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日将月就,AI 算法催生智能床垫新业态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25

(一)持续进化,智能床垫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窗口期

作为睡眠健康的关键一环,更舒适、健康的床垫产品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痛点。欧美等发达国家智能床垫发展起步较早,伴随睡眠问题日益凸显,我国龙头公司也开始针对市场需求加速布局。从向更舒服 贴合的材 质进化 ,到向更丰富的睡眠监测功能进化,到如今部分床垫产 品已经实现对睡眠质量 进行主动干预, 提供助眠、 防止打鼾等功能 ,在技术的持续赋能和龙头公司的不懈努力下,智能床垫产业持续进阶。

20 世纪 90 年代,智能床垫尚处于萌芽阶段,行业发展以材料创新为核心 驱动力,打破传统床垫的设计桎梏,为后续智能化发展筑牢根基。

1991 年,瑞典 Fagerdala 世界海绵公司依托美国太空总署记忆绵技术,推出全球首张商业化记忆绵床垫“Tempur-pedic 瑞典床垫”,其温感特性可自适应人体曲线、缓解压力,在注重健康的发达国家迅速普及,开启功能性材料大规模应用先河。

1997 年,德国 Lattoflex 乐德飞翼研发第一代飞翼支撑系统,摒弃传统弹簧与木条排骨架设计,从支撑结构层面革新,为提升睡眠舒适度开辟新方向,这些探索为智能床垫后续技术融入奠定了物理基础。国内此时尚未涉足智能技术,喜临门等企业仅聚焦传统床垫的生产和研发,智能床垫领域仍是空白。

进入 21 世纪,智能床垫行业围绕弹簧技术改良与功能优化持续发力,逐步融入初步的智能理念,产品从单 纯的物理支撑向具备一定动态响应 能力转变。2001 年,丝涟发布“第六代双重感应承托弹簧”,以两端独立伸缩感应层提升对体型和重量的灵敏度,增强承托精准度与耐用性。

2011 年,舒达推出的高科技睡眠 iComfort 系列床垫突破性地使用具有温度调节效果的凝胶记忆海绵,在减轻压力的同时增强舒适感;同年推出的 iComfort 智能睡眠系统,针对入睡难等问题优化睡眠全场景,将智能科技与睡眠需求深度结合。

国内床垫行业在这一阶段开始逐渐接触智能化理念,但整体发展较为缓慢。对于国内市场,伴随众多国际一线床垫品牌进入国内,带来先进技术和理念,国内龙头公司开始积极探索床垫的智能化。此时国内智能床垫主要以简单的机械功能改进为主,如部分床垫开始具备升降功能等。虽然有一些企业尝试引入传感器进行睡眠数据监测,但技术尚不成熟,智能化程度较低,数据交互也多依赖外部设备。

2013 年 开始 ,智能床垫的核心技术从初步应用转向深度整合, 睡眠监测与动态调节功能逐渐成熟,产品开始覆盖多样化睡眠场景,形成“数据追踪+主动干预”的基础 逻辑。2013 年,HEKA推出首款 AI 床垫,集成传感系统与 AI 模型,通过实时调节贴合人体脊椎曲度,开启“AI+床垫”的技术探索;2014 年,Sleep Number X12 智能床应用 Sleep IQ 技术,以非接触式传感器追踪呼吸、心率等数据并生成睡眠报告,推动睡眠数据化管理。

2020 年,Sleep Number Climate360 智能床通过“微气候”技术自动调温,进一步强化环境适应与睡眠质量的联动。2014 年左右 ,智能床垫 的概 念在国内行业内出 现。慕思股份、喜临门等企业加大了对智能床垫的研发投入,2017 年,慕思启动 AI 床垫与智慧健康睡眠系统的系统化研发,确立智能科技和健康睡眠“双引擎”战略,并陆续开发了 AI 床垫、智能电动床、速眠系统、酣睡枕等多类核心产品;2020 年,喜临门发布了全新智能床垫 Smart 1,其 Smart Wave 护脊深睡系统是历时研发 9 年,内部迭代 5 代产品的成果,包含多项专利技术,可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监测和调节功能。这一阶段的智能床垫开始内置传感器,部分产品尝试与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初步整合。

自 2021 年起 ,随着人工智能与生物传感技术深度融合 ,智能床垫行业进入 AI 深度赋能阶段,技术重点转 向深度学 习算法 和个性化健 康管理, 产品不 仅提供睡眠监测,还能通过多模态传感 和医疗级数据分析,为用户定制睡眠方案。2022 年 ,Sleep Number 迭代 360 智能床,优化温度调节与鼾声干预功能,可通过抬高头部改善呼吸气流,并实时监控健康状况生成建议;

2023 年 ,泰普尔 Pro 梵璞系列采用第三代材质,依据体型、体温自适应调整,兼顾环保与个性化需求。2024 年,泰普尔 Ergo Smart Base 智能床搭载 Sleeptracker®-AI 传感器,响应打鼾并提供深度睡眠分析。2025 年,乐德飞翼 Primo W200-A 智能床垫以飞翼护脊系统结合 AI 监测,构建从睡眠追踪到健康管理的完整闭环,标志着智能床垫向全场景健康生态的深度延伸。

随着 AI 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 用,国内智能床垫行 业进入 AI 深度赋能阶段。慕思股份、喜临门等企业积极布局 AI 智能床垫领域。慕思股份推出 AI 床垫 T11 及 T11+,引入 AI 潮汐算法,可实现对用户睡眠状况的实时感知与自适应调节,并生成睡眠评估报告。喜临门推出的“宝褓 BrainCo”智能床垫,整合了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睡眠健康的闭环管理,将行业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当前行业呈现 AI 动态调节技术成熟、医疗健康功能深化、生态互联能力增强的特征,未来正朝着个性化医疗睡眠解决方案方向迈进。

