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无人设备是指利用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城市环卫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些设备可以分为小吨位无人设备、大吨位无人设备和人形机器人三类。
1) 小吨位无人设备:载重能力较小的智能清扫设备(3 吨及以下),主要服务于广场、公园、学校等半封闭场景。这类设备体积小、灵活,能够高效完成清扫任务,减少人力成本。搭载激光雷达、视觉识别等多模态传感器,通过 AI 算法实现自动脱桩、贴边清扫、人机协同等功能。典型产品如玉禾田旗下坎德拉无人环卫小车,单台综合清扫效率最大可达 10000 平方米/小时。
2) 大吨位无人设备:载重能力较大的全自动作业车辆(3 吨以上),应用于市政道路、景区园林等开放场景。通过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替代传统驾驶员,集成高精地图定位、动态避障和路径规划功能,支持垃圾清扫、清运等任务。设备采用电动化设计,结合云端调度系统实现多车协同作业。典型机型如文远知行无人驾驶扫路机 S1,单次充电作业覆盖面积达 120,000m²。
3) 环卫人形机器人:助力无人化场景闭环。人形机器人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智能性,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如垃圾车驾驶员负责垃圾桶的上下操作等辅助工作,在没有人形机器人配合下,无人驾驶环卫车无法接替非驾驶工作。
2、经济性分析:小吨位级别更具经济性,有望率先放量
小吨位——城市服务机器人:一台小型智能装备目前售价 30 万左右,1 台+1 人可以替代 3~4 人(5 万/人/年,参考一线城市环卫工人薪资),同时规避安全生产的问题。1)售价 30 万:适宜场景下 1 台+1 人可替代 4 人/3 人/2.5 人,分别在第 3/4/5 年可以实现经济性。2)待降至 20 万元:分别在第 2/3/4 年即具备经济性优势。
大吨位——L4 级自动驾驶环卫车:依托于环卫车制造优势,环卫装备公司占据先机,1 台无人驾驶环卫车可替换 1 个司机,1)假设 L4 级 6t 无人驾驶环卫车 100 万元,普通 6t 环卫车 40 万元+司机 10 万/年,短期不具备经济性。2)假设降至 60 万元:第 2年即具备经济性。
3、空间测算:环卫清洁&环卫驾驶无人设备市场空间达千亿量级
未来环卫清洁&环卫驾驶无人设备市场空间达千亿量级。根据盈峰环境《环卫从业人员收入现状及行业电动化趋势白皮书(2023)》,我国环卫清洁、环卫驾驶从业人员分别 431、63 万人。
我们分别假设适合环卫无人设备作业的空间比例为 20%/30%/40%时,1 台小吨位设备+1 人替代 3 人作业(即 1 台替代 2 人),1 台大吨位设备替代 1 台普通车+司机 1 人,小吨位无人设备/大吨位无人设备分别降价至 20 和 60 万元/台(确保无人设备具备经济性优势),在 3 种假设情景下测算得到:1)保守假设无人设备作业比例20%:小吨位/大吨位无人设备的市场空间分别为 575/761 亿元;2)中性假设无人设备作业比例 30%:小吨位/大吨位无人设备的市场空间分别为 863/1141 亿元;3)乐观假设无人设备作业比例 40%:小吨位/大吨位无人设备的市场空间分别为 1151/1522 亿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