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十五五”:AI 带动中国电子产业加速发展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9-09

展望“十五五”,AI 将成为驱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五五”期间,云侧凭借强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支撑模型训练与优化,实现算法的持续迭代。端侧通过轻量化部署、实时响应和本地闭环能力,完成对场景化需求的快速推理,从而在效率与安全间取得平衡。各行业与人工智能(AI)的融合发展从单点应用向系统性重构演进。

中国发展端侧人工智能具备天然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以及活跃的电商、社交、支付等平台,所产生的数据为 AI 模型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尤其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推荐算法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中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从传统制造业到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 AI 提供了广泛的落地场景。参考“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发布的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预计在“十五五”期间,人工智能有望被定位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技术,其重要性将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颁布多项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发展

2025 年 工信部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到 2026 年,建立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设施互联方面,推广新型高性能传输协议,提升算力节点间网络互联互通水平;资源互用方面,建成国家、区域、行业算力互联互通平台,统一汇聚公共算力标识,实现全国头部算力企业的公共算力资源互联。

2025 年 国务院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 5G 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5 年 工信部《2025 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加快构建算力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强化算力互联互通、算力资源池、算力平台等标准建设。推进 5G+工业互联网、移动物联网、IPv6/IPv6+、网络管理智能体、面向应用的端到端网络质量评测等标准研制。开展高速传输、全光一体交换、接入升级的光通信网络标准制修订。

2025 年 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做好 2025 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的通知》清单包括《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关税〔2021〕5 号)提及的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公告》提及的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归属企业、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清单。

2024 年 工信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能、群体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加速培育智能产业。加快突破 GPU 芯片、集群低时延互连网络、异构资源管理等技术,建设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满足大模型迭代训练和应用推理需求。

2024 年 工信部等四部门《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加快赋能新型工业化,以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工作协同,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024 年 发改委《数字经济 2024 年工作要点》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全面发展数据基础设施。

2023 年 发改委《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以算力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多元异构算力融合发展,加强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系统设计,建设涵盖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的融合算力中心,促进不同计算精度算力资源服务有机协同。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以更加灵活的建设运营方式响应快速迭代的算力市场需求,促进智能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算力资源综合应用。提升智能算力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适配水平,增强计算密集型、数据密集型等业务的算力支撑能力。

2023 年 工信部等六部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到 2025 年,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 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

2023 年 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鼓励类中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线宽小于 65 纳米(含)的逻辑电路、存储器生产,线宽小于 0.25 微米(含)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含掩模版、8 英寸及以上硅片生产),集成电路线宽小于 0.5 微米(含)的化合物集成电路生产等。

产业方面:集成电路是 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人工智能的算力核心依赖于高性能芯片,如GPU、AI 专用加速器(如 TPU、NPU)和先进制程的 SoC,均以集成电路技术为基础。全球 AI 竞争日益聚焦于芯片设计与制造能力,先进封装、存算一体等新型集成电路技术正推动 AI 算力突破瓶颈。中国要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可控,必须突破高端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和制造工艺等“卡脖子”环节,构建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为 AI 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底座。

“十五五”期间,中国电子产业将从“供应链 出海”迈 向“产业链出海”。电子行业头部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中小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实现从 B2B 到 B2C 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多边贸易协议的深化实施,中国企业将进一步优化其全球生产网络,尤其是在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等地设立生产基地,以降低制造成本并规避贸易壁垒,实现产业链整体出海。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