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三化学品产业链是以碳三烃为核心原料,採用丙烷脱氢(PDH)、选择性氧化、聚合等一系列化工过程,生产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高附加值衍生产品的一体化产业体系。这条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在于专注丙烯的生产和转化。
作为上游加工的主要目标产品,丙烯同时亦是合成众多下游化工产品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因此,丙烯是碳三产业链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产品。其广泛的下游衍生物种类繁多,包括聚丙烯(PP)、环氧丙烷(PO)、丙烯腈(AN)、丙烯酸(AA)及异丙醇(IPA)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电子材料等行业。
碳四化学品产业链是一个以碳四烃馏分为核心原料,通过异构化、烷基化、脱氢、醚化等一系列化工过程,生产各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综合工业体系。在这个产业链中,异丁烷及其衍生物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加工途径是关键的一环。异丁烷是清洁汽油的优质调和组分,也是生产异丁烯的关键原料,可使低值烷烃转化为高值烯烃。
通过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异丁烯可进一步加工合成甲基叔丁基醚(MTBE)。由于其优异的辛烷值及良好的混合特性,MTBE主要用作炼油业中高效的汽油添加剂。同时,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可经裂解产生高纯度异丁烯,继而用于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例如丁基橡胶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中国碳三碳四化学品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丙烯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于2024年分别达到69.7百万吨、53.4百万吨及55.4百万吨,2020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1.6%、9.6%及8.8%。中国丙烯的销售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币704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553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5.9%。预计到2029年,中国丙烯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将分别达到96.5百万吨、74.3百万吨及75.2百万吨,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长率分别为6.7%、6.8%及6.3%。中国丙烯的销售收入预计将于2029年达到人民币640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3.0%。
2024年,中国MTBE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分别达到22.8百万吨、16.3百万吨及13.8百万吨,2020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2%、9.4%及3.3%。中国MTBE的销售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币43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018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23.6%。预计到2029年,中国MTBE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将分别达到31.5百万吨、23.4百万吨及17.9百万吨,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长率分别为6.7%、7.5%及5.3%。中国MTBE的销售收入预计将于2029年达到人民币1,365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6.0%。
中国碳三碳四化学品行业的未来机遇
产业链整合。为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及降低整体成本,制造商正通过推动产业链一体化及集群化发展,以提升竞争力。通过将原材料生产、中间加工及最终产品制造结合,制造商能够实现关键材料自给自足,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从而稳定供应,同时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
此外,这种综合方法消除了与中间步骤相关的交易成本,并实现了能源、物流和副产品的协同利用,从而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产业链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联繫提升了营运灵活性及调度能力,让制造商能够迅速应对市场变化。这种结构为拓展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形成可持续且难以複制的竞争优势。
精细化学产品开发。2024年7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强调传统产业向高端精细化工延伸,构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的产品体系,提升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碳三碳四化学品行业中,制造商正逐步从大规模生产大宗化学品,转向开发技术门坎更高、利润空间更大的精细化工产品及新材料。
通过深度利用碳三碳四化学品产业链中的丙烯和异丁烷等关键组分,制造商能够生产高价值产品,包括丁基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高纯度异丁烯,以及二异丁烯及聚异丁烯等下游衍生物。精细化产品的发展有助于优化产品组合,有效提升抗风险能力及盈利能力,符合国家推动产业链高端化、精细化发展的政策方针,从而为行业的可持续增长注入动力。
绿色低碳转型。随著“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碳三碳四化工行业正积极採用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制造商正实施丙烷脱氢(PDH)副产氢气的综合利用、丁烷异构等低碳生产工艺,以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绿色电力配套项目,以降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制造商积极构建资源循环系统,将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甚至废料重新整合到产业链中,实现资源再生及价值再创造。例如,作为PDH副产品产生的氢气经过提纯后,可用于氢能产业,并与相关氢能产业协同推动跨部门资源整合。这种绿色转型有效应对环境监管压力,通过降低成本及改善营运来提升经济效益,最终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