汽车电池在中国湿法电池隔膜市场佔有率为72.9%,其次是储能电池(22.0%),接著是消费电子电池(3.4%)。

全球及中国电池隔膜行业的市场增长动力及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採用率及性能要求提高。2024年,中国、欧洲及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为42.9%、16.7%及9.0%。于2029年,该等数字预期将分别升至66.5%、25.5%及13.8%。相较于中国,欧洲及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显示出可观的增长潜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在碳中和目标、支持性政策以及汽车制造商电动化策略的推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採用率大幅提升,持续推动电动车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

随著电动车电池追求更高能量密度、更快充电速度及更高安全性,市场对高性能隔膜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湿法与乾法隔膜技术同步扩展。湿法隔膜因具备更优异的均匀性与机械强度,逐渐成为高镍及半固态等高端电池的主流选择。同时,乾法隔膜则因其热稳定性及成本效益,在主流应用场景中维持竞争优势。随著电动车电池市场预计于未来数年将维持高增长,隔膜行业正扩大产能并升级制造工艺,以迎合此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储能应用场景带动需求。储能领域(包括电网级系统、电信基站、家庭储能以及便携式电源)正成为隔膜需求的关键增长动力。每一种应用场景皆具有其独特的技术规格,例如电网储能需要长循环性能,或住宅及便携式系统要求高能量密度与耐热性。

隔膜制造商正通过开发量身定制、针对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应对需求,包括功能性涂覆、孔隙率优化以及加强高温自闭特性。其中,欧洲及美国的储能产业,尤其是用户端储能产业增长显著,按新增装机容量计算,预计到2029年,欧洲及美国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超过140吉瓦时及200吉瓦时,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9.4%及40.0%。此快速增长驱使欧洲及美国的锂离子电池需求增加,进而加速海外隔膜的产能扩充,以满足当地不断增加的需求。随著全球对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稳定性的投资增加,储能电池行业正迅速崛起,为储能领域的隔膜创造出持续增长的需求基础。

中国供应商竞争力上升。中国隔膜制造商在生产规模、技术成熟度及成本效益方面已迅速追赶国际竞争对手,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已超越国际同业。凭藉持续的研发投入及产能扩充,中国企业现已成为全球隔膜供应的领军者。其具竞争力的价格以及能够大规模供应高品质湿法及乾法隔膜的能力,使中国企业成为主导的隔膜出口商,特别是在欧洲及东南亚的电动车电池生产商之间。这种与日俱增的竞争力已重塑全球市场格局,亦巩固了中国供应商的领先地位。

创新惠及多元佈局的牵头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塑造电池隔膜行业,从材料突破乃至生产工艺进步均可见一斑,如高速湿法生产线及乾法低温拉伸技术。市场对于超薄、耐热及能抑制枝晶生成的新一代隔膜的需求不断上升,催生了新一轮的产品开发浪潮。领先隔膜供应商已融入该等顶尖供应链,参与产品前期规划,确保长期价值创造。

同时,智能制造、AI质控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正在带来成本结构及环境足迹的双重革新。在产品方面,湿法及乾法工艺预期并存发展,隔膜将朝向更薄、更具功能性的趋势发展。涂覆隔膜需求上升,具差异化的涂覆配方成为多元技术路线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展望未来,行业集中度或会提升,进一步惠及具有规模、创新能力及强大客户网络的牵头企业。

全球及中国电池隔膜行业的行业壁垒分析

技术与研发能力。电池隔膜制备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往往需要长时间投入,对新入行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构成进入壁垒。电池隔膜行业的制造商必须透过技术创新建立竞争优势。领先的隔膜制造商凭藉深厚的行业经验,累积了整个生产工艺的重要专业知识。该等专业知识涵盖原材料的选择、产品设计及电池隔膜的最终生产。电池隔膜行业的领先企业同时掌握乾法及湿法隔膜制备的工艺与设备技术。为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隔膜制造商与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尖端技术,继而提高了新入行企业进入电池隔膜行业的难度。

高素质人才。具备丰富专业知识、深厚行业了解及丰富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是电池隔膜制造商成功的关键。具备良好往绩的电池隔膜制造商通常已建立高水准的技术研发团队。此外,经验丰富且专业的管理团队能帮助电池隔膜制造商通过有效的经营与策略规划,更好地运营业务。由于电池隔膜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及技术领先型产业,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于此行业的牵头制造商。对于新进入电池隔膜行业的企业而言,在短时间内网罗具有高素质的跨领域人才相对困难。

资本投入。大量的资本投入在电池隔膜的设计及生产各阶段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早期阶段,电池隔膜制造商通常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组建研发团队、採购原材料、开发产品配方及建造生产基地等。进入商业化阶段时,充足的资本支持对于购置生产设备十分重要。在产能扩大阶段,资本投入同样对于扩建生产线、兴建新厂房等至关重要。缺乏充足资本的新入行企业在电池隔膜行业中的竞争力较弱,因此形成资本门槛。

客户认可。领先的电池隔膜制造商能确保稳定可靠的生产,并在全球各地灵活设置本地化设施,以满足市场需求。除了产能之外,客户还要求对产品品质及制造稳定性进行长期评估,导致新进入者的认证期延长。由于转换成本高,且对供应商的可靠性有一定要求,一旦通过认证,供应商通常能维持稳定的长期合作关係。为了配合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的海外扩张,领先的隔膜公司能够进行本地化生产,以加强这些合作关係。新进入者往往在生产规模与客户信赖度方面面临挑战,进入市场时有较大的障碍。

灵活的供应配置能力。卓越的生产能力亦是电池隔膜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因为这象徵运营效率及生产灵活性,亦关乎长远发展潜力。行业中具有强大领先地位的电池隔膜制造商能够提供稳定、可靠且快速的生产及产品供应。该等企业具备全球市场佈局的远见,能灵活调配各地生产设施,根据不同市场的实际订单执行生产计划。此外,该等企业能凭藉其优异的技术能力及资源,自主设计生产设施,从而减轻因设备供应不足对生产活动带来的压力。然而,新入行企业可能缺乏产品量产的能力以交付产品,因此形成生产能力门槛。

设备设计、供应及调试。隔膜生产设备高度客制化,以符合严格的技术要求,并且在安装、微调及产能提升方面需要较长时间。领先公司利用单条大产能生产线,具有宽幅及高线速,实现高效且大批量的基膜制造。成熟企业通常会与国际设备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并运用自身的研发能力,共同开发并确保获得先进设备,尤其是在高端涂覆隔膜方面。该等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有限,大部分产能已通过与领先制造商订立长期协议而锁定。对于新入行企业,不仅难以及时获得高性能设备,亦需面对调试、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上的陡峭学习曲线等挑战。该等因素共同导致新入行企业需要高额的前期资本需求、上市时程延迟以及显著的竞争劣势,继而稳固了现有企业的主导地位。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