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是数字经济的算力底座,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IDC 即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其建筑一般包括 ICT 设备、电力电气系统、冷却散热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安防系统、装修装饰工程等基础设施,俗称“风火水电网”。
IDC 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土建方、设备商、软件商,土建方负责建筑的建设,设备商提供包括交换机、服务器、光模块、机柜在内的 ICT 设备与包括线缆、电源在内的电气设备,软件商提供 IDC 管理监控、安全防护等软件产品。
中游主要为 IDC 服务商,其中涉及电信运营商与第三方专业 IDC 服务商,电信运营商拥有大量的基础设施资源,在骨干网络与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资源方面具有垄断优势,电信运营商向第三方专业IDC 服务商与行业客户提供互联网带宽与机房资源,第三方专业 IDC 服务商为客户提供机柜租用、带宽租用、服务器代理运维等服务。
机房属性有自有机房与租用机房两种,前者主要面向大型客户群体,在自有产权的基础上独立或外包完成选址设计、施工配套,要求 IDC 服务商拥有较强的资金运转能力以应对前期拿地与建设的高额支出,后者则对中小型客户群体覆盖较广,通过租赁现有机房或租赁厂房进行改造,一般是与运营商或工业园区签署长期租赁合同,该模式下 IDC 服务商仅需完成改造建设、机电安装等即可。
下游直接客户包括云服务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政企单位等,IDC 服务商通过采购上游制冷、配电、网络等设备,为下游客户的 IT 设备提供环境稳定的场所、全天候运维服务、安全防护、增值服务。
数字经济时代,IDC 与数据的关系就好比公路与汽车,国内 IDC 约有 50%接入骨干网,40%接入城域网,大量数据从城市、基站汇聚至 IDC 进行处理、存储与传送。2020 年起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令国内数据云存储及计算、智能算力、边缘算力等需求持续增长,而 AIGC 的出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阶段,需求向“云计算大型、超大型 IDC+智能计算本地化中型 IDC+边缘计算小微型 IDC”三级转变,规模化智算与行业智算并行特征明显。IDC 内服务器数量日益增多,导致单位建筑面积的功率密度陡升,这对冷却散热系统的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IDC 拥有多样化的基础及增值业务,IRR 总体可观。IDC 服务商为客户提供服务器存放、宽带接入、代维代管等基础服务以及数据同步、防火墙、流量监控、智能灾备及恢复、网络安全等增值服务,报价通常根据客户消耗的空间和电量计费,并根据固定期限的合同交付产生收益。
IDC 服务商的销售模式有零售型与批发型两种,零售型主要面向有 IT 技术需求的大型企业或寻求 IDC 服务的中小企业,以单个机柜出租的形式进行,帮助客户完成机房托管或构建私有云,项目 IRR 多在 15%-20%的区间,批发型主要面向有长期大规模机房托管需求的云厂商或互联网企业,通常情况下项目 IRR 不及零售型,多在 10%-15%的区间,但业务确定性更胜一筹,提前锁定未来 5-8 年的收益。
IDC 的“投入-产出”存在时间差,前期建设或租赁机房改造过程需要投入大额资金,周期约为 1.5-2 年,主要包括拿地、设计、盖楼、机电工程,竣工、测试、验收、交付等环节,项目交付后房屋与设备开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数额巨大,一般机电设备的折旧期限在为 10 年,部分大型机电设备的寿命在维护良好的前提下可以超过 30 年,而此时客户数量较少。随后是爬坡期,机柜上架率不断提升,一般 3-5 年后机柜上架率达 50%-60%,实现盈亏平衡。当机柜上架率升至 90%后,项目能够产生持续而丰厚的现金流,而当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完毕后,利润表也将迅速修复。
国内 IDC 成长性突显,应用拓展拉动硬件需求。随着 AIGC 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应用的拓展拉动了“算力-连接-存储”等方面的硬件基础设施需求,IDC 尤其是数万机架的超大型 IDC 集中受益于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据信通院与观知海内咨询数据,2022 年全球 IDC 市场规模约 746.5 亿美元/+9.9%,2017-2022 年五年 CAGR=9.9%,预计 2023 年将达 820.5 亿美元。
国内“东数西算”工程带来IDC 空间布局变革,政策激励下智算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据信通院与观知海内咨询数据,2022 年国内IDC 市场规模约 1,900.7 亿/+26.7%,体量约为全球的 36.6%,增速约为全球的 2.5 倍,2017-2022 年五年 CAGR=30%,预计 2023 年将达 2,470.1 亿,新增需求主要来自字节跳动、美团等处于成长期的泛互联网企业以及金融、物流等数据密集的传统行业龙头。2023 年国内规模以上在运营 IDC 机房存量达2,059 个/+8%,在运营 IDC 自然机柜数量达 270.4 万架/+12.1%,供给侧亦有回升。