(二)AI 技术推动产业革命,健康睡眠行业借势乘时

脑机接口根 据接入方 式可以 被分为植入 式和非植 入式。植入式脑机接口需手术植入电极或芯片到脑组织/皮层,通过植入电极记录颅骨以下的组织产生的信号来实现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精度高同时造价较高,多用于医疗康复(如治疗癫痫、脑损伤)、残疾辅助等领域。非植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外部设备(如头戴式耳机)检测信号,完全无创,且长期使用无风险,近年被多用于消费电子、健康监测等领域。

现有用于睡 眠监测领 域的脑 机接口主要 为多导睡 眠监测 设备,通过佩戴设备,可以实现对脑电图、心电图、口鼻气流、鼾声、呼吸运动、脉氧饱和度、体位等参数的记录,从而用于分析睡眠结构,评估睡眠疾病,是临床医学常用的睡眠疾病客观检查。当前市占率较高的品牌有康迪、神踪科技、施曼诺、飞利浦、怡和嘉业等,以 25H1 销售额测算的市占率分别为 19.63%、14.29%、12.37%、10.77%、7.72%。CR5 占比达 65%,品牌集中度较高。

传统睡眠监测仪需在医院辅助佩戴,需要佩戴电极片和传感器入睡,对睡眠舒适度和睡眠质量会有一定影响。同时当前设备中进口设备占比在 50%以上,造价较高,无法作为日常睡眠监测手段。但伴随其技术逐步被应用在家庭健康医疗领域,脑机接口与健康睡眠的关联度持续提高,未来前景广阔。根据麦肯锡的测算,全球脑机接口在严肃医疗应用潜在规模在 150 亿-850 亿美元,消费医疗应用潜在规模在 250 亿-600 亿美元。

2025 年以来 ,我国脑机 接口 技术迎来快速发展 窗口期。一方面,国家层面政策扶持力度显著加强,工信部、医保局、国新办多次在发文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发展脑机接口技术,鼓励打造相关创新产品,让前沿科技成果惠及更多消费者。另一方面,北京、上海、四川、山东等地陆续出台相关行动方案,加快产业生态和应用场景布局。

(三)脑机接口公司多点开花,赋能睡眠健康产业新生态

乘政策春风,多家脑机接口技术类公司快速崛起。据智药局统计,截至 25 年 7 月我国已有 36家脑机接口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其中具备非侵入式技术路线的公司有 20 家。这些公司的研发团队多为知名高校孵化、或具有行业上市公司资深背景,研发实力强大,有望推动脑机行业持续扩容。

其中较为代 表性公司 如杭州 强脑科技, 其拥有实 力雄厚 的研发团队 ,深耕脑 机接口 领域多年。公司创立于 2015 年,是首家入选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Harvard Innovation Lab)的中国团队,公司致力于提供国际前沿的脑科学技术方案,在神经康复、智能交互等方向具有领先优势。其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核心研发团队兼具国际化和专业化。其中顶尖院校背景(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人员占比逾 70%。公司一直致力于提供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结合的睡眠解决方案,现有智能健康产品涵盖健康睡眠、正念冥想、专注力改善三个方向,

1)健康睡眠 :2022 年推出的 深海豚安睡仪,通过精准脑电(EEG)检测技术、人工智能算法、CES 物理助眠技术,提供入睡报告、整晚报告、周维度分析,同时利用脑波实时采集和干预技术,实现对睡眠质量的非药物失眠干预、自定义助眠理疗。根据公司监测,使用者的入睡时长平均缩短近 50%,90%的使用受访者表示使用后入睡速度明显提升。

2)正念冥想:实时监测用户脑电波、心率等生理数据,结合 AI 算法生成可视化报告,配合 APP为客户提供正念冥想课程,疏解压力。

3)提升专注力:专注欣产品主要面向存在注意力集中问题的儿童,通过神经反馈训练干预方法,适用于有执行功能问题及注意力问题儿童的训练,75%受训儿童 5 周内专注力显著提升,受试者注意力平均提升 40%。

公司 2022 年推出的 深海豚安 睡仪和 2023 年推出 的专注欣 均通过脑电波实时 采集和干 预技术,实现对思维的非药物性干预和治疗改善。其中,深海豚智能安睡仪为公司 2022 年推出,利用精准脑电(EEG)检测技术、CES 物理助眠,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解译大脑在不同睡眠阶段的神经信号状态,同时通过脑电数据检测+声光电干预一体化,实现对睡眠行为的有效干预,通过刺激大脑分泌具有镇静性作用的内啡肽,有效降低焦虑、缓解压力。产品可以将使用者的入睡时长有效缩短近 50%,90%的受访者表示使用后入睡速度明显提升。

公司深耕睡眠健康领 域,并与多家领先的睡眠健康生态合作伙伴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构建科技赋能睡眠健康的产业生态。

技术研发上:2025 年 3 月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共同揭牌成立“脑机接口联合创新中心”,共同推动脑机接口领域的科研攻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2025 年 6 月与智源研 究 院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动 Brainμ模型在脑机接口产业应用中的创新突破,率先实现了消费级脑机接口设备上视觉信号的解析。

产品研发上:2025 年 7 月携手喜临门发布的“宝褓 BrainCo”床垫,同时将联合研发包括智能睡眠枕在内的系列创新产品,持续完善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智能睡眠生态,持续推动智慧睡眠行业构建新边界,有望推动行业实现深刻变革。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