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细则愈发清晰,监管环境趋于稳定。2021 年 7 月 24 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文件)正式发布,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力度空前,在牌照审批、上市融资、日常经营、从业人员、预收费、广告等方面划定严格要求,并提出“一年内学生及家长有效减负、三年内减负成效显著”的工作目标。2021 年 7 月至 2022年 6 月,围绕“双减”文件的配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
2022 年 10 月 29 日,全国人大“双减”一周年报告指出“双减”改革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超 90%。2022 年底,国家出台专门针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政策文件,支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规范化发展。
2023 年 9 月,国家出台《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对校外培训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界定,并提出要保护合规、打击违法。2024 年 2 月 8 日,教育部公开《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效结合“双减”等现有政策以及地方实践,底线要求进一步明确。随着校外培训管理细则不断落地,法治化进程持续推进,目前整体监管环境趋于稳定。
目前校外培训机构按照学科类、非学科类分类管理。
1)对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双减”文件明确,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包括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培训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是监管红线,国家要求机构性质为非营利性,且上课时间不得占用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培训价格执行政府指导价。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目前允许营利性经营。
2)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2023 年 3 月教育部发文要求加快审批,加速合规化经营,全国多地响应。
线上的校外培训机构由省级部门审批并管辖。
1)审批方:依据现有政策,线上的校外培训机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审批,获得行政许可后可在全国范围经营。而线下的校外培训机构由县级有关部门实施审批,跨县域开展线下培训的,需要在每个县域通过审批。培训内容需要报审批机关备案(非学科培训还需报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线上的校外培训机构还需要向主管部门提供具备相应权限的内容审查账号,以备抽查。
2)管辖方:针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线上培训机构的由机构审批机关管辖,而线下培训机构则由县级有关部门管辖。
校外培训治理检查常态化,保护合规、打击违法。节假日、寒暑假期间是校外培训治理检查的密集期,近期北京、四川、福建、广东、浙江、湖北、江西、新疆等全国多地正在开展校外培训执法检查及专项治理行动,属于常态化的监管动作。目前看,这波针专项行动工作重点整体延续了保护合规、打击违法的基调。
以北京为例,4 月 16 日,北京召开“双减”专项行动启动会,明确加快实现非学科类机构“应批尽批”、查处学科类培训违法违规行为等重点任务,以首善标准完成“双减”三年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北京海淀区、顺义区等多地查处并通报多起以个人名义违规开展学科培训的违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