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枣为一种亚热带果类,原产于华南及东南亚部分地区。果实小,呈椭圆形,成熟时呈黄绿色,味道酸酸甜甜,口感浓郁清爽。南酸枣食品指以南酸枣果肉为主要原料,加工成各种形式的产品,如南酸枣糕、南酸枣粒、南酸枣冻、南酸枣饮料、南酸枣果酱等。
南酸枣糕为一种果糕,属南酸枣食品的主要类别。2019年,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规模为人民币9.914亿元,2024年增长至人民币18.805亿元,期间複合年增长率为13.7%,预计到2029年前将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39.292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15.9%。
南酸枣的营养价值
南酸枣主要分佈在中国的江西、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数个省份。江西省崇义县为中国唯一一个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指定为「中国南酸枣之乡」的地区。崇义县拥有中国第一个南酸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并在遗传改良及栽培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南酸枣果实富含多种必需营养素,具有突出的保健功效及药理价值。它含有丰富的黄酮、天然果胶、膳食纤维、有机酸及维生素,对维持整体健康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 黄酮。南酸枣果实富含黄酮(该物质为一种多酚)。每100克果实含有约1,260毫克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黄酮具有强大的抗氧化特性,有助于减轻炎症过程、减缓衰老过程及预防慢性疾病。
• 天然果胶。南酸枣亦为天然果胶的极好来源,果胶乃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南酸枣果实中天然果胶的浓度可达1,300毫克╱100克。高天然果胶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胆固醇排泄。
• 膳食纤维。每100克南酸枣果实可能含有3,120毫克膳食纤维。高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紊乱的风险。
• 有机酸。南酸枣果实富含多种有机酸,总含量达4,500毫克╱100克。有机酸可促进肠道消化、恢复酸硷平衡、维持肠道微生态并具有抗菌作用。
中国南酸枣食品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及趋势
• 加强上游原材料控制。目前,南酸枣的来源以野生为主,果肉在南酸枣果实中所佔比例较低。人工栽培南酸枣树可提高果实供应的稳定性,降低採收难度,降低原料成本。透过加强对上游环节的控制,南酸枣产业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
• 技术创新及自动化生产。透过工艺改进及设备创新,可以提高南酸枣食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化及连续化生产,提高行业内的生产效率,增强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及稳定性,最终带动了行业的发展。
• 市场覆盖面扩大、营销力度加强及消费者认知度提高。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使市场覆盖范围更广,将大大促进南酸枣食品的销售。同时,由于加大了营销力度,消费者对南酸枣食品的认知度提高,对南酸枣的营养价值有了更大的认可。此促进持续消费,并推动南酸枣食品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 南酸枣食品种类多样化。南酸枣食品品种的多元化透过迎合更广泛的消费者偏好及需求,推动南酸枣食品市场的发展。随著人们对更健康、更方便及更创新选择的需求不断增加,品牌正在推出各种口味、成分及包装形式。该种多元化不仅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而且鼓励频繁消费,从而令市场范围扩大。
市场挑战
• 质量参差不齐的白标产品盛行。在中国,自有品牌产品,通常被称为「白标产品」,由于其低成本的生产与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而广泛存在。然而,不同品牌及产品之间的质量不一致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使得消费者难以信任其可靠性。寻找符合高质量标准的预算友好型选择的挑战阻碍了该行业的长期发展。
• 传统零售模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超市等传统零售业态往往缺乏强烈的社区关注。此等大型商店通常位于交通繁忙的地区,优先考虑集中化,而非为当地购物者提供便利及个性化服务。同时,社区商店很难跟上消费者对一致的产品质量、多元化的选择及有竞争力的价格日益增长的期望。因此,以上两种零售模式均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 产品同质化及客户忠诚度偏低。随著南酸枣食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在差异化方面面临挑战,因为许多品牌提供相似的产品,变化微乎其微。因此,消费者倾向于主要根据价格而非品牌忠诚度或独特的产品属性做出购买决定。由于缺乏独特的价值主张,品牌难以培养长期的客户关係,因为购物者很容易受到折扣或有可比产品的新竞争对手的影响。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