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威士忌中国台湾产区:混乱中探索,裹挟中前进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07

1948年~1999年:混乱中探索,裹挟中前进

➢ 萌芽期(1948年):物资匮乏,1948年中国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台北酒厂推出了中国台湾最早的自制威士忌“陈年威士忌”,实际也是以日本人撤走后的库存制作(食用酒精+威士忌香精),并不算正规威士忌。

➢ 探索期(1950-1970年):台北第一酒厂1958年进行了“高级威士忌制造试验”,用澳洲啤酒大麦芽粉作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6-7日,得到酒精度5-8%的酒汁,用200公升蒸馏器蒸馏出14.3-22.6%的酒,再用小型蒸馏器二次蒸馏,得到47.5~70.2%的新酒,放入橡木桶储存,大致与传统威士忌生产方式接近(虽无专用麦芽和酵母、铜制壶式蒸馏器、合适橡木桶、足够熟成时间,但已是本土威士忌生产工艺上的一大突破)。但是由于消费者接触进口威士忌,国产威士忌因口味和形象问题导致停产。

• 进口威士忌:专卖制度下早期大众很难获得洋酒,1955年公卖局才开始引进少量威士忌,主要供应特定人群。因此威士忌自始就是“稀缺、用来送礼或款待贵宾”的高级酒类。

➢ 研发期(1970-1980年):由于市场对威士忌需求增加, 74年公卖局再次尝试研制威士忌,展开为期6年的威士忌研究计划,主要三个方向:1)使用大麦、玉米和高粱为原料的传统苏格兰威士忌工艺;2)以米酒为基础的中国酒转换法试制威士忌;3)以香蕉为原料的威士忌试制。

➢ 草创期(1984年至1999年):以上研究后,公卖局认为中国台湾不适合生产威士忌,决定以进口苏格兰威士忌原酒为基础,加入少量自制威士忌(当时苏威产量过剩,原酒价格便宜,进口1公升只需台币40元,自制威士忌不划算),由此推出了半自制国产调和威士忌,即“黑盒威士忌”。1986年,美国对中国台湾施加贸易压力,导致洋酒进口逐步开放(87年放开啤酒葡萄酒、91年放开威士忌、92年放开白兰地),逐步打破专卖制度。

南投威士忌发展历程:南投酒厂自1981年开始生产威士忌,使用不锈钢蒸馏器、啤酒酵母和橡木桶进行熟成。1999年9月21日,南投酒厂受到地震影响,导致自制威士忌生产停滞。

• 威士忌市场变迁:开放洋酒进口之初,威士忌进口量仅30万箱,远低于白兰地的80万箱,主要因为干邑白兰地口感偏甜受消费者喜爱,且高酒税下较高的售价更适合送礼,但到了90年代中,市场谣传白兰地易发胖和诱发糖尿病,导致销量大幅下滑,此时

1)威士忌酒厂及酒商多,推广力度大;

2)威士忌酒税便宜,亚洲金融风暴后价格便宜的威士忌开始受到青睐;

3)威士忌价格带广,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多,而干邑白兰地只有中高价位产品。95年威士忌进口量突破100万箱,干邑白兰地的市场地位开始动摇,99年中国台湾为加入WTO,降低进口烈酒的酒税,并在2002年加入WTO后取消公卖制度,公卖局转为烟酒公司,将威士忌和白兰地统一酒税每公升185元,使两者市价差距缩窄,但是并未挽救白兰地颓势,反而使威士忌更畅销。

2002年加入WTO后,中国台湾威士忌行业开启市场化发展道路

快速发展期(2000-2010年):烟酒公司旗下除南投以外,还有台中酒厂在04年通过进口威士忌原酒,添加少量桶陈红鹤酎(大麦烧酒)方式,推出了“玉尊威士忌”。这款威士忌销量甚至超过南投酒厂的黑盒威士忌。但是此后最为突出的酒厂为噶玛兰酒厂。

• 中国台湾加入WTO后开放民间制酒,金车集团董事长李添财05年开始建设噶玛兰威士忌酒厂,06年3月噶玛兰蒸馏出第一批新酒,08年12月推出第一款中国台湾自制威士忌,刚推出时并未受到本土市场欢迎,主要系国人普遍对国产威士忌没信心,国际酒业人士亦认为中国台湾做不出高品质威士忌。

• 2010年噶玛兰在“伯恩斯之夜”成名,该活动是将英格兰圣乔治酒厂的3年威士忌和其他年份相近威士忌一起盲品,由于市场上缺乏低于3年酒龄的苏格兰威士忌,品酒会主席让2年的噶玛兰威士忌参选,结果却意外夺得第一名,自此中国台湾扭转了当年烟酒公司关于“中国台湾不适合生产威士忌”的结论,走上了自制麦芽威士忌的发展道路,同时此时金砖四国崛起拉动需求提升,导致苏格兰原酒价格上涨至过去的2-3倍,进口原酒调制的经济效益走低(07-08年原酒价格高的时候,烟酒公司进口印度威士忌,结果酒质较差,加上噶玛兰成名因此再次考虑自制道路)

成熟发展期(2010年至今):中国台湾威士忌飞速成长,尤其单一麦芽威士忌市占率较高(大多数国家主要饮用调和威士忌),因此苏格兰威士忌进口金额名列世界前茅。

• 噶玛兰在10年后频繁斩获国际大奖,知名度和销量不断攀升,16年底开始建设蒸馏二厂,16年12月再添10组蒸馏器,年产能达900万公升,对应1200万瓶(700ml/瓶),位列全球十大蒸馏厂之列。

• 南投酒厂07年更换厂长重新申请建设威士忌蒸馏厂,08年开始将啤酒麦芽运至啤酒厂糖化(利用冬季啤酒淡季产能),再将麦汁调回南投酒厂发酵,并从林口酒厂调来铜制壶式蒸馏器,10年从莲花酒厂调来新的铜制蒸馏器,摸索自主生产技术,13年推出了桶装麦芽威士忌原酒,并以“OMAR”品牌推出了“波本花香”、“雪莉果干”两款单一麦芽威士忌,之后更是利用本身酿制水果酒的优势推出了柳丁桶、荔枝桶、梅子酒桶、金香白兰地桶、桂花酒桶等独特风味的威士忌。14年开始不断获奖,包括ISC金奖等,属于中国台湾两大威士忌酒厂之一,仅次于噶玛兰。

• 台中酒厂在推出玉尊威士忌成功后,也开始尝试自制威士忌,10年开始进口小麦玉米制作威士忌,并从2016将自制威士忌调入“玉尊威士忌”中,2022年起推出了谷蕴原桶强度单一谷类威士忌,目前仍在摸索运用当地原料研制具有中国台湾风土特色的新品。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