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政策

卫星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低轨卫星星座建设提速
甬兴证券,彭毅、张恬    2024-07-05

1、卫星互联网发展路径清晰,空天地一体化趋势确立

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可提高宽带网络覆盖面,赋能其他行 业。据九天微星:

1)在狭义上,卫星互联网专指太空高速通信网络,利用 多颗卫星形成宽带通信网络覆盖,适合地广人稀的国家和地区,解决无基站 区域的通信需求。

2)在广义上,卫星互联网可以基于通信、导航、遥感技 术提供卫星网络解决方案,赋能各个行业。

其中,卫星作为基础设施,相当 于太空中的移动铁塔,未来可以搭载各种载荷和传感器,组网形成太空中的 分布式计算平台。通过与 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结合,催生丰富的应用 场景:搭载 5G 的载荷,可以满足宽带通信;搭载摄像头,就能实现遥感; 加载导航增强,可以支持自动驾驶。

根据赛迪顾问的《“新基建”之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 全球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 40 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 段。

1)第一阶段(1980~2000):以摩托罗拉公司“铱星”星座为代表的多个卫星星座计划提出,“铱星”星座通过 66 颗低轨卫星构建一个全球覆盖的卫 星通信网。这个阶段主要以提供语音、低速数据、物联网等服务为主。随着 地面通信系统快速发展,在通信质量、资费价格等方面对卫星通信全面占优, 在与地面通信网络的竞争中宣告失败。

2)第二阶段(2000~2014 年):以新 铱星、全球星和轨道通信公司为代表,定位主要是对地面通信系统的补充和 延伸。

3)第三阶段(2014~至今):以一网公司(OneWeb)、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等为代表的企业开始主导新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卫星互联网与 地面通信系统进行更多的互补合作、融合发展。卫星工作频段进一步提高, 向着高通量方向持续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渐步入宽带互联网时期。

卫星通信与地面蜂窝网络信号特点、应用场景有所差异,有望形成互 补。我们分析得出:

(1)卫星互联网和蜂窝移动网络的技术实现方式不同: 卫星互联网需要借助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每一颗卫星相当于一个移 动基站,起到中继接收、转发信号、信号放大的作用。而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需要借助地面基站组网来实现通信功能。

(2)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相辅相成: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中 心副主任黄华,尽管卫星互联网最大网速比不过地面光纤,但用户实际使用 体验不会有太大差别。卫星互联网和地面网络将是互补的关系,在大城市地 面通信发达地区优先使用地面网络,在地面网络不能到达的地区,包括南北 极科考、户外探险等场景更适合使用卫星互联网。

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地一体化信息 网络是由空间卫星节点互联组成的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构成的。天基网络 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增加了网络广域覆盖的突出特点,对于实现海上、空 中以及地面网络系统难以覆盖的边远地区通信与信息服务有其明显优势,以成为广域通信保障和信息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2、低轨卫星星座优势显著,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不同高度轨道卫星性能有所差异,低轨卫星是卫星互联网的理想选择。 卫星互联网系统主要根据卫星所处的轨道高度进行分类,包括低地球轨道 (LEO)、中地球轨道(MEO)、地球静止轨道(GEO)、太阳同步轨道(SSO) 以及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

不同轨道的卫星通信系统在覆盖范围、系 统容量、传输延迟、卫星寿命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据《中国科技信息》, 低轨卫星由于传输延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适合卫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低轨卫星有望成为未来卫星互联网发展趋势,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的优势。全球绝大多数通信卫星以 GEO 卫星为主,不同高度 的卫星产生的时延不同,地球同步卫星数据传输延迟大,为 500ms 左右, 而低轨卫星则能极大缩短时延,时延在 50ms 以内,与地面光纤网络相当, 这也使其可以支持在线游戏或视频聊天等基于实时数据传输类应用,可以 满足除了部分超低时延场景外的其他 5G 场景需求。

低轨卫星组网可覆盖全球,宽带通信效果有望增强。据《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低轨卫星具有覆盖广、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优势。数千颗低轨卫星组成的星座系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能够通过卫 星终端为用户给提供宽带通信服务。

全球卫星发射数量快速增长,商业通信卫星数量占比较大。据立鼎产业研究网援引 SIA 数据,2022 年底在轨卫星有 7316 颗,同比增长了 51%, 2022 年共发射 2325 颗卫星,其中商业通信卫星占比高 84%。据 SIA 数据, 2022 年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达 3840 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产业规模 2810 亿美元,占比 73%。

卫星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据李铁骊等人 对 SIA 第 26 版《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总结,预计到 2023 年,卫星通信 行业理论容量可达 97Tbps,其中 LEO 卫星将占比 83%,MEO卫星占11%, GEO卫星占6%。

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互联网行业成熟度在政策鼓励、技术升级、资本投入的多重驱动因素下 有望迅速提升,卫星发射计划有望保持增长,火箭发射次数预计逐年增加。 据头豹研究院我国 2021 年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为 527.4 亿元,预计 2022- 2026 年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将近千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 11.9%。

卫星频轨资源稀缺,遵循“先登先占”原则。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 则》规定,任何卫星通信系统都需要向国际电信联盟申报相应频段的卫星网 络资料,按照“先登先占”原则规范全球范围内空间资源的有序使用。据 UCS, 截止 2023 年 5 月 1 日,全球共有 7560 颗在轨卫星,其中低轨卫星数量高 达 6768 颗。

据《卫星频率和轨位资源分配机制的新发展及其完善》(杨宽, 侯佳美,2021),大规模制造和发射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发展等方面 对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加剧了各国对卫星频率和轨位资源的争 夺,地球静止轨道(GEO)上 90%的轨位 C 和 Ku 频段被少数国家的运营 商垄断控制,各国对近地轨道频率和轨位资源争夺也进入白热化状态。

3、政策持续加码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生态逐步完善

产业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卫星互联网战略定位上新台阶。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工信部、国家航天局、国防科工局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卫星互联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