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餐饮供应链效率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7-26

随着经济增长,消费升级,中国餐饮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24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 5.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在餐饮消费多元化趋势下,由于传统供应链效率不高,需要餐饮供应链向高效、标准化转型。

另外近期我们也观察到,随着 AI 技术应用的深入,大部分行业都在被加速“效率化”改造,尤其是近期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在加速养成消费者“离店消费”习惯的同时,也在倒逼餐饮行业工业化进程,部分餐饮企业出现了“服务属性变弱、制造属性变强”迹象(也可以理解为中式餐饮的快餐化),比如京东以“七鲜小厨”为载体,用 10 亿现金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形成1000 道招牌菜,运用机器人技术实现菜品的标准化、流程化。

宏观背景:经济增长,消费升级,高效供应链需求应运而生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居民消费升级客观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增长,中国消费持续升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2024 年人均GDP 复合增速约为12.7%。伴随中国经济增长,一是城镇化步伐持续加速,城镇化率从约16%提升至67%,大量人口持续向城市聚集;二是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71 元/年增长至 41314 元/年,深刻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格局和生活方式基础。餐饮业快速发展,高效供应链需求日益迫切。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外出就餐和便捷食品的需求明显增加,餐饮业得以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红餐网数据,2024 年中国餐饮收入约 5.6 万亿元,截至2025 年3 月全国餐饮门店总数已接近 800 万家。但是从结构上看,当前餐饮市场仍以中小型经营者为主,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测算,2024 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约为20.1%。由于配套供应链体系是支撑餐饮行业,特别是中小餐饮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市场对食材供应解决方案需求迫切。

基础建设持续完善,政策支撑冷链发展。餐饮行业标准化建设依赖于稳定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以保障食品品质。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推动冷链运输发展,并持续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网络建设,2021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推出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全国冷链网络。2023 年中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43.2 万辆,冷库总容量约为 2.28 亿立方米,硬件设施的提升为餐饮标准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工厂智能化升级改造,数字化赋能管理运营。数字化技术帮助提升餐饮供应链管理与质量控制效率,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和物联网应用能够进一步强化全链路追溯能力,例如安井食品车间全流程条码化确保生产、质检信息可追溯与标准化。另外,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市场响应与研发创新,例如惠发食品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销售状况,分人群分类别定制化提供食材。

行业痛点:传统供应链低效,亟待高效解决方案

餐饮消费多元化趋势显著,传统食材供应链体系效率不高。中国消费者外出就餐比例持续提升,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外食消费场景占比已达到36.5%。另外,消费者需求细分化,工作宴请、日常快速饱腹、亲友社交聚餐以及追求品质的悦己独处等不同场景,对餐饮的便利性、健康属性和个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支支撑餐饮行业运营的传统食材供应链体系,一方面因依赖层级较多的传统经销商体系而响应滞后,难以匹配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其品类相对单一,深加工和定制化能力不足,限制了多元、差异化菜品的能力。行业迫切需要更具灵活性、丰富性和创新支撑能力的供应链体系。

行业面临成本、标准化、品质痛点,亟待高效解决方案。传统餐饮供应链面临三大核心痛点,制约了餐饮企业的盈利能力、服务稳定性与扩张潜力,行业对供应链体系升级,特别是预制菜等解决方案的应用的需求日益迫切。

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大:根据中国饭店协会,2023 年餐饮企业原料进货成本占据收入比例均值高达 45.20%,人力成本、房租成本占比22.20%、8.10%,三者共同挤压了本已有限的利润空间。高昂的刚性成本结构是餐饮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经营者压力的重要来源。

标准化程度不足:国内餐饮市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运营高度依赖厨师个人的经验与手工操作。非标准化生产方式直接导致菜品口味、分量及呈现形式难以保持一致性,质量稳定性欠缺,进一步加剧了出品波动。

食材品质不高:根据 2023 年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中国食物供应链损失浪费量中45%的损失发生在产后处理和储存阶段。与冷链流通率普遍超过 95%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仅为 35%、57%、69%。

2020 年景气提升后回落,行业资本布局处早期阶段

2020 年-2021 年板块关注度提升,2021 年中后景气回落。餐饮供应链食品加工的主要品类主要包括复合调味品和预制菜,通过优化成本采购和保证出品稳定性,有效解决餐饮痛点,在 2020 年疫情冲击下行业获得广泛关注。万得调味品/预制菜概念指数自 2020 年起显著走强,2019 年 3 月至2021 年5 月期间分别累计上涨88%/82%。相关公司股价表现突出,2019 年 1 月至2021 年5 月安井食品/三全食品/龙大美食/天味食品/颐海国际股价增长 319%/42%/69%/39%/32%。随后龙头增速放缓,2021 年中后行业景气程度波动下行。

2020 年一级市场关注度提升,当前资本布局处于早期阶段。以预制菜为例,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及 IT 桔子数据,2020-2022 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数量大幅提高,多家新品牌获得资本注入。从融资轮次分布看,事件主要集中在A轮及更早期阶段,资本对餐饮供应链企业的布局重心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