全球第三方 IDC 服务商常年主导,国内运营商外机遇良多。全球 IDC 市场中美国第三方 IDC 服务商 Equinix 与 Digital Realty 是龙头,市占率分别为 13%与 11%,日本最大运营商 NTT 位居第三,国内三大运营商分列 4-6 位,合计拥有 13%的份额,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 IDC 企业在市场中表现强劲,主要系 IDC 的商业模式与商业地产相近,机房的地理位置与其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承担的经营成本密切相关,该种区位敏感性又进一步强化了其商业地产属性,而美国对 IDC 普遍采取 REITs 化运作,契合度较高。
国内 IDC 市场,三大运营商凭借其带宽资源方面的垄断优势先发制人占据半壁江山,第三方IDC 服务商格局相对分散,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世纪互联、万国数据份额也未超过 5%,鹏博士、数据港、宝信软件、光环新网等企业均有不俗实力。随着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企业对 IDC 的成本投资与运维难度逐步加大,外包该服务的倾向与动力不断增强,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IDC 主要用以支持其带宽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不足 3%,且运营商 IDC 的 CAPEX 来源于每年集团总公司制定的投资预算,普遍采用自主获取土地、集中自建建筑与 IDC 基础设施的长周期模式,存在响应速度滞后、规划与需求不匹配等客观情况,而第三方 IDC 服务商可以突破单个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界限,提供均衡且迅捷的网络连接,运维管理与增值服务也更具吸引力。
IDC 核心壁垒:土地、资金、能耗、网络、运维。
(1)土地,目前国内 IDC 下游客户需求中云计算厂商与互联网企业合计占比超 60%,然后是政府机关与金融机构的 19%与 12%,而上述客户大多集中于一线城市,且业务开展中“热数据”、“温数据”频繁出现,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土地资源自然成为 IDC 建设的进入门槛,当然随着云计算、边缘计算的需求纵深,环一线区域也是 IDC 的较佳布局点;
(2)资金,以 5,000 个单机柜功耗为 8KW 的 IDC 项目为例,初始投入资金动辄便超 10 亿,这对企业资金实力无疑是巨大考验,且 IDC 企业经常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银行信贷久期偏短的问题,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为项目提供 60%-80%的机电设备投入资金,杠杆比率 1:3 或 1:4,使 IDC 企业能以较少的自有资金,撬动大规模的 IDC 项目,但这也意味着更高的资金成本,融资租赁利率多在 8%-10%的区间,远高于银行信贷,因此充沛的自有资金更显稀缺性;
(3)能耗,IDC 属于高能耗行业,IDC 的能耗主要来源于 ICT 设备、电力电气系统与冷却散热系统,其中 ICT 设备会将 99%以上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在 IDC 能耗中占据大头。2023 年国内 IDC 整体用电量约 3,000 亿千瓦时,近年来增速始终维持在 10%以上,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3.3%,随着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国内 IDC 整体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将提升至 5%,到 2030 年国内 IDC 整体用电量将接近 4,000 亿千瓦时,这也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对 IDC 采取集约化管理,严控高能耗 IDC 的建设,PUE 值(IDC 总能耗/ICT 设备能耗)标准一提再提。即使是在普通城市或地区,IDC建设初期也必须与当地电网协商,看能否提供电力接入及变电站保障,高级别 IDC 需接入双线甚至三线市电,实力欠缺、背景单薄的企业很难入场;
(4)网络,能否多线接入是客户托管或租用服务器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多线接入通过智能 DNS 解析及路由指向解决三网互联互通问题,当某一运营商的线路中断,仍可通过其他线路中转网络实现稳定运行。此外,网络时延也常被纳入考量,尤其是云计算厂商与互联网企业,IDC 服务商可使用高端路由器、WDM 等设备,或靠近骨干直连点减少跳转路由节点数量,以降低路由时延与传输时延;
(5)运维,首先可靠性与安全性是所有客户都会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 IDC 服务商需要将因电力供应、网络故障等因素所引发的服务中断频次降至最低,尤其是当下使用 GPU 芯片的 AI 服务器比例大幅抬升,大规模训练或推理的并行计算耗时较长,为提高存储效率,一般只保留结果不保留过程,若计算过程中出现服务中断,便只能从头再来,大概率会给客户或终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部分 IDC 服务商甚至不惜与专业的数据安全公司合作也要为可靠性与安全性保驾护航。
其次优秀的节能管理可以有效增强客户粘性,主要涉及算力设备、存储设备与温控设备,算力设备方面可以改善服务器架构或采用整机柜、模块化机柜等技术,存储设备方面可以采用大容量存储、磁光电融合等技术,温控设备方面可以使用效率更高的冷水机组与空调系统以及选址时尽量利用自然冷源,其中温控设备节能的可操作空间较大,是各大 IDC 服务商的必争之地。
来源:银河证券 思瀚 赵良毕 华立 洪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