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我国能源结构持续向低碳化转型,新能源装机量和发电量持续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3 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为 2.93 亿千瓦,其中光伏新增装机 2.17 亿千瓦,同比增长 148.1%,风电新增装机 7,590 万千瓦,同比增长 101.7%,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均创历史新高。2022 年,我国风电发电量 8,85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6.2%,我国光伏发电量5,83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6.4%,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
在能源结构加速转变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由于其随机性、波动性及间歇性的特点,导致发电侧电力供应波动明显加剧,对电网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促使我国电力系统加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
2022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统筹高比例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一方面,需要加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实现电源端、电网端和负荷端的智能化升级,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依托数字化手段,围绕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的全流程进行数字化整合,建立能源数据生态,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实现“源网荷储”的有效互动和多种电力形式的高效互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促进对电能的高效利用和对新能源电力的有效吸纳。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向智能化和数字化等方向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应用逐渐深入。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