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政策

载体铜箔是什么?存储芯片为载体铜箔打开市场空间,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9-09

1、载体铜箔是什么?

载体铜箔(可剥离超薄铜箔)是指厚度在9 μm以下的铜箔,由载体支撑,在使用过程中可剥离。可剥离铜具有抗拉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剥离力稳定可控、表面轮廓低等特点,可用于生产芯片封装基板。可剥离超薄铜箔主要由载体层、剥离层、超薄铜箔层组成,载体层通常使用18或35μm电解铜箔,其中导电剥离层和超薄铜层的开发方法为重点内容。

载体铜箔主要应用于IC封装载板、高密度互连技术板、Coreless基板、IC封装制程材料、HDI领域等用途,适用于PCB制程中mSAP半加成法及Coreless制程,可大幅降低PCB及IC载板的厚度和重量,满足终端电子产品轻薄化的需求。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及存储芯片行业关注度提高,IC载板市场需求也显得日益旺盛。

半导体芯片技术快速发展、制程日益先进,客观上带动芯片封装领域的IC载板、类载板的细线化成为必然趋势。目前IC载板、类载板的线宽线距已细至10/10 μm—40/40 μm,传统减成法制程工艺无法制备,必须使用mSAP,需搭配可剥离型超薄载体铜箔,可大幅降低PCB及IC载板的厚度和重量,满足终端电子产品轻薄化的需求。

2、载体铜箔难点?工艺是生产流程的关键

载体铜箔的行业主流工艺方案是电解铜载体法,即在电解铜箔光亮面上引入剥离层,在剥离层表面使用磁控溅射或电沉积的工艺制备超薄铜箔,使基板与超薄铜箔压合以后,机械剥离除去用作载体的电解铜箔以及剥离层。

厚度≤3 μm,以便在“闪蚀”工艺中稳定去除,避免侧蚀现象;

表面轮廓Rz≤1.5 μm,同样是为了便于充分“闪蚀”,同时也有利于实现高频高速性能;

剥离力稳定可控,便于使用薄铜时从剥离层上剥离,剥离力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实际加工失败。

3、存储芯片为载体铜箔打开市场空间,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

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及存储芯片行业景气度提高,IC载板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载体铜箔打开市场空间。根据ResearchNester,2024年全球IC载板市场规模达到230亿美元,预计2037将达到1003亿美元。下游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带动可剥铜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载体铜箔属于高性能铜箔,行业技术壁垒极高,其生产技术长期被日本垄断。日本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Mitsui Kinzoku)为全球最大可剥铜生产商,占市场近九成份额。在本土市场方面,随着高端IC载板市场需求增长,我国载体铜箔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国产化进程有所加快,部分公司的产品在毛面粗糙度以及铜厚等方面已到达全球先进水平。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