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利用先进的AI技术增强运行能力,为价值链的各个成熟阶段提供使用案例。成熟的应用案例包括可识别潜在故障并优化设备检查的预测性维护,而新领域应用案例则涉及可提高整体效率的动态资源分配和自适应系统控制。通过整合“AI+”解决方案,基础设施提供商可以完善决策、优化设备检查并更主动识别潜在风险。
这一板块重点涵盖“AI+”交通、“AI+”能源、“AI+”城市治理、“AI+”通信等。值得注意的是,AI在交通、能源和城市治理板块的整合已有显著进展,而通信等板块仍具有巨大的增长和进一步探索的潜力。
中国“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行业稳步增长,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人民币0.6万亿元扩大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1.3万亿元,年複合增长率为17.2%。预计这一上升趋势将持续,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人民币1.5万亿元增加至2028年的人民币2.9万亿元,年複合增长率为17.0%。
“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包括:
对高效基础设施管理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限制和市民期望的提高刺激了对更高效率的基础设施管理的需求。而不断增长的需求正在加速推动“AI+”解决方案的应用。例如,杭州最近引进AI故障预测及识别技术,将道路缺陷识别效率提高45%。深圳同样也在石井街道部署智能环卫机器人,实现总面积71%的保洁覆盖率。AI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提升基础设施管理及运营效率。
拓展“AI+”的应用范围。“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正从单一用例(如能耗分析)向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如综合能源监测平台)发展。这一扩展增强了对複杂基础设施系统的整体管理,促进了更具协作性的运营。
以科技进步提升“AI+”能力。数据处理、算力、算法的不断进步,以及垂直领域AI模型和多模态融合的创新,提升了“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些进步使AI应用更加高效、准确和可扩展,从而将进一步推动“AI+”解决方案的增长和整合,形成更智能、更高效的基础设施系统。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