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政策

铜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铜价短期受供需格局影响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5-06

2014-2019 年,全球铜储量从约 7 亿吨增长至8.7 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4.4%。2020-2024 年,受全球新增铜矿减少等原因,全球储量增速明显放缓,且在 2024 年储量有所下降,仅为 98000 万吨,同比下降 2%;在铜冶炼方面,我国以绝对优势领跑,前 20 名中占据 10席,叠加部分国外企业减产计划和我国企业为保市场份额继续加大铜加工市场的拓展,未来在全球铜冶炼产能地位愈加稳固。

1、金属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多项政策推进铜行业高质量发展

铜凭借卓越的特性逐步成为全球关注和争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铜是一种过渡元素,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铜是一种具备优异延展性和塑形能力的金属材料,不仅展现出卓越的导电和导热特性,更兼具突出的耐腐蚀性及天然抑菌特性。

铜由于具有优良的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和耐腐蚀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建筑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在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钢铁和铝。近年来,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较广泛的应用,成为欧美等国家高度关注和争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第四大铜产量国和最大的铜消费国,近年来国内产量增长有限,国内铜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并达到 80%以上,未来也将是我国争夺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

铜应用领域广泛,覆盖传统工业与前沿科技,是事关能源转型升级战略性金属,电动化、智能化新能源革命的时代先锋。在电力工业中,铜导线支撑输配电系统;电子工业依赖高纯度无氧铜满足精密元件需求;能源石化领域以铜合金管道保障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交通工业则通过铝青铜、镍铜合金等实现轻量化与高强度。核工业和高科技领域对铜基材料的不可替代性凸显其技术壁垒。此外,随着未来新能源(光伏、电动汽车)及高科技创新驱动持续的需求增长,铜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铜产业链是一个涵盖原材料开采、加工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体系。在上游环节,主要通过铜矿开采和选矿作业获取铜精矿等原材料;中游环节则对铜精矿或再生废铜进行熔炼提纯,先制成粗铜,再通过电解精炼工艺生产高纯度电解铜;下游加工企业将电解铜进一步制成各类铜材产品,包括铜板、铜棒、铜管、铜线及铜带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家电制造、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铜产业链

资料来源:《铜产业链研究现状综述》卢煜,国元证券研究所,思瀚

政策推动铜行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内产能提升破解进口依赖。近年我国发布关于多项铜行业政策,主要围绕资源安全保障,通过国内铜矿增储(2027 年目标增长 5%-10%)、再生铜回收体系完善及冶炼产能整合,缓解铜精矿进口依赖(当前自给率不足12%),破解“卡脖子”困局。此外,政策同步推动绿色转型,以环保标准升级、低碳技术应用倒逼产业升级,并加速数字化与高端材料研发(如新能源车用铜合金)。

2、全球铜行业呈现供给紧张格局,铜价有望持续上行

全球铜市场呈现供给紧张格局,支撑铜价中长期上行。根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精炼铜供应量较上年增长逾 80 万吨,总量攀升至 2,660 万吨,同比增幅达 3.1%。从供给端看,尽管矿产铜产量持续增长,但受矿山运营扰动频发及资源品位自然衰减影响,实际增速低于市场预期。

在冶炼方面,全球冶炼产能放量较快,矿产铜增量难以匹配,影响冶炼端承压。值得关注的是,在价格高位运行和政策扶持双重驱动下,再生铜供应实现稳步提升,有效补充了市场供给缺口。从需求侧看,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同比增长 3.0%至 2,640 万吨。结构性增长特征显著,能源转型相关领域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及储能装置构成核心增长极;传统消费领域同步回暖,特别是在国补政策刺激下,空调等白色家电行业铜材消耗量实现超预期增长,形成多领域协同驱动的市场格局。

2011 年至今铜价震荡波动,主要受供需格局演变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2015):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铜价持续下跌。2011 年年初铜价在金融危机复苏后达到顶峰,后受欧债危机,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开始回落。2012 年至2013 年,铜价持续下降。2014 年,在中国经济减速,美国引领经济复苏,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QE 退出的大背景下,铜价承压,维持跌势或相对低位震荡。2015 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美国多年来首次实施加息,导致美元走强,铜价延续跌势。

第二阶段(2016-2019):新能源萌芽,支撑铜价震荡上行。2016 年,铜价触底反弹,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刺激。2017 年经济稳步复苏,铜价大幅度上涨,而 2018 年受宏观情绪冲击,上半年铜价维持在较高位震荡,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形势不断升级,以及美元指数回升、避险情绪高涨,6 月份之后铜市场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回落。2019 年中美贸易局势紧张影响情绪,但新能源和新产业也为矿物原料创造了新需求,支撑铜价。

第三阶段:(2020-2021):疫情后宽松流动性与绿色需求爆发催化铜价飙升。2020 年,受疫情影响,多个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铜价先抑后扬,3 月达到低点后迅速反弹。2021 年,铜价飙升至历史新高,达到每吨 10,000 美元以上,主要受到需求增加的影响。

第四阶段:(2022-至今):绿色转型深化与供应短缺背景下,铜价高位震荡成新常态。2022 年一季度,受俄乌冲突,能源危机、南美供应扰动的影响,铜价上行;二季度后美联储不断加息,全球通胀使铜价回落。2023 年年初,在美联储利率政策转向和中国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的带动下,铜价上升至本年最高,后因地缘政治风险,有色金属整体承压,铜价下跌。

2024 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曲折前进,制造业复苏反复,金属价格大幅波动,铜价格二季度创下历史新高,随后因欧美经济衰退预期升温,铜等工业金属价格回落。下半年,铜市场的交易主线集中在美联储降息政策及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2025一季度,铜价高位震荡;2025 年 4 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加征关税,此举直接引发市场对全球制造业需求萎缩的担忧,导致铜价宽幅震荡。短期内需关注关税谈判进展与库存变化,中长期来看,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未来有望进一步拉升铜价。

现货粗炼费/精炼费持续下降,铜矿供需关系紧张。2024 年以来,现货粗炼费和精炼费持续下降,截止到 2025 年 4 月 18 日,现货粗炼费为-1.53 美分/磅,现货精炼费为-3.37 美分/磅,反映出铜精矿市场供应紧张局面持续加剧。当前铜冶炼行业正面临加工费(TC/RC)持续下行的压力,这一趋势直接推高了冶炼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进而压缩了整体利润空间。在此背景下,行业或将加速进入整合阶段,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