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抓住AI行业浪潮,乘风而起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09

1、AI行业演进正处关键时期

发展历程:AI的发展可追溯至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人工智能”概念正式诞生。此后历经两次寒冬(算力瓶颈、数据匮乏导致技术停滞),直至2012年深度学习借ImageNet竞赛突破图像识别瓶颈,叠加算力(GPU普及)、数据(互联网爆发)双重驱动,开启大模型时代。

2020年,OpenAI发布对话式AI模型ChatGPT,以其极强的综合性能快速在全球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作为生成式预训练模型的典范,ChatGPT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多模态转化能力,可应用于多个场景和领域,一时间火爆全球。目前,ChatGPT已推出GPT-4.5正式版,性能依旧领先行业。

我国AI发展进程:相较于国际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较晚,萌芽于1978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迭代更新,人工智能产业在过去近20年渡过探索期和成长期,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及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科技项目。2020年,“十四五”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建设重要一环,将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肩负着推动万亿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1.2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进入高速通道

规模化应用阶段:进入2025年,行业已从“技术验证”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据显示,中国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上线服务,覆盖通用与行业场景,标志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端、消费端,推动AI向更高效、更普惠演进。

市场规模: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据IDC统计,2019-2023 年,市场规模从 19170亿美元增长至 47327 亿美元 ;2027预计规模超过11.6万亿美元。中国AI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4000亿元,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驾驶成为增长引擎。

3、AI正深度融入大众生活

 AI正深度融入大众生活: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7.7%。根据网络问卷调查结果,88.7%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智能家居产品。超8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来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形成内容摘要或辅助分析、生成文稿。

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ChatGPT月活用户已突破20亿,成为日常办公、学习的高效工具。国内AI应用同样快速渗透,如字节“豆包”凭借多模态交互和本土化服务,日活用户超5000万;腾讯“元宝”则聚焦职场场景,文档处理、会议纪要功能使用量环比增长200%。C端AI工具正从“尝鲜”转向“刚需”,预计未来两年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推动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智能化变革。

4、AI产业链图谱

基础层:提供硬件与数据底座,包括AI芯片(GPU、TPU、NPU,支撑算力)、传感器(图像、语音采集,丰富数据)、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阿里云、腾讯云,提供算力调度与数据管理)。

技术层:聚焦模型与算法,涵盖大模型研发(文心一言、GPT系列)、核心技术(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框架)、开发工具(AutoGPT、LangChain,降低应用门槛)。

应用层:实现场景落地,覆盖智能驾驶(自动驾驶、Robotaxi)、智慧医疗(辅助诊断、药物研发)、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预测性维护)、消费级应用(AI办公、内容生成、智能硬件如AR眼镜)等千行百业。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