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一种慢性荨麻疹,其特徵是荨麻疹(风团)及╱或血管水肿(肿胀)反覆病发持续六週或更长时间,且并无可识别的外部诱因。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影响约0.5%至2%的人口。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状况通常持续2至5年,儘管约10%的患者可能出现症状超过5年,而部分病例甚至持续超过25年。此外,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患有共生精神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情绪障碍、体化症及压力相关疾病。
全球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人数由2019年的88.2百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92.0百万人,预计于2032年将达到99.6百万人。于中国,患者人口由2019年的37.7百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38.8百万人,预计于2032年估计将增加至41.0百万人。
具体而言,中国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于2019年为23.2百万人,并于2023年上升至25.6百万人,预计2032年将达到31.1百万人。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被建议作为所有类型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
倘标准剂量仍无法控制症状,于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前,指南建议将抗组胺药的剂量增至四倍。就对高剂量抗组胺药无反应的患者而言,建议採用包括奥马珠单抗在内的第三线治疗方案。然而,儘管接受治疗,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仍持续出现症状。
由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病因不明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仍然具有挑战性。
目前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的,由于病理生理学尚不获得充分理解,需要长期治疗的会产生庞大经济负担。超过一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对标准抗组胺药的反应不足,而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即使使用增加剂量,症状控制仍然欠佳。
许多患者产生抗药性或无力负担替代疗法。此外,缺乏敏感免疫标志物使疾病评估变得複杂,并导致治疗反应不一致。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