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政策和市场双向驱动,人工智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7-21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国务院国资委发起了“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旨在加速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三个部门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了由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 7个部分组成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并计划至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超过50项以上,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安全风险,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2024年9月,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通过系统性的治理原则、分类明确的安全风险、综合性的技术应对措施、全面的综合治理措施以及详细的开发应用指引,为AI的安全治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支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各省市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并出台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例如,北京市发布了《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推动北京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浙江省则提出全面构建国内一流的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培育千亿级人工智能融合产业集群10个、省级创新应用先导区15个、特色产业园区100个,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3000家,总营业收入突破10000亿元,成为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并提出将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广东省制定了《通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若干措施》,提出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底座,构筑智能终端产品新高地,打造智能融合应用新引擎,并明确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加速“政产学研用”协同,逐步形成以政策为牵引、技术为核心、资本为支撑、行业应用为载体的生态体系。其中,科研机构和头部科技企业加快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算法的创新,并协同开源战略加速技术扩散,形成生态辐射效应,AI技术的迭代速度呈现指数级增长;各行业企业加速业务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探索,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IDC预计,到2025年,全球2000强(G2000)企业将把超过40%的核心IT支出用于AI相关计划,从而使产品和流程创新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政府引导基金+风险投资+产业资本”形成协同网络,加快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多层次资金支持,助力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纵深推进,这种生态优势将催生更多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