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政策

工程机械设备、中重卡、采矿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产销对轮胎市场影响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12-09

轮胎是矿建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消耗品之一,采矿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设备的产销情况对该领域轮胎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①配套市场:工程机械设备

据 Off-Highway Research 数据,全球主要品类工程机械设备销量自 2016 年的近 70 万台增长至2021 年的逾 130 万台,创近年来历史新高,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3.87%。2022 年和 2023 年受到中国市场增速放缓影响,销量有所下降,分别约为 126 万台和 117 万台,但整体来看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随着各国纷纷出台刺激性经济政策,维持低利率以及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效带动全球工程机械设备的增长。

我国作为工程机械制造大国,国内工程机械销售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年鉴》统计数据,我国工程机械销售量自 2017 年的 79.60 万台增长至 2021 年的 186.12 万台,期间复合增速高达 23.66%。2022 年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出现小幅下降,销量仍保持在 170.98 万台的高位水平。

受益于“一带一路”重要战略的影响,对外贸易与工程承包规模持续提升。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23 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 19.47 万亿元,增长 2.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 46.6%,规模和占比均为倡议提出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中国积极助力共建国家的制造业和基建领域发展,2023 年以对外承包工程方式对共建国家出口 861 亿元,增长近 3 成。在此背景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在“一带一路”实现“搭车”出海的战略扩张。

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日渐成熟,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近年来以头部企业为首正带头加速开展“自主”出海,坚定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产品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美誉度显著提高,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3 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额 485.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9.59%,比 2020 年增长 131.6%;按照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计算,2023 年出口额 3,414.05亿元,同比增长 15.8%。以行业头部企业为例,2021 年至 2023 年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提升幅度平均值逾 20%,行业出海明显提速。

②配套市场:中重卡车辆

自 2015 年以来,全球重卡行业总体呈平稳增长趋势。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2015-2023 年,全球重卡产量从 339.75 万辆增长至 377.44 万辆,年均复合增速为 1.32%。中国卡车市场整体平稳向好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我国中重型卡车从 2015 年的 75.1 万辆增长至 2023 年的 101.8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88%。未来,受益于“新基建”的正式开展以及物流运输升温,市场规模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张。

整体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各国公路运输需求将得到稳步回升,卡车需求将逐步回暖;新能源车型的陆续推出,以及全球新兴经济体纷纷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工程项目将有力拉动对卡车的运力需求,卡车轮胎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③替换市场:采矿业

在矿业生产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景气发展,世界矿业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奥地利联邦财政部和世界矿业大会(WMC)出具的报告《World Mining Data 2024》,过去十年间全世界矿物生产总量年均产能维持在 170 亿吨以上。从地理分布上来看,过去 10 年亚洲保持着最高的生产效能,2013 年亚洲矿物产量为 98.58 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57.92%;2022 年亚洲矿物产量为 115.1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61.68%。

在世界矿业持续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对海外矿业投资热度持续走高。据商务部、统计局、外汇管理局等联合发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披露数据,我国在海外采矿业领域投资额从 2018 年的 46.3 亿美元发展至 2022 年的 151.0 亿美元,较 2021 年增长 79.55%,期间复合增速达34.38%。

在世界主要矿产国经济政策激励叠加矿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推动效应下,未来世界矿业整体规模将迎来上升窗口期。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转型浪潮下,世界各国正围绕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进行大规模投资。作为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的重要原料,新能源和数字化新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带动以铜、金、锂、铝土矿等为代表重要矿产资源发掘开采,有效促进工程轮胎和卡车胎的替换市场的发展。

④替换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 20 国集团(G20)旗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所发布报告估计,2016-2040 年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 94 万亿美元,预计于 2040 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有 15 万亿美元缺口,当前全球基建投资仍然难以匹配日益提升的需求。

中国在基建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2022 年国家继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22 年我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项目 109 个,总投资额达到 1.48 万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水利等行业,同比 2021 年提升 1.9 倍。随着中央及地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政策新举措密集出台,将带动国内的新基建投资提速增效。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来看,沿线各国相继推出和落实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基建需求将持续释放。

从新签合同金额方面来看,近些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 50%左右,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驱动因素。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统计,我国工程企业近半数聚焦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开发,自 2016 以来历年新签合同额均维持在 1,200亿美元以上,2016-2023 年共计新签合同额达 11,833 亿美元。

此外,中资企业围绕“一带一路”投资呈加速趋势。据《2021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截至 2021 年末,中国境内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境外企业超过 1.1 万家,当年实现直接投资 241.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7.1%。

从行业构成来看,制造业和建筑业是主要投资方向,制造业投资 94.3 亿美元,占 39%;建筑业投资 24.1 亿美元,占 10%。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6 年到 2023 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投资规模提升 172.7 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 11.84%,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截至 2023 年,非金融投资已达 318 亿美元,较去年同比上升51.65%。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