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下游需求端状况
目前市场上光伏玻璃厚度分为 2.5mm 及以下、3.0mm、3.2mm 等。2020 年3.2mm 的光伏玻璃组件市占率最高,约为 70%,而主要用于双玻组件的 2.5mm及以下的光伏玻璃市占率不到 30%。厚度小于等于 2.5mm 的光伏玻璃具备诸多优势,包括透光率高可提升光电转换效率、重量轻可减少运输安装成本等,有望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总体来看,双玻组件打开了光伏玻璃的增长空间,大尺寸、超薄化有助实现降本增效,加速双玻组件渗透率。预计“十四五”期间光伏玻璃需求量增速平均在 20%左右。
截至2024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已超过2太瓦。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太瓦,用了68年(1954年至2022年)时间,而第二个太瓦只用了两年时间(2022年至2024年)。这意味着光伏已经成为重要能源,预计未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保持增长。除传统光伏市场外,新兴光伏市场的新增装机规模占比将继续提升,作用将更加明显。国际太阳能协会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装机电源。
②上游供应端状况
光伏玻璃的生产流程可分为原片生产和深加工两个阶段。
A、原片加工一体化企业
石英砂和纯碱是一体化企业最主要的原材料。
我国石英砂的生产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企业数量较多且产能较为分散,使得石英砂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强。但我国便于开采的优质低铁石英砂矿源较少,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安徽、海南等地。未来随着光伏玻璃产能的增长,产地分布有限的优质低铁石英砂将成为相对紧缺的资源。若光伏玻璃厂商自有低铁石英砂矿,一方面可以摊薄材料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因实现部分自供在对外采购时可提升议价权。
纯碱行业集中度比较低,不存在绝对的龙头,下游应用以平板玻璃为主,占比超过 50%,平板玻璃中光伏玻璃占比约为 15%,因而光伏玻璃仅占纯碱下游应用的 7.5%。虽然纯碱行业集中度不高,但由于需求占比小,光伏玻璃厂商也难以获得较强的议价能力。
B、深加工企业
光伏玻璃原片是深加工企业最主要的原材料。在产业政策有条件放开的背景下,光伏玻璃原片有效产能持续上升,深加工行业不再受限于光伏玻璃原片供给。
(a)产业政策有条件放开
2018 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原[2017]337 号),将光伏压延玻璃列入到产能置换政策之中。在2020 年 1 月的《水泥玻璃产能置换办法回答》以及 2020 年 10 月的《关于征求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继续明确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也适用于光伏玻璃新建项目。
光伏玻璃行业产能加速出清,日熔量已从2024年6月高点的11.5万吨/日下降到目前的8.9万吨/日。
2021 年 7 月,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原〔2021〕80 号),明确光伏压延玻璃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但仍需召开听证会。这意味着光伏玻璃产能政策有条件放开,行业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
(b)光伏玻璃原片有效产能持续上升
2022-2024年我国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由5.65万吨增长至11.19万吨,增长幅度达到98.19%,在产日熔量首次超过10万吨。
在产业政策有条件放开的背景下,光伏玻璃原片有效产能持续上升。此外,随着背板使用浮法玻璃逐渐被下游市场认可,原片采购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与弹性。未来可预期时间内,深加工行业将不受限于光伏玻璃原片供给。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