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政策

我国及景德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前景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07-18

(1)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前景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物质基础,是加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自 1998 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每年都保持 1.5%~2.2%的增长速度,2021 年末我国城市化率已达 64.72%,城市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2/3 以上,城市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0,207.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2022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79,556.00 亿元,较上年增长 4.9%。

从增长百分点总体来看,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曾经是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然而,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基础设施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运行效率低等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表现在城市配水、排水、供气管网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交通设施软、硬件不足,交通拥堵状况严重等。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城市基础设施不足表现尤为明显。

为此,全国各地市均加大了城市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参照我国经济发展增速和城市化率迅速攀升的现实情况,未来城市基础设施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城市基础设施的稳步发展越发体现出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两者相互促进。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产生集聚效应,形成众多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另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由于经济稳定发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将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率、发挥城市经济核心区辐射功能等有着积极的作用。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亟需提高,因此对城市配套的基础设施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2)景德镇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前景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下辖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和昌江区,全市土地面积 5,256 平方公里,总人口 150 多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中外闻名的瓷都。

景德镇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皖赣铁路、九景高速公路、206 国道、景德镇机场、昌江水运构成了现代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向东是杭甬经济圈连接上海,向北是南京合肥经济圈,向西是武汉经济圈,向东南是福州和闽南厦漳泉经济圈,是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型最便捷的地区之一。

景德镇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工业基础扎实,目前已形成机械家电、航空汽车、化工医药、电子信息、陶瓷工业、食品工业和电力能源等支柱产业。景德镇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极具特色,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随着中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逐步推进及城市交通地位的不断完善,景德镇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已成为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重要城市,赣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中国的直升飞机生产基地。

景德镇市规划市域形成北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中部生态城镇建设区、南部农业生态区三大生态功能区。根据《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提升魅力为方向,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促进各区域之间互联互通和资源优化配置,着力形成以市带县(市、区)、城乡一体、区域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乡教育布局规划等相关规划“多规合一”,形成全市“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平台”,推动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化、法治化、制度化水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

完善老城区改造拓展区建设重大工程、城乡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交通重点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靓景、洁净”的要求,治理“三边”和“三节点”,打造城市景观走廊。加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抓好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公路铁路沿线整治,改造提升主要景点公厕、标牌、停车场等服务设施,规范购物、餐饮等经营场所,同步开展景区周边村庄环境整治提升。

大力整治沿线两侧涉及的城乡结合部、村庄和企业厂房,开展植树绿化,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改善公路铁路沿线景观面貌。切实推动沿街商铺进商业综合体、进店面等工程,还道于民。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在具体文件中,《景德镇市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8 年底,在城市双修、生态治理、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工程。到 2020 年底基本建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景德镇市“双创双修”工作方案》提出,从发展目标来讲,一方面,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结合景德镇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文化产业特色,围绕让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治理更加有序、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的标准,提出“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使景德镇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的总目标;

另一方面与国家创文创卫考核验收标准、城市“双修”试点要求进行对标对表,分三年确定“双创双修”的阶段性目标,2018 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进入全省前三名,国家卫生城市基本达标,城市“双修”项目全面启动实施;2019 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力争全省第一,创卫通过省级测评考核,城市“双修”工作通过国家验收;2020 年确保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城乡生态修复良好,“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