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军工电子行业概况
A、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业增长空间巨大
军工是一个实力强大的产业体系,整体产业链较长,包含航空航天、兵器、 船舶、北斗卫星等产业体系。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我国国防军工工业主要包 括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六大产业集群,各类别涵盖上 游原材料、中游零部件、器械加工、整机制造、分系统以及下游主机厂等整体 产业链架构。
随着军改逐步落地,军改红利逐步释放,叠加国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逐 步提速,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审议的预算报告,我国 2023 年的国防支出为 15,537 亿元,比 2022 年增长 7.12%。
根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数据,2021 年全球国防总支出达到 1.9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3.40%。其中,中国全球排名第二,不过仍然仅相当于美国国防支出 7,540亿美元的 27.72%。2021年我国国防支出占 GDP比例为 1.19%,美国该项占比为 3.28%。对比之下,我国国防支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国防支出与经济地位仍不相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我国国防支出占 GDP 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B、受益于国防“三化”融合建设,军工电子行业将保持较快增速
当下,国防建设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正引发世界范围内全面而深刻的军事转型和改革。武器装备信息化是军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结果体现。根据《航空知识》统计,近年来,航空电子系统对飞机整体性能影响日益增大,同时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出厂总成本中的比例直线上升,以美国为例,从 20 世纪 60 年代 F-4 的 10%,到目前五代机 F-35 已经达到 60%。
随着信息化装备的大量应用与电子系统在武器装备中价值占比的不断提高,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市场需求将显著快于我国国防经费的增长。
目前,我国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和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是我国国防建设的战略目标。军工信息化作为承接机械化,引领智能化发展,并最终实现“三化”融合的关键纽带,将是“十四五”时期军工“三化”发展中增速相对较快的领域。
②军工电子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在军工电子、雷达、卫星导航、信息安全、军工通信等细分领域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国防信息化的投入比重也在不断提升,军用电子信息装备的国产替代成为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国防装备费用支出整体占比在近年来逐渐攀升,从 2010 年 33.2%上升到 2017 年 41.1%,增加了约 8 个百分点。新型主战武器的加速列装和老旧装备的更新升级使军工电子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0 年我国军工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约 819 亿元,2019 年达到 2,927 亿元左右,期间复合增长率高达 15.20%。
“十四五”期间,军工电子领域受益于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建设,以及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影响,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我国军工电子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于 2025 年突破 5,000 亿元,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