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市场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二手或翻新电子设备的买卖及交易,包括回收及销售端。
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服务市场通过多种业务模式运营,包括C2B、B2C、C2B2C、B2B及C2C。
C2C涉及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直接交易,而C2B使消费者能够首先将产品出售予平台╱商户以进行回收,然后通过B2B模式出售予后续商户或通过B2C模式出售予终端客户。
B2C平台╱商户在购买产品后向消费者出售二手消费电子产品,而C2B2C则涉及平台作为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提供质量检验及定价评估等服务。
此外,B2B交易在平台╱商户之间经常以批量进行。按中国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总额(考虑各种业务模式)计算,期内市场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2,5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7,020亿元,複合年增长率约为28.2%。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供需紧密相连,消费者兴趣增加推动需求增加,而供应则受产品寿命、翻新能力及市场状况等影响。
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商业模式
C2B(消费者对企业)公司将线上回收、线下建店与零售店合作相结合。一般来说,C2B模式并非独立存在,二手消费电子设备回收后,会通过B2B或B2C模式经质检等程序再次流入市场。
B2B(企业对企业)公司为中小商户提供高效批量交易选项,有助于缩短商户交易流程。此举是上游公司进一步向二手交易产业链渗透的又一发展方向。此外,其可为小型企业提供认证服务、定价建议及优化库存周转率。
B2C(企业对消费者)公司整合资源,以自营模式向消费者销售消费电子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解决了消费者对二手手机质量的担忧。销售渠道包括面向终端客户的线上及线下渠道。
C2C(消费者对消费者)平台聚合分散的交易需求,连接单个交易方,直接作为信息中介,不提供质量检验和定价评估等服务。或者,交易可以在没有市场平台的情况下直接在个人卖家和买家之间进行。
C2B2C(消费者对企业对消费者)公司通过提供质量检验、质量保证、定价评估及售后服务等服务链接交易双方。与C2C模式相比,其亦有助于消除交易参与者的信息透明度问题。
市场规模
过去五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由2020年至2024年,按交易总额(包括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商户、商户与商户之间的消费电子产品的交易额)计算,市场由人民币2,599亿元增长至人民币7,020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28.2%。在所有类别中,手机佔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于2024年约为74%。
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佈《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其(其中包括)呼吁二手商品交易活动规范化,并鼓励发展“互联网+二手”业务模式。其亦建议出台二手商品企业交易平板电脑及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时信息清除方法的相关规范,确保该等交易出售者信息安全。该举措对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意义重大,提供了一个结构性框架以提高二手市场的透明度、效率及可持续性。
在预测期内,在政府对循环经济的支持、消费者因技术升级(如5G网络的实行及普及)而对处理或更换废旧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以及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线下回收渠道的大力发展为消费者买卖二手产品提供了更多便利等推动下,预计市场将会进一步增长,至2029年可望达到人民币18,456亿元,预测期内的複合年增长率为21.1%。消费者对处理废旧或閒置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消费电子产品回收活动的蓬勃发展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