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政策

2025年过敏性鼻炎市场规模及治疗模式
思瀚产业研究院 麥濟生物    2025-07-29

市场规模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原暴露引发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导致IgE介导的炎症。其主要影响上呼吸道(喉部上方)。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打喷嚏、流鼻涕、鼻痒及鼻塞。

过敏性鼻炎通常伴有眼部症状,如眼睛发痒、流泪、发红和灼热感,尤其常见于花粉症患者。于若干情况下,过敏性鼻炎可能与支气管哮喘有关,患者亦可能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呼吸急促及胸闷。

由于多种未满足的需求,过敏性鼻炎已于中国构成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快速城市化及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机动车使用量的增加,导致过敏性鼻炎发病率上升。研究表明,环境及遗传因素均为导致疾病发作的关键因素,即使空气污染物水平略有上升,亦会加重症状。在全球范围内,受过敏性鼻炎影响的患者人数在2019年为1,276.0百万人,2023年上升至1,348.7百万人,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1,481.4百万人。

在中国,2019年过敏性鼻炎患者人数约232.7百万人,于2023年增加至243.0百万人。预计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将持续上升,2032年的患者人数预计将达致261.9百万人。传统而言,过敏性鼻炎根据接触模式分为季节性、常年性及职业性类型。约20%的过敏性鼻炎病例被归类为季节性鼻炎。

治疗模式

中国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模式採用综合性、多模式的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及其他支持措施。免疫疗法(如皮下及舌下免疫疗法)被认为是病因治疗的一线临床推荐方案。症状治疗主要涉及药物治疗,分类为一线药物(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和及二线药物(如鼻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稳定剂),以及联合治疗及中医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在特定病例中用作辅助治疗,包括下鼻甲成形术、鼻中隔成形术及神经切断术等手术,通常需谨慎使用。此外,环境控制及健康教育在管理过敏性鼻炎及改善长期疗效方面发挥辅助作用。于药理学方案中,鼻内皮质类固醇被认为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黄金标准。

目前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尚无根治疗法。鑑于儿童患者佔比较大,这一现状尤其令人担忧,随时间推移,这会导致长期的疾病负担及管理挑战。众多症状轻微人士由于疾病认知度低且过敏性鼻炎的偶发性,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因此并未主动就医。

此外,过敏性鼻炎的长期管理仍不足。众多患者未得到诊断或由于症状缓解有限而过早停止治疗。依从性差、患者教育程度低以及对哮喘、鼻窦炎、鼻息肉及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合併症的认识不足,使疾病控制更为複杂。该等差距凸显迫切需要提高疾病认知、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策略及患者自我管理计划,以支持终身疾病控制。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三种生物制剂已获全球批准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其中抗IL-4Rα单抗的司普奇拜单抗已获批准在中国上市。此外,全球还有四种用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抗IL-4R单抗正在临床开发中。MG-K10为全球进度最领先的抗IL-4R单抗之一。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